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地面机械仿生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422 被引量:2,716H指数:28
相关作者:张勇段秋实赵维福陈勇朱静雅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农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江西农业大学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97篇期刊文章
  • 12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4篇农业科学
  • 94篇生物学
  • 87篇一般工业技术
  • 55篇机械工程
  • 30篇金属学及工艺
  • 28篇自动化与计算...
  • 28篇轻工技术与工...
  • 28篇理学
  • 2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5篇化学工程
  • 10篇经济管理
  • 10篇建筑科学
  • 10篇航空宇航科学...
  • 8篇医药卫生
  • 7篇天文地球
  • 7篇动力工程及工...
  • 5篇矿业工程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冶金工程

主题

  • 72篇仿生
  • 29篇工程仿生学
  • 28篇非光滑
  • 25篇农业
  • 24篇土壤
  • 19篇仿生学
  • 19篇复合材料
  • 19篇复合材
  • 16篇减阻
  • 16篇仿生非光滑
  • 16篇非光滑表面
  • 15篇润湿
  • 15篇耐磨
  • 14篇润湿性
  • 14篇磨损
  • 10篇正交
  • 10篇农业工程
  • 9篇乙烯
  • 9篇逆向工程
  • 8篇粘附

机构

  • 420篇吉林大学
  • 16篇吉林农业大学
  • 12篇吉林工程技术...
  • 11篇长春工业大学
  • 11篇清华大学
  • 9篇吉林化工学院
  • 9篇中国空间技术...
  • 8篇江西农业大学
  • 8篇吉林省农业机...
  • 6篇河南科技大学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长...
  • 6篇华威大学
  • 5篇北京大学
  • 4篇河北农业大学
  • 4篇长春大学
  • 4篇长春工程学院
  • 4篇东北师范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东北农业大学

作者

  • 149篇任露泉
  • 95篇李建桥
  • 94篇佟金
  • 40篇李因武
  • 36篇韩志武
  • 35篇马云海
  • 34篇丛茜
  • 20篇邹猛
  • 19篇崔占荣
  • 18篇陈东辉
  • 15篇陈秉聪
  • 15篇马成林
  • 15篇程胜
  • 14篇孙霁宇
  • 13篇于海业
  • 13篇张锐
  • 12篇杨晓东
  • 11篇林松毅
  • 11篇许述财
  • 11篇刘静波

传媒

  • 57篇吉林大学学报...
  • 56篇农业机械学报
  • 18篇农业工程学报
  • 18篇农机化研究
  • 17篇中国农业机械...
  • 12篇华中农业大学...
  • 10篇电子显微学报
  • 8篇摩擦学学报
  • 8篇中国农业工程...
  • 7篇吉林农业大学...
  • 6篇2007年中...
  • 5篇食品工业科技
  • 5篇安徽农业科学
  • 5篇中国农机学会...
  • 4篇科学通报
  • 3篇食品科学
  • 3篇光谱学与光谱...
  • 3篇国际学术动态
  • 3篇中国食品学报
  • 3篇吉林工程技术...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32篇2009
  • 82篇2008
  • 60篇2007
  • 70篇2006
  • 59篇2005
  • 26篇2004
  • 37篇2003
  • 22篇2002
  • 18篇2001
  • 1篇2000
4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参等复方中药功能液对小白鼠的抗缺氧作用被引量:11
2005年
研究了小白鼠在常压缺氧和急性脑缺氧条件下使用人参等复方中药功能液对其抗缺氧能力及外周血象中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的影响;并研究了提高小白鼠机体抗缺氧作用显效的人参等复方中药功能液最佳剂量和使用最佳时间。结果表明:此人参等复方中药功能液能不同程度地延长小白鼠在缺氧条件下的存活时间及脑存活时间,增加小白鼠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RBC值)和血红蛋白含量(HGB值),对心、脑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用该功能液给小白鼠灌胃,当剂量为0.3mL/天·只,时间为4h时小白鼠的抗缺氧能力最强,并且对小白鼠体重的增长无显著影响。
林松毅殷涌光刘静波程胜
关键词: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抗缺氧存活时间红细胞数量
起垄铲的仿生研究和设计
基于逆向工程技术和仿生学原理,建立野猪头部的三维几何模型并对其特征曲线进行了分析,讨论了野猪吻突的结构形式,分析了野猪吻突的几何形状的减阻作用,寻求到设计起垄铲的新方法,设计出仿生起垄铲并进行了起土铲的土壤阻力对比试验,...
崔占荣李建桥许亮李因武王彪
关键词:逆向工程仿生学三维几何模型
文献传递
仿生非光滑用于旋成体减阻的试验研究被引量:27
2005年
基于仿生非光滑表面具有减粘降阻特性的基本思想,通过仿生非光滑表面控制旋成体附壁区的边界层结构来减小旋成体的阻力。利用6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考察了对旋成体阻力影响较大的6个因素。对具有不同尺寸的凸包、凹坑以及棱纹等形态的非光滑旋成体及光滑旋成体进行了低、亚、超音速风洞试验,并将减阻率作为试验指标。对减阻率的分析表明,三种非光滑表面均能起到减小旋成体阻力的作用,总阻力最大减阻效果为5%左右。用极差法进行正交试验设计分析,得到了影响旋成体阻力因素的主次顺序及最优水平,并探讨了不同仿生表面对旋成体粘性前部阻力(包括表面摩擦阻力及激波阻力等)及底部阻力的不同影响。
任露泉张成春田丽梅
关键词:工程仿生学边界层减阻仿生非光滑正交试验设计旋成体
利用柔性仿生技术减少矿车粘附被引量:1
2005年
针对矿车的粘煤问题,应用柔性仿生技术设计了柔性仿生矿车,进行了减少矿车粘附的模型和实体试验。研究了在湿粘与冻粘时,煤的含水量、矿车装卸循环次数和煤的冷冻时间对柔性仿生矿车和普通矿车粘煤的影响规律,并进行了柔性仿生技术的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柔性仿生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煤的湿粘和冻粘,脱煤率达95%以上。
丛茜柴雄梁杨晓东金敬福
关键词:矿山机械工程矿车脱附仿生
由玉米浸渍水生产植酸钠被引量:4
2005年
采用正交实验法探讨了利用玉米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玉米浸渍水直接制取植酸钠的新工艺。将玉米浸渍水通过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植酸,同时除去水中杂质,再用氢氧化钠溶液解吸生成解吸液,然后使用升降膜式真空浓缩蒸发器浓缩植酸钠溶液到一定浓度即得到了植酸钠浓溶液。对试验结果经方差分析得出提取植酸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原料液吸附空速为3h-1,解吸剂空速为2h-1,解吸温度为35±2℃,解吸剂浓度为6.5%。重复试验证明,用此工艺参数生产植酸钠的结果重现性很好。
戴传波李建桥李健秀
关键词:生物化学工程玉米浸渍水正交实验法农产品加工参数最优化
紫斑环蝶鳞片的微结构及其结构色被引量:17
2008年
紫斑环蝶(Thaumantis diores)是我国云南常见蝶类,其翅膀表面分布着两种类型的鳞片,呈覆瓦状排列,均布于整个翅膀表面.对扫描电子显微镜图片分析认为,Ⅰ类鳞片主要产生蓝色的结构色,而Ⅱ类鳞片只产生黑色的化学色.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获得了两种鳞片的横截面结构.用光子晶体理论解释了Ⅰ类鳞片结构色的产生原理,将Ⅰ类鳞片的多层结构优化为一维的布拉格堆栈进行光学模拟.用分光光度计测量了翅膀表面的反射率,测量结果与模拟结果吻合.当紫斑环蝶飞行时,伴随翅膀的上下扇动,表面的颜色不停地在结构色和化学色之间变换,亮度也同时改变.受此启发,提出了仿生变色样品设计模型,对视频隐身和其他的变色设计研究有着深远意义。
韩志武邬立岩邱兆美任露泉
关键词:蝴蝶鳞片光子晶体
一种中小型耕整联合作业机的初步设计
随着保护耕作技术的发展,具有高效、多能、低耗等特点土壤耕整联合作业机在国内外有了很大发展。它根据农艺的需要以适当的方式把多种土壤工作部件按一定的层次和顺序组合在一起,能一次完成主要或全部的土壤耕整作业,体现了现代化农业生...
郜楠李建桥崔占荣许述财
文献传递
零压续跑轮胎内支撑三维结构拓扑优化
基于标准轮辋和轮胎的内支撑式零压续跑轮胎以其爆胎时安全性高,失压后续跑力强的优点,可在军车、VIP轿车、SUV、工程车和农用车等领域应用。重量轻和强度高是对内支撑几何结构的基本性能要求。利用AIP对内支撑进行三维参数化建...
杨欣张书军佟金陈秉聪
关键词:安全轮胎内支撑结构拓扑优化有限元分析
文献传递
基于生物信号测试仪器的微粘附力测试系统研究
基于生物信号测试仪器进行了微小土壤粘附力测试系统的研制和试验研究。阐述了该系统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按照现代仪器的设计要求,对精度、稳定性、分辨率和最小测量值等参数进行了性能指标试验;根据土壤粘附试验的规律,进行了正压力...
李建桥刘国敏杨志强孙久荣
关键词:测试系统生物信号测试仪器
文献传递
夜蛾翅膀表面疏水性能的多元耦合机理分析被引量:6
2008年
利用体式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接触角测量仪等测量分析仪器,对东北地区常见的10种夜蛾翅膀表面形态、超微结构、成分和表面润湿性能进行了定性定量研究.研究表明:夜蛾翅膀表面覆盖有履瓦状排列的鳞片,不同种类蛾的鳞片形态不同,鳞片表面相间分布有近似平行的纵肋与凹槽结构,鳞片主要由蛋白质和几丁质组成,有鳞片和无鳞片时蛾翅膀表面的静态接触角存在很大差异,分别为144.8°~152.9°和90.0°~115.9°.利用Cassie模型建立了夜蛾翅膀表面润湿方程,并进行了蛾翅膀表面疏水性能的多元耦合机理分析,认为蛾翅膀表面的润湿性能是由其表面材料、形态和结构三个耦元共同耦合作用的结果。
王晓俊丛茜张建军弯艳玲
关键词:夜蛾鳞片疏水性
共4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