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安全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486 被引量:2,092H指数:19
相关作者:李正农陈友明王海东吴红华方萍更多>>
相关机构: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温州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32篇期刊文章
  • 5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6篇建筑科学
  • 6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3篇交通运输工程
  • 18篇天文地球
  • 13篇理学
  • 12篇水利工程
  • 7篇航空宇航科学...
  • 7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化学工程
  • 4篇动力工程及工...
  • 4篇电气工程
  • 3篇机械工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2篇建筑
  • 59篇混凝土
  • 59篇荷载
  • 57篇风洞
  • 50篇风洞试验
  • 34篇风荷载
  • 34篇高层建筑
  • 29篇风压
  • 25篇钢筋
  • 23篇数值模拟
  • 23篇值模拟
  • 22篇钢筋混凝
  • 22篇钢筋混凝土
  • 21篇抗冲
  • 21篇抗冲击
  • 20篇抗震
  • 17篇地震
  • 17篇载力
  • 14篇轴压
  • 13篇有限元

机构

  • 486篇湖南大学
  • 34篇香港城市大学
  • 28篇华侨大学
  • 15篇长沙理工大学
  • 15篇中国科学院
  • 14篇南加州大学
  • 13篇湖南城市学院
  • 13篇加利福尼亚大...
  • 13篇温州大学
  • 8篇海南大学
  • 8篇湘潭大学
  • 8篇华南理工大学
  • 8篇湖南科技大学
  • 8篇重庆大学
  • 7篇嘉应学院
  • 6篇南京工业大学
  • 5篇浙江大学
  • 5篇中国地质大学
  • 5篇南加利福尼亚...
  • 5篇长沙凯森竹木...

作者

  • 103篇李正农
  • 55篇霍静思
  • 48篇施周
  • 41篇肖岩
  • 41篇李秋胜
  • 21篇陈昌富
  • 21篇陈仁朋
  • 20篇郭玉荣
  • 19篇王海东
  • 18篇吴红华
  • 16篇宫博
  • 15篇邓林
  • 15篇许斌
  • 14篇陈伏彬
  • 13篇赵明华
  • 12篇单波
  • 11篇苏万林
  • 11篇陈柏生
  • 10篇张骅
  • 10篇罗叠峰

传媒

  • 84篇湖南大学学报...
  • 23篇建筑结构学报
  • 22篇工程力学
  • 19篇土木工程学报
  • 19篇安全与环境学...
  • 19篇环境工程学报
  • 17篇建筑结构
  • 16篇自然灾害学报
  • 15篇振动与冲击
  • 14篇地震工程与工...
  • 13篇铁道科学与工...
  • 12篇岩土工程学报
  • 10篇工业建筑
  • 10篇建筑科学与工...
  • 9篇太阳能学报
  • 6篇岩土力学
  • 6篇中国公路学报
  • 5篇空气动力学学...
  • 5篇建筑钢结构进...
  • 5篇实验流体力学

年份

  • 5篇2024
  • 42篇2023
  • 35篇2022
  • 39篇2021
  • 31篇2020
  • 31篇2019
  • 29篇2018
  • 32篇2017
  • 26篇2016
  • 28篇2015
  • 27篇2014
  • 27篇2013
  • 39篇2012
  • 25篇2011
  • 27篇2010
  • 33篇2009
  • 10篇2008
4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二重切比雪夫多项式的多自由度系统SMA非线性恢复力识别被引量:6
2014年
针对真实结构在动力荷载作用下恢复力模型难以用准确参数化形式描述问题,将结构非线性恢复力作为结构损伤及非线性行为的直接描述,提出基于二重切比雪夫多项式模型的多自由度体系非线性恢复力时域识别方法,实现结构质量信息完全未知及激励完整、非完整两种情况下多自由度系统非线性恢复力识别。通过带理想双旗形恢复力模型形状记忆合金(SMA)阻尼器两自由度数值模型的数值模拟与安装SMA阻尼器的钢框架模型动力实验结果验证该方法的识别效果,并与基于幂多项式模型方法进行对比。数值模拟验证中同时考虑测量噪声对识别结果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对结构质量分布及在动力荷载作用下非线性恢复力进行有效识别,为结构在动力荷载作用下损伤发生、发展过程监测及结构耗能的定量评估提供方法。
许斌辛璐璐贺佳
关键词:损伤识别SMA阻尼器
钢框架焊接梁柱节点子结构抗倒塌性能试验研究
设计了2种过焊孔构造(扇形和扩大型过焊孔)的3个钢框架梁柱节点子结构试件,采用落锤冲击的加载试验方法模拟结构的动态倒塌过程.通过试验获得节点试件的破坏形态及其冲击荷载和变形时程曲线,分析试件冲击荷载和位移时程响应规律以及...
霍静思王宁陈英
关键词:钢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悬链线效应
文献传递
钢筋UHPC梁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被引量:16
2021年
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performance concrete,UHPC)是一种高强、高韧性和高耐久性的新型水泥基复合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UHPC内的钢纤维能有效控制裂缝开展并提高UHPC的抗拉强度,因此,UHPC构件抗弯承载力分析时,一般计入截面受拉区UHPC的抗拉作用,但对于如何考虑受拉区UHPC的抗弯贡献,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间存在较大分歧,因此值得进一步研究。首先,编制钢筋UHPC梁正截面抗弯承载力分析程序,分析不同设计参数对截面受拉区UHPC抗弯贡献的影响。结果表明:配筋率、梁高、钢纤维长度、截面形状和预应力水平是影响受拉区UHPC抗弯贡献的主要参数。基于参数分析结果的回归分析,提出截面受拉区UHPC的均匀分布应力折减系数k的计算公式;通过引入受拉翼缘面积折减系数kf,考虑不同截面形状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不同弯曲破坏模式下钢筋UHPC梁抗弯承载力的简化计算方法,并以国内外115根钢筋UHPC梁抗弯承载力试验结果验证所提方法的适用性。
彭飞方志
关键词:超高性能混凝土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
聚羧酸减水剂的酸醚比对水化硅酸钙晶种早强作用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在水泥基材料中加入水化硅酸钙晶种-聚羧酸减水剂(C-S-Hs-PCE)可以有效提高早期强度。C-S-Hs-PCE能够为水化产物C-S-H凝胶提供成核位点,促进C-S-H凝胶生成,从而加快水泥水化进程。酸醚比是梳型PCE的一个重要结构参数,对C-S-Hs-PCE的合成和早强作用的影响显著。通过动态光散射分析、总有机碳分析仪、X射线衍射分析、低场时域核磁共振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温量热仪和抗压强度测试研究了酸醚比对C-S-Hs-PCE的粒径及其在水泥基材料中早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酸醚比的PCE形成的C-S-Hs-PCE具有更小的粒径,更有助于促进硅酸盐相水化和氢氧化钙、C-S-H凝胶的生成,从而加速浆体水化,降低砂浆的总孔隙率,提高砂浆的早期抗压强度,尤其是24 h龄期之内的强度。
雷凤珍雷蕾雷蕾史才军
关键词:粒径
防撞柱实车碰撞性能研究被引量:13
2013年
针对目前防撞柱研究只停留于软件分析问题,详细介绍研发的结构防撞实验设施及利用该设施完成的钢管混凝土防撞柱系统实车碰撞试验。试验用撞击卡车加配重总重6.8 t,发生撞击时速度约12 m/s,卡车货厢前沿未穿过碰撞前的防撞柱内侧边缘即被完全阻止,符合规定[6]的防撞柱K4等级要求。对防撞柱进行静力推覆对比试验,获得防撞柱荷载-挠度曲线,并据此对碰撞试验的能量转换进行分析。获得卡车与柱状物撞击时卡车前部变形刚度系数及最大撞击力计算公式,并提出防撞柱的简化设计方法。
肖岩陈林肖果陈柏生刘春霖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实车碰撞试验
RPC预制管混凝土组合柱组合效应试验研究被引量:10
2017年
配有高强螺旋箍筋的活性粉末混凝土(RPC)预制管内浇筑混凝土,形成一种新型组合结构——RPC预制管混凝土组合柱(CFRT).对9个不同箍筋间距的CFRT,3个箍筋约束混凝土柱和3个RPC空管开展轴向抗压试验,研究RPC管与内部混凝土之间的组合效应,以及箍筋间距对CFRT轴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荷载峰值下,组合柱中的RPC管没有出现明显的剥落现象,构件截面较为完整;CFRT柱的承载力显著高于对应的箍筋约束混凝土柱和RPC空管两者单独的承载力之和,在承载力上实现了超叠加;CFRT中配置的箍筋间距越小,组合柱的抗压性能越好;基于Mander模型和相应的简化,对CFRT的组合效应进行了分析,RPC管对组合柱的轴向承载力贡献在0.22~0.26之间,且随箍筋间距的增大而有提高的趋势,并提出了CFRT轴向承载力计算方法.
单波刘志肖岩胡源
关键词:高强箍筋轴向受压
不同湍流度风场的边界层风洞模拟
准确模拟大气边界层风场特性是保证风洞试验结果准确的前提,而不同国家的规范对风场特性有不同的要求,特别是湍流度的取值差异很大.本文运用自制的异形尖塔、粗糙元和挡板等被动装置成功模拟了中、日、美三国规范中城市地貌的风场,模拟...
杨旺华李永贵李秋胜
关键词:大气边界层风场特性湍流度
文献传递
等离子体流动控制试验与仿真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采用数值模拟与风洞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当来流风速为7 m/s、湍流度小于10%时,在4种不同方向的等离子体射流激励下,低矮房屋平屋面上流动分离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施加顺风向等离子体激励,能减小屋面的平均风压系数和极值风压系数;施加逆风向等离子体激励,能增大屋面前檐的平均风压系数和极值风压系数,同时减小屋面中部及后檐的平均风压系数和极值风压系数;施加引起由中间射向两边的等离子体激励,能增大屋面前檐的平均风压系数和极值风压系数,能减小屋面后檐的平均风压系数和极值风压系数;施加引起由两边射向中间的等离子体激励,能减小屋面前檐以及屋面后檐的平均风压系数,同时能增大屋面中间的平均风压系数和极值风压系数.
李正农王鹏张学文
关键词:等离子体风洞试验数值模拟
树木对风沙流场影响的风洞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本文以豆瓣黄杨苗为试验树,在边界层风沙风洞落沙条件下模拟沙尘暴气候,研究了树后的风沙流场特性,包括树木对风速、沙浓度和湍流度的影响规律。在风速12m/s下,通过控制不同落沙量形成各类风沙流场,测量三种树后间距处的风沙流场情况,并与无树时对比。结果表明:树后D=1H位置树冠以下(<0.2H)风速、沙浓度略有增大,树顶以上(>1H)风速、沙浓度基本无变化;树冠层高度(0.2H-1H)风速、沙浓度显著减小,树木中间位置(0.5H)减小比例最高,减小程度随落沙量的增加而增大,随树后间距的增加而减小;树木后风沙流场的湍流度有明显的增大,且树后各高度湍流度全部增大,增大程度变化规律与前两者的影响规律相似。研究结果将为树木防风阻沙提供科学依据。
郑义津李正农涂文戈蒲鸥黄斌宫博
关键词:风沙流场风洞试验
渡槽拟动力试验仿真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建立了一种可以同时考虑流-固耦合与桩-土-结构相互作用的渡槽结构水平地震响应的有限元计算模型,该模型通过等效线性化方法考虑土体非线性,以自由场计算结果为依据,确定黏-弹性人工边界的参数及进行相应的地震动输入。建立了渡槽结构拟动力试验模型的整体有限元计算模型,进行了试验地震波作用下的有限元仿真计算,并与拟动力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说明了建立的有限元计算模型的有效性。同时,拟动力试验及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水体对渡槽结构地震响应有一定影响,有水工况时,结构的基频降低,可能较无水工况与输入地震波能量主频段偏离更远,从而起到一定的减震作用。
李正农周振纲朱旭鹏张盼盼卢剑
关键词:拟动力试验渡槽桩土相互作用
共4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