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先进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925 被引量:2,663H指数:19
相关作者:黄楠冯波涂秋芬杨萍段可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69篇期刊文章
  • 24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6篇一般工业技术
  • 199篇金属学及工艺
  • 175篇医药卫生
  • 156篇理学
  • 111篇化学工程
  • 58篇机械工程
  • 24篇电子电信
  • 22篇电气工程
  • 17篇生物学
  • 1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0篇交通运输工程
  • 8篇冶金工程
  • 6篇建筑科学
  • 6篇文化科学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航空宇航科学...
  • 4篇动力工程及工...
  • 4篇核科学技术
  • 2篇矿业工程

主题

  • 96篇合金
  • 75篇纳米
  • 60篇改性
  • 51篇细胞
  • 49篇力学性能
  • 49篇力学性
  • 47篇复合材料
  • 47篇复合材
  • 45篇羟基磷灰石
  • 43篇磨损
  • 41篇性能研究
  • 41篇表面改性
  • 39篇内皮
  • 38篇相容性
  • 38篇纳米管
  • 38篇分子
  • 35篇微动
  • 34篇血液相
  • 34篇血液相容性
  • 32篇涂层

机构

  • 917篇西南交通大学
  • 19篇四川大学
  • 11篇中国科学院
  • 10篇西南大学
  • 10篇新南威尔士大...
  • 10篇中国核动力研...
  • 9篇中国工程物理...
  • 8篇乐山师范学院
  • 6篇成都理工大学
  • 6篇绵阳师范学院
  • 5篇复旦大学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淮阴工学院
  • 5篇雅安职业技术...
  • 4篇电子科技大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4篇四川农业大学
  • 4篇重庆大学
  • 4篇南充市中心医...

作者

  • 190篇黄楠
  • 119篇翁杰
  • 65篇冷永祥
  • 64篇屈树新
  • 58篇冯波
  • 53篇周祚万
  • 50篇孙鸿
  • 50篇朱旻昊
  • 46篇鲁雄
  • 45篇陈俊英
  • 41篇赵勇
  • 40篇崔树勋
  • 33篇王进
  • 32篇周仲荣
  • 30篇朱德贵
  • 29篇杨苹
  • 26篇江奇
  • 26篇王勇
  • 25篇汪建新
  • 22篇黄泽文

传媒

  • 108篇功能材料
  • 39篇材料导报
  • 32篇无机材料学报
  • 28篇稀有金属材料...
  • 18篇热加工工艺
  • 16篇生物医学工程...
  • 14篇西南交通大学...
  • 13篇表面技术
  • 12篇材料工程
  • 11篇润滑与密封
  • 11篇真空科学与技...
  • 10篇机械工程学报
  • 9篇高等学校化学...
  • 9篇物理学报
  • 9篇摩擦学学报(...
  • 9篇第五届中国功...
  • 8篇中国表面工程
  • 8篇噪声与振动控...
  • 8篇材料科学与工...
  • 7篇化工新型材料

年份

  • 2篇2025
  • 29篇2024
  • 30篇2023
  • 26篇2022
  • 22篇2021
  • 21篇2020
  • 31篇2019
  • 33篇2018
  • 45篇2017
  • 52篇2016
  • 53篇2015
  • 44篇2014
  • 48篇2013
  • 43篇2012
  • 67篇2011
  • 55篇2010
  • 86篇2009
  • 52篇2008
  • 72篇2007
  • 44篇2006
9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位合成羟基磷灰石/明胶复合材料及表征
以Ca(NO<,3>)<,2>、(NH<,4>)<,2>HPO<,4>和明胶为起始原料,采用原位合成的方法,制备与自然骨成分和结构相似的羟基磷灰石/明胶复合材料(HA/Gel).采用各种分析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红外结果表...
刘文斌姜崇喜沈如冯波屈树新
关键词:原位合成明胶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
文献传递
硅烷改性对n-HA/PCL生物复合材料亲水性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分别用KH560、KH570及KH792硅烷偶联剂对纳米羟基磷灰石(HA)进行化学改性处理,采用溶液热共混方法制备了3种改性的HA/聚己内酯(PCL)复合材料,并测定材料的亲水性能。结果表明:3种硅烷改性的HA/PCL复合材料的亲水性受到改性剂含量的影响。当改性剂含量较低为1.5%时,KH560对HA改性处理有利于提高相应复合材料的亲水性;而当含量达到5%时,复合材料的亲水性反而降低。对KH792改性剂来说,当改性剂含量较低为1.5%时,KH792对HA改性处理无助于提高相应复合材料的亲水性;而当含量达到5%时,复合材料的亲水性得到改善。
邓迟姚宁杨晓兵王秀红翁杰
关键词:硅烷偶联剂复合材料亲水性
温度控制TiO_2纳米管及管/线复合阵列的制备被引量:4
2011年
以含有NH4F的乙二醇溶液为电解液,在宽温度范围内(10~70℃)对纯Ti表面进行阳极氧化,制得形貌可控的TiO2纳米结构。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透射电镜(TEM)对纳米TiO2的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电解液温度的变化,纳米TiO2的形貌得到控制,可形成TiO2纳米管阵列及纳米管阵列/纳米线复合结构,温度40~50℃为转折温区。
蔡芳共杨峰赵勇程翠华
关键词:阳极氧化TIO2纳米管阵列复合结构
Fe含量对Mn_(50.35)Cu_((48.1-x))Al_(1.55)Fe_x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研究了Mn_(50.35)Cu_((48.1-x))Al_(1.55)Fe_x合金的阻尼性能的变化规律,借助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时效态合金的衍射图谱,并利用图解外推法分析计算了合金的晶格常数及Fe原子所引起的晶格畸变,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其金相组织,借助多功能内耗仪分析了合金的阻尼性能及马氏体转变温度。结果表明,Fe元素的加入导致合金晶粒细化;且固溶的Fe原子引起的晶格畸变会增加调幅分解的阻力,阻碍富Mn区的形成,导致马氏体转变温度降低,阻尼性能下降。
黄林李金柳李国超郝江江胥永刚
关键词:阻尼性能晶格畸变马氏体转变
纤维状磷酸八钙单晶体的合成方法及形成机理被引量:6
2007年
纤维状的磷酸八钙陶瓷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及优异的力学性能,可与生物医用高分子复合形成编织状多孔材料,可作为骨替代物,也可作为催化剂的载体。本研究采用低温水溶液均相沉淀技术,以尿素为沉淀剂,通过控制离子在体系中的释放速度,使晶核按一定方式生长和发展,从而制备出结晶度好、纯净的纤维状磷酸八钙单晶体,而且该纤维能互相编织形成大片的薄膜。X射线衍射谱、红外吸收光谱、透射电镜分析证明所得晶体为磷酸八钙单晶体。
王英波鲁雄汪建新屈树新翁杰
关键词:纤维均相沉淀生物活性陶瓷
微合金含量Mg-Sn-Y合金的热变形行为及本构模型
2024年
少量热稳定性优异的第二相可作为Mg-Sn-Y合金体系中重要的强化相。为研究微量合金元素对Mg-Sn-Y合金热变形行为的影响,熔炼铸造了低合金含量的Mg-0.4Sn-0.5Y合金,采用热力模拟试验研究其热变形过程中流变应力应变行为,采用线性回归分析、金相分析(OM)、扫描电镜分析(SEM)等手段研究了该合金热压缩变形过程中的流变应力、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之间的关系,通过构建本构模型,结合显微组织演变分析变形激活等热变形行为。研究表明,Mg-0.4Sn-0.5Y合金在应变速率1×10^(-2)~1×10^(-4)s^(-1),变形温度300~450℃的热压缩变形情况下,流变应力应变曲线存在明显动态再结晶特征。流变应力、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三者之间关系满足Sellars和Tagert提出的双曲正弦形式修正的Arrhenius公式,满足流变应力本构方程·ε=1.555×10^(11)[sinh(0.0261σ)]^(3.665)exp[-183656.7/RT],合金变形激活能高于普通镁合金,分析其原因是基体中存在的及热变形过程中动态析出的弥散分布的颗粒状及针状的第二相粒子,阻碍了位错的交滑移和攀移,从而提高了位错开动所需的能量,造成了合金变形激活能的提高。
王更杰唐梦兰伍贵成张英波曾迎
关键词:热变形行为本构模型
铝合金激光清洗表面的形貌与元素分布研究被引量:14
2020年
分别采用5.1、10.18、15.29 J/cm2能量密度的激光清洗A5083-111H铝合金表面,分析了不同能量密度激光清洗试样的表面形貌和成分。采用高倍率同轴物体镜进行表面和3D形貌观察;采用扫描电镜搭和能谱仪进行微观形貌观察、元素分布和成分分析。结果显示,随着能量密度的增加,铝合金表面的激光清洗痕迹越明显,表面的凹凸不平程度增加,特别从10.18 J/cm2增加到15.29 J/cm2时的增加幅度最明显;氧元素含量也随能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且与铝元素的分布相一致,在部分贫铝、镁元素区域出现了氧元素的富集分布。当能量密度为5.1 J/cm2时,激光清洗可有效去除铝合金表面的氧化膜,可形成均匀的3D形貌、元素分布和细小的晶粒;当能量密度达到15.29 J/cm2时,铝合金表面重熔物增多,氧元素分布与重熔物分布一致,表面会产生微裂纹;当能量密度为5.1 J/cm2时,激光清洗后的试样表面形貌和成分分布最佳,可为后续的焊接提供良好的表面质量。
王利华王少阳程银芬王非森陈婧雯
关键词:激光清洗铝合金脉冲宽度微观形貌
钛表面不同厚度氧化钛纳米管层的摩擦磨损行为被引量:6
2012年
为了改善钛的摩擦学性能,采用阳极氧化法在钛表面制备了纳米管径约100nm,厚度分别为500nm、1 000nm和1 500nm的TiO2纳米管层,并在450℃保温3h进行热处理。对试样的表面形貌、显微硬度和粗糙度进行测试。利用摩擦磨损试验考察了热处理前后不同试样在大气环境下的摩擦磨损行为。结果表明:干摩擦下,纳米管层的存在降低了钛与GCr15轴承钢球之间的摩擦系数;随TiO2纳米管层厚度的增加,试样的摩擦因数逐渐降低,磨损逐渐下降;热处理使纳米管由无定型氧化钛转变为锐钛矿晶型,进一步降低了摩擦因数,增加了钛的耐磨性能;纳米管层的磨损机制为磨粒磨损,接触疲劳磨损和粘着磨损。
罗锦洁冯波郭振永范兴平屈树新
关键词:阳极氧化
工业纯铁等离子体氮化及Ti/TiN多层薄膜沉积复合处理研究
表面渗氮是一种工业中广泛应用的表面处理方法,该方法可以改变金属表面化学成分、结构,形成新相,改变金属表面的物理化学特性,从而提高金属表面的硬度、抗磨损特性以及抗腐蚀等特性,TiN 薄膜由于具有很好的机械性能以及耐腐蚀性可...
陈畅子孙鸿白彬张鹏程冷永祥黄楠
关键词: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电化学腐蚀结合力
文献传递
携载GDF-5/Cu/Zn磷酸钙支架制备及体外生物学性能评价
磷酸钙作为人体和动物骨骼的主要无机成分,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可广泛应用于生物硬组织的修复.近年来多种金属微量元素的成骨生物学效应被相继报道,并与支架材料结合用于骨组织修复.本文拟设计制备铜/锌离子释放动力学且...
肖东琴杨飞匙峰向小聪陈竹刘康翁杰冯刚
关键词:生长分化因子-5生物学性能
共9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