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作品数:2,558 被引量:9,913H指数:29
- 相关作者:李莉陈庆富支崇远黄凯丰冉景丞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贵州大学林学院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贵州辣椒烟草花叶病毒的分子鉴定被引量:2
- 2015年
- 为有效控制贵州辣椒的病毒,采用生物学单斑分离法对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烟草花叶病毒为阳性的贵州辣椒病毒分离物(TMV-GZ)进行纯化。RT-PCR技术克隆其外壳蛋白(CP)基因并测序,使用DNAMAN7.0和MEGA5.0软件对TMV-GZ的CP基因进行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成功克隆该病毒分离物的CP基因,其序列长度为480bp,编码159个氨基酸残基;该分离物的CP基因与11种已报道的TMV各地分离物同源性均在98%以上,而与其他3种同属不同种的病毒同源性均低于65%。贵州辣椒感染的病毒为TMV。
- 万晴姣张晓霞李欲轲乙引张冬林洪鲲
- 关键词:烟草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分子鉴定辣椒
- 金矿区苔藓结皮表土原生动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11
- 2009年
- 应用群落多样性特征指数和冗余分析法(RDA),对黔西南老万场金矿区苔藓结皮表土原生动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黔西南老万场金矿区矿渣、矿土和矿区周围裸露石灰岩等样地的苔藓结皮表土原生动物群落中种类数为49种,隶属35属28科,大多数种类丰度较低;群落多样性指数和RDA分析表明,金矿区苔藓结皮表土原生动物群落变化受多种环境因子的影响,重金属综合污染、pH是影响原生动物群落特征的主导因子(P<0.01);原生动物群落种类丰富度和丰度随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的增大而明显降低。通过排序分析表明,在重金属污染的金矿区,化学因子比物理因子对原生动物群落的影响更明显。
- 杨再超王智慧张朝晖
- 关键词:原生动物群落环境因子金矿
- 石灰土壤中植物铁营养生理生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8年
- 为了阐明石灰土中植物缺铁失绿的生理生化机理,本研究总结了重碳酸盐改变土壤p H值,降低土壤中铁的可利用性,从而限制了植物对土壤中铁的吸收;另一方面,植物在重碳酸盐胁迫下,诱导植物根系产生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反应响应低铁生境,包括植物根系分泌相关的物质或质子到根际土壤酸化土壤,诱导根系铁还原酶基因和铁转运体基因表达从而增强铁还原酶活性及铁吸收。针对石灰土壤中存在大量重碳酸盐的特殊性,未来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重点研究重碳酸盐对铁在植物组织之间的长距离运输的影响,挖掘重碳酸盐影响铁转运的分子机制;(2)植物细胞内的铁蛋白基因表达是否受到重碳酸盐的影响,仍然需要开展相关的研究;(3)进一步研究土壤中的微生物与重碳酸盐在植物胁迫中的作用。
- 刘伦衔张习敏苏志孟乙引
- 关键词:失绿症铁转运
-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桑树离体繁育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5年
- 研究了植物生长素萘乙酸(NAA)及吲哚乙酸(IBA)和细胞分裂素玉米素(ZT)及6-苄基腺嘌呤(6-BA)对桑树离体繁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幼芽基部形成的愈伤组织影响植株增殖繁育,生长素NAA、细胞分裂素ZT能分别使植株基部形成细小而致密的淡绿色愈伤组织,植株高度增高;植物生长素IBA使基部形成大而疏松的黄褐色愈伤组织,植株高度繁育受抑制;细胞分裂素6-BA使基部形成大而疏松的黄褐色愈伤组织,植株高度繁育增加较小;0.4mg/L的NAA和0.4mg/L的ZT更能促进桑树高度生长,桑树离体繁育生根率达100%.
- 黄科唐婧刘自震汤玲蒲云红刘奕清
- 关键词:植物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桑树愈伤组织发育
- 金荞麦叶发酵茶咀嚼片制备工艺研究被引量:7
- 2017年
- 为了寻求金荞麦叶发酵茶咀嚼片最佳配方,以金荞麦叶发酵茶为原料,添加一定的辅料制备金荞麦叶发酵茶咀嚼片。考察甜荞粉、微晶纤维素、甘露醇、柠檬酸作为咀嚼片辅料对咀嚼片综合品质的影响,并通过L9(34)正交试验对咀嚼片配方进行优化。确定咀嚼片最佳配方为:金荞麦叶发酵茶茶粉添加量为26.1%(W/W),甜荞粉添加量为17.4%(W/W),微晶纤维素添加量为20.0%(W/W),甘露醇添加量为35.0%(W/W),柠檬酸添加量为1.0%(W/W),硬脂酸镁添加量为0.5%(W/W)。
- 胡涛黄凯丰黄小燕陈庆富
- 关键词:咀嚼片
- 白刺花种子转录组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为探索白刺花(Sophora viciifolia)硬实形成的相关机制,采用Illumina Hi Seq TM 2000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白刺花种子转录组进行测序,利用Trinity软件将数据组装形成转录本,对所有转录本进行Nr(NCBI nonredundant protein sequences)、Nt(NCBI nucleotide sequences)、Pfam(protein family)、KOG/COG(eu Karyotic ortholog groups/clusters of orthologous groups)、Swiss-Prot(A manually annotated and reviewed protein sequence database)、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和GO(gene ontology)分类和功能注释、Pathway注释,并对种子形成的代谢通路中的相关基因进行了分析。转录组共获得了333 339 724条初始序列,总长为335 557 bp,初始序列组装获得序列片段的平均长度与N50值分别为282 bp和537 bp;与KOG功能注释、GO分类及KEGG代谢通路分析后,获得了44 840个GO功能注释、46 126个KOG功能注释以及89 494个PFAM注释:并从KEGG通路中找到有色氨酸代谢、半胱氨酸和甲硫氨酸的代谢途径的编码基因片段分别有66和37个。
- 刘杰罗充孙威乙引
- 关键词:白刺花转录组硬实高通量测序
- 中国拟管螺属的研究及二新种记述(肺螺亚纲、柄眼目、烟管螺科、管螺亚科)被引量:1
- 1997年
- 报道我国烟管螺科、管螺亚科、拟管螺属共计36种,其中有5新种:即桑坪拟管螺新种Hemiphaedusasangpingensissp.nov.,云阳拟管螺新种Hemiphaedusayunyangensissp.Nov,西昌拟管螺新种Hemiphaedusaxichangensissp.nov.,勐仑拟管螺新种Hemiphaedusamenglunanensissp.nov,灌阳拟管螺新种Hemiphaedusaguanyangensissp.nov.(后三新种另文发表).主要分布于我国陕西、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湖南、江西、安徽、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和广西等省区、市,即分布于我国秦岭以南广大东洋界地区,对我国已知的拟管螺属的种类进行了整理分析,对其地理分布进行了讨论,并对新种进行了描述.
- 罗泰昌陈德牛张国庆
- 关键词:腹足纲肺螺亚纲柄眼目
- 桃树QT01芽变枝的酯酶(EST)同工酶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分别取艳红桃树同一株上的芽变枝(样品1)和非芽变枝(样品3)以及芽变枝芽接离体株(样品2)的鲜叶进行了酯酶(EST)同工酶谱带分析。结果:样品1~3具有A1、B1、B2和C2共同谱带。其中,C1为样品3的独有谱带t样品1和样品2均缺失C1谱带.表明芽变源于C1谱带的缺失,样品1和样品3具有很近的亲缘关系,在嫁接无性繁殖条件下样品1和样品2的芽变性状稳定。
- 张朝君王谋强班小重蒋晓霞
- 关键词:桃树同工酶分析
- 湘西汞矿带苔藓植物生态分布特征被引量:2
- 2010年
- 湘西汞矿带是中国大型-特大型汞矿床的主要分布带之一。经野外调查和室内鉴定,发现湘西汞矿带不同矿区(新晃、茶田、东坪汞矿区)、不同污染源(废渣、废石、废洞、冶炼废址、废渣堆积处溪流瀑布)共分布苔藓植物17科41属106种,占优势的科是丛藓科(42.5%)和真藓科(19.8%)。苔藓植物生活型有3种:丛集型占81.13%、交织型占16.04%、平铺型占2.83%。该汞矿带上不同矿区苔藓植物物种丰富度差异明显,相似性较低。不同污染源苔藓植物物种丰富度变化较大,废渣上丰富度很低,污染最大。结果揭示了苔藓植物在湘西汞矿带不同污染源的分布规律。短叶小石藓Weisia semipallida C.Muell.、双色真藓Bryum dichotomum Hedw.、银叶真藓B.argenteum Hedw.、卵蒴真藓B.blindii B.S.G.和南亚小曲尾藓Dicranella coarctata(C.Muell)Boesch etLac.,在该汞矿带不同污染源上分布广泛,可作为进一步环境监测的良好材料。
- 谢斐张朝晖
- 关键词:苔藓植物污染源丰富度
- 金钗石斛的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10
- 2011年
- 为探索金钗石斛的抗氧化活性,以便合理开发利用金钗石斛,采用乙醇冷浸与溶剂分相萃取相结合的方法获得金钗石斛的乙醇浓缩浸膏、乙酸乙酯提取物、石油醚提取物、氯仿提取物和MCI柱分离提取物,测定各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O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并与阳性对照品Vc和BHT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金钗石斛提取物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为乙酸乙酯提取物>乙醇提取物>MCI柱吸附提取物,氯仿提取物与石油醚提取物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极弱,提取物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均低于Vc。
- 黄小燕党翠芝杨庆雄
- 关键词:金钗石斛抗氧化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