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轻工业学院商学院
- 作品数:93 被引量:154H指数:8
- 相关作者:杨丽黄慧张德良刘海鹰于艳红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济南大学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山东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三问中国商业伦理教育被引量:1
- 2011年
- 商业伦理教育的缺失导致中国恶性事故层出不穷,严重影响社会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总结典型的商业伦理教育模式,反思商业伦理教育的规律,对中国商业伦理教育提出三问,即一问中国能不能照搬美国模式;二问中国能不能割断商业伦理教育与一般社会伦理教育的关联;三问中国商业伦理教育能否以民间自发组织为主体。通过三问,反思中国商业伦理教育建设,希望借此对中国商业伦理教育建设有所启示。
- 晁玉方
- 关键词:商业伦理教育模式
- 高校国贸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被引量:17
- 2013年
- 我国高校国贸专业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人才培养目标趋同、实践教学效果差、评价体系不科学等问题,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应针对不同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定位;明确学生未来职业岗位,确立岗位群;构建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平衡的课程体系;完善教学评价制度;大力培养双语教师,积极开展双语教学,构建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校教育新模式。
- 傅海霞
- 关键词:国贸专业
- 浅析人员素质测评教学平台系统
- 随着素质测评日渐被人们所重视以及测评软件的不断发展,高校对人员素质测评教学系统的需求日益增强。本文首先介绍了高校人员素质测评教学平台系统的相关内容,包括它的理论基础、构成以及优势;然后详细阐述了现在市场上流通的测评系统与...
- 于艳红
- 关键词:素质测评常模建构主义测评软件
- 文献传递
- 掌舵方向 以考研促学风建设被引量:3
- 2011年
- 1999年高校大规模扩招以来,高校在校生急剧膨胀,生源素质的多层次化和管理制度的相对滞后,使得高校学风建设问题愈发凸显。如何更好地加强学风建设已经成为摆在我们每一个学工人员面前的首要问题。在探索、实施、再探索、再实施的基础上,最终发现正确引导学生考研能有效地促进高校学风建设。
- 屈玉东刘伟李烨
- 关键词:学风建设教育教学
- 都市圈循环经济竞争力评价研究——以济南都市圈为例被引量:2
- 2012年
- 提出都市圈循环经济竞争力的内涵和效益+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济南都市圈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证明处于成长发育期的都市圈循环经济竞争力空间结构呈核心—圈层结构和点轴结构具有科学性,都市圈循环经济竞争力空间结构既有一般规律也有多样性;要重视各循环经济竞争力指标之间的协调,优化都市圈循环经济竞争力空间结构,以实现都市圈循环经济竞争力的最优化。
- 慈福义李铁军
- 关键词:都市圈济南都市圈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制度激励作用
- 2012年
- 从制度经济学角度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作为国家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其作用及影响不仅是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和劳资关系,还对国家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激励作用。通过对微观个体的行为约束和引导,《劳动合同法》将有助于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人本社会、法治社会的建设,引导企业建立社会公民意识,加快技术结构升级,进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当前形势下,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劳动合同法》在国家社会进程中的重要作用,破除种种干扰,加大《劳动合同法》的执行力度。
- 晁玉方
- 关键词:劳动合同法以人为本法治社会
- 工业生产率的演化规律
- 本文建立了生产率演化的理论模型,对系统的参数值进行了估算。通过对系统不同年份的参数值的比较,得出了一些有益结论。
- 刘波
- 关键词:生产率演出
- 文献传递
- 基于大学生创新、创意、创造、创业能力培养的地方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 地方高校创业教育是地方高校依据地方区域性特点及自身办学特色开展的创业教育,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具有地方特色性、地方合作性和地方服务性等显著特点。然而由于创业教育意识等各方面原因,地方高校...
- 黄慧
- 关键词:地方高校创业教育
- 山东省特色产业镇发展中的人才问题
- 2014年
- 山东特色产业镇起步晚,政府主导色彩较为浓厚。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山东特色产业镇面临着高层次社会管理人才、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高水平技工人才及一般性人力资源短缺的瓶颈。解决山东省特色产业镇发展中的人才问题,要采取树立新观念,扩大宣传,引导社会认知,完善基础设施,加大公共管理人才的交流等措施,全方面多渠道引进与开发人才,满足特色产业镇发展需要。
- 晁玉方
- 关键词:镇域经济人力资源管理
- 中国地方应用型大学工程师培养模式初探
- 工程师人才的培养受到各国的重视,欧美国家进行了工程师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变革。中国学生数量多,企业发展水平较低,缺乏相应的政策等原因,中国地方应用型大学不应,也不能照搬西方工程师培养模式。中国地方应用型大学工程师培养上更应该...
- 晁玉方杜同爱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