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南农业大学基础科学学院

作品数:145 被引量:775H指数:15
相关作者:姜志宏王晓东赵潇魏磊侯锦超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数学系云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0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7篇理学
  • 23篇农业科学
  • 15篇化学工程
  • 14篇文化科学
  • 10篇轻工技术与工...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经济管理
  • 4篇电气工程
  • 4篇医药卫生
  • 4篇语言文字
  • 3篇生物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政治法律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机械工程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1篇化学发光
  • 10篇矩阵
  • 8篇教学
  • 7篇水样
  • 7篇土壤
  • 7篇微波加热
  • 7篇环境水
  • 7篇环境水样
  • 6篇化学发光分析
  • 6篇催化
  • 5篇多项式
  • 5篇液相色谱
  • 5篇乙酸甲酯
  • 5篇色谱
  • 5篇食品
  • 5篇萘乙酸甲酯
  • 5篇相色谱
  • 5篇锰酸钾
  • 5篇化学发光法
  • 5篇高效液相

机构

  • 144篇河南农业大学
  • 9篇郑州师范高等...
  • 5篇郑州轻工业学...
  • 5篇广州贝氏药业...
  • 4篇河南大学
  • 4篇郑州大学
  • 3篇解放军信息工...
  • 3篇云南师范大学
  • 2篇河南省农业科...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北方交通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物资学院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河南省卫生防...
  • 1篇河南城建高等...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河南省科学院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24篇高岐
  • 15篇范彩玲
  • 14篇徐翠莲
  • 12篇王莲花
  • 10篇王彩霞
  • 10篇陈钢
  • 10篇郑先福
  • 10篇朱灵峰
  • 9篇樊素芳
  • 9篇宛新生
  • 9篇王建平
  • 9篇胡晓娟
  • 9篇侯金超
  • 8篇孟磊
  • 8篇周玲妹
  • 7篇李战国
  • 7篇叶耀军
  • 7篇李晔
  • 6篇姜志宏
  • 6篇李艳华

传媒

  • 22篇河南教育学院...
  • 19篇河南农业大学...
  • 7篇河南科学
  • 6篇河南化工
  • 5篇安阳师范学院...
  • 4篇分析试验室
  • 4篇商丘师范学院...
  • 3篇实验技术与管...
  • 2篇光谱实验室
  • 2篇土壤通报
  • 2篇仪器仪表与分...
  • 2篇化学通报
  • 2篇化学试剂
  • 2篇分析测试学报
  • 2篇河南社会科学
  • 2篇河南职业技术...
  • 2篇殷都学刊
  • 2篇工科数学
  • 2篇郑州粮食学院...
  • 2篇铁道部郑州公...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6
  • 18篇2005
  • 25篇2004
  • 22篇2003
  • 26篇2002
  • 9篇2001
  • 9篇2000
  • 2篇1999
  • 3篇1998
  • 5篇1997
  • 7篇1996
  • 7篇1995
  • 4篇1994
  • 1篇1992
  • 1篇1989
1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溶性腐植酸含量的微波测定法被引量:1
1994年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微波加热一压力浸提、消解技术测定腐植酸类肥料中水溶性腐植酸含量的新方法。并讨论了功率、时间、酸度等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与标准方法相对照,经t检验法及F检验法检验,没有明显差异,大大提高了测定速度。该法具有操作简便、省时、省力、经济、不污染环境、也不被环境污染、宜于大批量样品的测定、便于普及推广等优点。为水溶性腐植酸的测定提供了一个快速、准确、简便的分析方法,亦可借鉴于其它样品的分析。
高岐姜志宏宛新生
关键词:微波加热
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亚慢性经口毒性被引量:2
2005年
按照GB15670-1995的要求进行了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DA-6)90d的亚慢性经口毒性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雌、雄性大鼠高剂量组的体重增长明显减慢(p<0.05);雄性大鼠高剂量组AST、ALB两项指标升高(p<0.05),肝、肺脏器系数增长(p<0.05)。高、中剂量组雌、雄性大鼠发生心肌小灶炎症和肾脏小灶炎症的动物数明显增多。根据试验结果,受检样品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对大鼠的无作用剂量为:雄性40.2mg/kgbw/d,雌性49.1mg/kgbw/d。
郑先福孙炳剑郑昊
二凯古拉酸的合成及其应用效果被引量:1
1992年
本文介绍了二凯古拉酸的合成方法及在棉花、烟草上的应用效果,简要分析了影响合成的因素及其抑制叶芽生长的可能机理。试验结果表明二凯古拉酸的抑制率为70%~90%。
章自高陈钢徐翠莲周玲妹张芬兰
关键词:抑制剂烟草棉花
矩阵最大特征值的近似求法被引量:30
2001年
矩阵特征值与特征向量是矩阵理论的重要概念 ,在数值计算理论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重点给出了两种矩阵最大特征值的近似计算方法 .
叶耀军王首军魏磊朱丽侯金超
关键词:矩阵特征值
新型食品饲料防霉剂富马酸二甲酯的一锅合成法被引量:10
2000年
研究了采用浓盐酸—浓硫酸复合催化剂 ,使马来酸酐与甲醇一锅反应生成富马酸二甲酯的合成方法 该方法具有条件温和 ,操作简便 。
樊素芳徐翠莲王彩霞姜志红
关键词:富马酸二甲酯食品饲料防霉剂马来酸酐
高效液相色谱中的手性两相协同作用被引量:7
2004年
在高效液相色谱中,以纤维素三苯基甲酸酯、纤维素三苯基氨基甲酸酯为手性固定相,以正己烷 异丙醇(体积比为9∶1)为流动相,柱温25℃,分别以β 环糊精(β CD)、2,6 二甲基 β 环糊精(DM β CD)、2,3,6 三甲基 β 环糊精(TM β CD)为流动相添加剂,分离了DL 色氨酸和DL 苯丙氨酸两种手性化合物,考察是否存在手性固定相和手性添加剂的协同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在流动相中添加β CD或DM β CD至饱和,协同作用不明显;在流动相中添加少量TM β CD(即浓度小于0.60mmol/L)时,分离促进作用不明显;当TM β CD浓度高于0.60mmol/L时,手性两相协同作用明显;表明在一定浓度条件下TM β CD与两种固定相存在明显的手性两相协同作用。
孟磊李方楼袁黎明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手性流动相添加剂纤维素衍生物Β-环糊精衍生物
高灵敏显色剂二阶导数分光光度法测定小麦中铜的研究
1996年
研究了用meso-四(对磺基苯)-卟啉为试剂,二阶导数分光光度法测定小麦中铜含量的分析方法及最佳条件。测定时波长在416~440nm之间,振幅为4nm,以H3PO4为掩蔽剂与很好地消除了Fe3+的干扰。在PH=3.0~5.5时,配合物的λmax=432nm,线性范围为5~30μg·L-1,回收率在102~10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2.24%。用该法测定了小麦中铜含量,结果令人满意。
范彩玲朱灵峰胡润淮冯喜兰
关键词:显色剂分光光度法小麦卟啉
纤维素三苯甲酸酯手性柱的制备及应用被引量:2
2004年
以微晶纤维素和苯甲酰氯为原料合成了纤维素三苯甲酸酯 ,经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知微晶纤维素已酯化完全 .用不同的方法 (沉积法和蒸发法 )将其涂敷于氨基丙烷化硅胶上制得了纤维素三苯甲酸酯手性柱 ,对柱进行了评价并在正己烷 -异丙醇 (90∶10v/v)为流动相 ,流速为 1 0ml·min-1,柱温 2 5℃下拆分了几种手性物质 .
孟磊胡晓娟郑先福赵士举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手性
硫酸铁催化合成α-萘乙酸甲酯的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α-萘乙酸甲酯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本文报道了以硫酸铁为催化剂 ,以α -萘乙酸和甲醇为原料直接酯化合成α -萘乙酸甲酯的方法 .通过试验得出最佳反应条件为 :催化剂用量 2 0g ,醇酸摩尔比为 12 ,加热回流 7h ,酯的产率为 88% .
樊素芳徐翠莲陈钢胡晓娟夏百根童岩
关键词:Α-萘乙酸甲酯硫酸铁
“互动式”课堂教学实践的再思考被引量:1
2004年
在总结“互动式”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对课堂教学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 ,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的 .
陈钢周玲妹杨竟鸣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理念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