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超高温结构复合材料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 作品数:444 被引量:2,078H指数:20
- 相关作者:乔生儒张青张亚妮张跃冰赵春年更多>>
- 相关机构:长安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湛江师范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厦门大学材料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C/SiC-W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2
- 2006年
- 采用化学气相渗透(CVI)结合溶液浸渍法制备C/S iC-W多元基复合材料,利用XRD和SEM对材料的物相组成及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并对制备过程的反应机理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W在复合材料中成颗粒团聚状,它不仅能渗入到复合材料的纤维束间,还渗入到纤维束内。制得C/S iC-W复合材料的密度为4.1g/cm3,开气孔率为12%。
- 童长青成来飞张立同徐永东
- 炭/碳化硅复合材料在高温燃气环境中的铰链传动与摩擦行为被引量:1
- 2008年
- 采用化学气相渗透法(CVI)制备了二维炭纤维增强碳化硅(C/SiC)全陶瓷基复合材料铰链试样.高温燃气风洞实现了铰链试样在1800℃高温氧化气氛中传动与摩擦行为的试验模拟.基于耦合应力等效模拟系统的开发,采用摩擦力矩的变化表征材料的传动与摩擦行为.对比分析了材料在室温与高温下以传动为背景的高载荷、低转速摩擦磨损行为及机理.C/SiC复合材料铰链试样在高温燃气环境中稳定的摩擦力矩和对滑动时间的不敏感,验证了材料在高温下更稳定、更可靠的高温摩擦性能及热承载能力.高温下表面生成的氧化反应膜通过应力的重新分布起到有效的保护与润滑作用.
- 张亚妮张立同成来飞徐永东
- 关键词:传动
- 化学气相沉积制备MoSi_2涂层分析被引量:4
- 2005年
- 主要介绍了目前化学气相沉积(CVD)制备 MoSi_2涂层或薄膜的几种方法,从反应原理和沉积产物结构等方面分析了各种方法的特点,提出了这些方法在制备 MoSi_2涂层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讨论了 CVD 制备 MoSi_2涂层应用于碳/碳复合材料高温抗氧化保护的可行性。
- 史波李贺军李克智付前刚
- 关键词:化学气相沉积高温抗氧化CVD
- C/SiC复合材料的在线气相穿刺连接被引量:1
- 2014年
- 提出了一种C/SiC复合材料的连接方法:在线气相穿刺连接。该方法是在C/SiC复合材料制备的最后一步——SiC沉积过程中,对待连接件进行C纤维束穿刺,穿刺后继续沉积SiC,最终在完成复合材料制备的同时,结束复合材料的连接过程。采用该方法,对2D和3DC/SiC复合材料进行了在线气相穿刺连接。结果表明:在线气相穿刺连接所得接头热物理和热化学相容性好,连接应力低,拉伸强度可达82MPa,连接过程不影响构件的使用温度,是一种适合于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的连接方法。
- 童巧英成来飞
- 关键词:复合材料
- 试样几何形状和尺寸对C/C复合材料拉伸强度的影响被引量:4
- 2010年
- 为了确定C/C复合材料的高温拉伸试样的尺寸和形状,对7种C/C复合材料拉伸试样的室温拉伸强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为悬挂引伸计传感器而加工的凸台的形状对材料的拉伸强度有明显影响。方形、三角形凸台试样的几何应力集中因子分别为2.41和1.01。拉伸强度与凸台形状密切相关,拉伸强度随着标距宽度和长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符合尺寸效应规律,标距长度在30~40 mm变化时,拉伸强度基本不变。
- 宋昌哲张程煜乔生儒严科飞韩栋李玫
- 关键词:C/C复合材料尺寸效应
- 纤维丝束大小对Mini-C/SiC拉伸性能与强度分布的影响被引量:2
- 2021年
- 为了探究碳纤维丝束大小对纤维束复合材料碳/碳化硅(Mini-C/SiC)拉伸性能和强度分布的影响,采用化学气相浸渗(CVI)法制备了1k Mini-C/SiC和3k Mini-C/SiC复合材料。测试了C纤维束以及Mini-C/SiC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并采用两参数Weibull分布模型分析了强度分布,同时还观察了拉伸断口形貌。结果表明:3k C纤维束表现出了明显的"聚拢效应",其拉伸性能和强度稳定性均优于1k C纤维束,而且其拉伸强度、Weibull模数、特征强度、延伸率和断裂功分别比1k C纤维束的高47%、13%、46%、54%和102%。同时,1k C纤维束发生韧性断裂,3k C纤维束发生脆性断裂。3k Mini-C/SiC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和强度稳定性均优于1k Mini-C/SiC复合材料,其拉伸强度、Weibull模数、特征强度、延伸率和断裂功分别比1k Mini-C/SiC复合材料提高了67%、69%、63%、92%和216%,而且两者的拉伸断裂方式均为典型的脆性断裂。纤维体积分数高是大纤维丝束复合材料3k Mini-C/SiC拉伸性能和强度稳定性优于小纤维丝束复合材料1k Mini-C/SiC的主要原因。
- 孟志新孟志新陈婧旖李斌李敏张毅成来飞
- 关键词:陶瓷基复合材料
- 聚合物先驱体转化法制备多孔陶瓷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9年
- 聚合物转化陶瓷(polymer derived ceramics,PDCs)制备技术简单,烧结温度低,可设计性强,40年来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本文综述了多孔PDCs的研究进展,包括模板法、发泡法、冷冻铸造技术、增材制造技术等制备方法;此外,还对陶瓷前驱体如聚碳硅烷、聚硅氧烷、聚硅氮烷等分子侧链设计以调整陶瓷产物的组成、微结构、力学性能等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提出未来发展的方向是增材制造技术制备多孔 PDCs及陶瓷前驱体分子层面的设计。
- 涂建勇穆阳阳许海龙殷小玮成来飞
- SiC纤维束及SiC/SiC小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方法研究
- 2023年
- 单向小复合材料拉伸应力—应变行为与块状复合材料十分相似,研究小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对准确表征块状复合材料在不同载荷条件下的力学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SiC纤维束及SiC/SiC小复合材料,通过试验方法对比了单调拉伸试验中接触式/非接触式应变测量方式的适用性,得出了分别适用于两种材料的最佳应变测量方案。使用聚类算法分析纤维束试样测试中的声发射信号,识别出了单丝、少量、巨量纤维断裂时对应的信号特征,可以为块状复合材料试样的声发射信号聚类分析提供依据。
- 蒙怡杨胜春毕宜春屈孙涛
- 关键词:纤维束聚类声发射
- 3D-C/SiC复合材料拉—拉疲劳模量和电阻的变化被引量:10
- 2002年
- 在室温最大应力为 2 5 0MPa、应力比R =0 .1和频率为 6 0Hz条件下 ,对 3D -C/SiC复合材料进行了拉—拉疲劳试验。用共振法和电阻增量仪分别测试了杨氏模量及电阻的变化。结果表明 :随循环次数增加 ,杨氏模量呈显著下降、缓慢下降和突然下降的变化规律。杨氏模量的下降大部分发生在疲劳循环的前6 0 0次。缓慢降低阶段约占疲劳寿命的 94 %以上 ,此阶段杨氏模量变化率与循环次数的对数近似呈线性关系 ;电阻变化率除首次循环降低外 ,随着循环次数增加一直在增加。增加规律大致可分为缓慢增加、台阶式增加和急剧增加三个阶段。材料的电阻变化率基本反映了纤维的损伤程度和破坏形式 。
- 杜双明乔生儒纪岗昌韩栋
- 关键词:陶瓷基复合材料电阻纤维损伤
- C/C复合材料CVI工艺人工神经网络建模被引量:14
- 2003年
- C/C复合材料CVI制备工艺过程的本质繁杂性限制了该材料的广泛应用.尝试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对该工艺过程进行辨识与仿真,采用Levenberg—Marquardt算法建立了通用的CVI工艺神经网络模型.根据CVI工艺复杂、参数众多等特点,结合有限元技术及工艺实验从教师样本处理、网络拓扑结构设计和学习参数调整等方面对网络学习算法作了进一步的改进.通过对等温CVI样本集的学习,初步建立了管类零件等温CVI工艺知识库.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挖掘样本蕴含的领域知识,不仅可以对单个工艺参数的时间效应进行预测和分析,而且可以分析任意两个工艺参数对致密化过程的偶合作用.
- 李爱军李贺军李克智顾正彬
- 关键词:CVI工艺C/C复合材料LEVENBERG-MARQUARDT算法有限元致密化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