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方民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品数:554 被引量:1,108H指数:12
相关作者:邹忠利刘利盟李东杨少林孙文周更多>>
相关机构:宁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更多>>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夏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97篇期刊文章
  • 4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1篇化学工程
  • 129篇金属学及工艺
  • 115篇一般工业技术
  • 67篇文化科学
  • 57篇理学
  • 28篇环境科学与工...
  • 27篇电气工程
  • 19篇建筑科学
  • 15篇冶金工程
  • 13篇轻工技术与工...
  • 8篇机械工程
  • 7篇医药卫生
  • 6篇矿业工程
  • 6篇电子电信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经济管理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8篇合金
  • 51篇教学
  • 45篇陶瓷
  • 31篇课程
  • 30篇碳化硅
  • 29篇力学性能
  • 29篇力学性
  • 24篇复合材料
  • 24篇复合材
  • 22篇电池
  • 22篇镁合金
  • 20篇教学改革
  • 19篇催化
  • 18篇耐蚀
  • 18篇耐蚀性
  • 17篇性能研究
  • 17篇离子
  • 15篇纤维
  • 15篇粉体
  • 12篇氮化

机构

  • 541篇北方民族大学
  • 32篇宁夏大学
  • 9篇华南理工大学
  • 8篇东北大学
  • 7篇太原科技大学
  • 7篇西北工业大学
  • 6篇齐齐哈尔大学
  • 6篇中国建筑材料...
  • 5篇北京科技大学
  • 5篇大连大学
  • 4篇四川大学
  • 4篇西安交通大学
  • 4篇重庆大学
  • 4篇中色(宁夏)...
  • 3篇合肥工业大学
  • 3篇宁夏职业技术...
  • 3篇南京理工大学
  • 3篇长安大学
  • 3篇沈阳职业技术...
  • 3篇辽宁石油化工...

作者

  • 64篇陈宇红
  • 64篇耿桂宏
  • 62篇韩凤兰
  • 48篇吴澜尔
  • 44篇蒋亮
  • 37篇邹忠利
  • 34篇马金福
  • 33篇郭生伟
  • 32篇陆有军
  • 25篇李涌泉
  • 24篇房国丽
  • 23篇秦春
  • 22篇江涌
  • 22篇孙文周
  • 22篇李东
  • 17篇张书杰
  • 17篇杜江华
  • 17篇刘广君
  • 17篇杨少林
  • 13篇严祥辉

传媒

  • 42篇山东化工
  • 22篇热加工工艺
  • 19篇硅酸盐通报
  • 13篇特种铸造及有...
  • 13篇材料导报
  • 11篇人工晶体学报
  • 11篇科技视界
  • 10篇宁夏工程技术
  • 9篇硅酸盐学报
  • 9篇中国陶瓷
  • 9篇铸造技术
  • 9篇广州化工
  • 8篇材料保护
  • 8篇电镀与涂饰
  • 8篇无机盐工业
  • 8篇宁夏大学学报...
  • 7篇金属热处理
  • 7篇表面技术
  • 7篇中国粉体技术
  • 7篇真空科学与技...

年份

  • 2篇2024
  • 50篇2023
  • 38篇2022
  • 45篇2021
  • 35篇2020
  • 41篇2019
  • 59篇2018
  • 53篇2017
  • 36篇2016
  • 24篇2015
  • 13篇2014
  • 24篇2013
  • 25篇2012
  • 31篇2011
  • 33篇2010
  • 18篇2009
  • 12篇2008
  • 2篇2007
5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的实验研究及中试被引量:1
2021年
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添加碱激发剂制备粉煤灰基地聚合物,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粒径、激发剂掺量、水玻璃模数、浆料液固比对粉煤灰基地聚合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粒径为24.58μm、激发剂掺量为25%、水玻璃模数为1.4、液固比为0.34时,地聚物28 d抗压强度最高,为44.10 MPa。SEM分析表明,地聚合反应中产生大量胶凝物质,有利于地聚合物强度的提高。在此基础上分别掺入砂、锰渣、锅炉渣进行中试实验,结果表明,当粉煤灰与砂的质量比为4∶1、激发剂掺量为23.5%,制备的地聚物抗压强度最高,为50.9 MPa。XRD分析表明,粉煤灰在碱激发剂作用下形成了C-S-H和N-A-S-H产物,是地聚合物强度主要来源。
邢质冰韩凤兰曲阳威李茂辉李茂辉黄家和
关键词:粉煤灰地聚合物中试
冷法新型淀粉胶黏剂的制备被引量:1
2013年
论述了新型淀粉胶黏剂的合成方法。以硫酸铜代替传统用硫酸亚铁作催化剂,选用草酸作胶黏剂脱色剂,采用冷法制备新型淀粉胶黏剂。结果表明:当催化剂硫酸铜用量为0.12%时,以黏度和初粘力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淀粉胶黏剂的最佳配方为:水77.9%,淀粉17.3%,双氧水0.28%,氢氧化钠1.3%,硼砂0.12%,单因素实验草酸添加量为2.9%时即可得到良好脱色效果,制备的胶液乳白色,扩大了产品适用范围。
张晓京张晓荣贾德彪孙赢慧
关键词:硫酸铜草酸脱色剂
碳化硅粉体化学镀镍前无钯活化工艺被引量:3
2014年
采用有机镍的醇溶液对SiC粉体进行活化,以实现SiC粉体化学镀镍前的无钯活化。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活化液中乙酸镍含量、硼氢化钠含量、活化温度、时间等参数对SiC粉体表面镍包覆率的影响,得到适宜的活化工艺条件为:乙酸镍0.6~30.0 g/L,硼氢化钠0.4~4.0 g/L,温度10~30℃,时间1~40 min。采用该工艺对SiC粉体活化后,其镍包覆率达100%,后续化学镀镍磺合金层均匀,为非晶态。
邹忠利耿桂宏
关键词:碳化硅粉体化学镀镍无钯活化
烧结制度对无压烧结碳化硅陶瓷力学性能的影响
2011年
本文通过研究固相无压烧结的方法制备碳化硅陶瓷,得出实验结论为:2130℃烧结时,样品的综合力学性能最好,相对密度大于97%,抗弯强度为406.5MPa,硬度为2472HV。
陆有军吕淑莲黄子能
关键词:无压烧结碳化硅力学性能
超声时间对Hummer法制备氧化石墨片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氧化石墨是石墨在强酸体系中加入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后形成的一种层间化合物,是石墨制备石墨烯的中间产物。本文采用Hummer法制备氧化石墨,氧化石墨制得以后离心并洗至中性,干燥后将其配成浓度较低的溶液,分别进行不同时间的超声处理。采用XRD、激光粒度及电位分析仪、紫外分光光度计以及红外光谱仪对超声不同时间的氧化石墨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反应时间对Hummer法制备氧化石墨的影响。
刘潇张筱薇唐文东吴一菲刘贲赵东江游雅茹
关键词:氧化石墨
TBPB/BPO对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行为及BMC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旋转流变仪研究了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TBPB)/过氧化苯甲酰(BPO)对不饱和聚酯树脂(UPR)固化反应和流变行为的影响。采用模压成型法制备了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树脂团状模塑料(BMC),并测试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BPO质量分数的增多,UPR固化反应的温度降低;当BPO质量分数为30%时,BMC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达到最大值32.78 MPa和109.65 MPa。
丘管先李挺张小萍杜江华
关键词:过氧化苯甲酰不饱和聚酯树脂团状模塑料
粉体材料工程课程设计教学改革被引量:1
2017年
针对现有粉体材料工程课程设计模式的弊端——形式单一、理论不能结合实际,改革课程设计模式为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既有工艺和流程设计,又有产品制备和表征。使学生将粉体相关理论知识与粉体生产的实践环节通过直接的试验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掌握粉体各处理单元的关键问题。通过方案设计、实验室试制、性能检测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粉体产品生产的一般方法。
海万秀
关键词:粉体材料课程设计教学改革实践教学
稀土Y对再生铝合金ADC12含Fe相演变的影响被引量:8
2020年
采用中频感应熔炼炉添加了不同含量的稀土Y对再生铝合金ADC12进行了熔炼。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等分析了添加稀土Y对再生铝合金ADC12的凝固组织和相组成的影响;分析了凝固组织中含Fe相的形貌演变及分布;分析了再生铝合金的显微硬度和抗压强度。结果表明,稀土Y的加入改变了再生铝合金ADC12中含Fe相的形貌,主要是对β-Fe相起到了变质作用。随着稀土Y添加量逐渐增大,合金凝固组织中析出的β-Fe相由枝晶间偏析聚集到被熔断,尺寸变小,形貌由粗大的树枝晶变成细小的鱼骨状,偏析逐渐改善。当Y含量为0.5wt%时,含Fe相明显细化,组织中的β-Fe相由原来的条状、块状变为颗粒状,且分布均匀;当稀土Y含量增加到大于0.5wt%后,组织中的β-Fe相又由细小的短杆状转变为粗大的长针状。随着Y含量的增加,该合金的显微硬度和抗压强度均先增大后减小,当Y含量为0.5wt%时,合金的力学性能达到最佳:显微硬度为431 HV0.1、抗压强度为585 MPa,较重熔前的合金分别提高了30.2%和21.9%。
张树玲靳艺陈炜晔丁文捷邱明坤吴军
关键词:再生铝合金ADC12
Bi和Bi2O3纳米结构的电化学合成
采用电解腐蚀的方法可控合成了金属Bi纳米粉,所得样品在空气中加热氧化得到Bi2O3纳米晶。通过XRD和SEM的分析表明:一定条件下,pH=12时,所得Bi纳米粉的微观形貌较pH=8时更为均一、尺寸相对较小;氧化温度是影响...
房国丽张刚江涌陆有军
关键词:电化学合成
文献传递
熔融沉积制备聚乳酸基体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2022年
熔融沉积增材制造(FDM)是3D打印成型技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形式之一,表现出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可个性化定制等特点。聚乳酸(PLA)作为一种FDM技术最常用的可生物降解材料,其制品在医学、工业等领域有潜在的广泛应用。然而,与传统成型方法比较,经FDM打印成型的PLA制品的机械力学性能较低,其使用范围受到限制。因此,重点综述了近几年FDM在制备高性能PLA基复合材料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并提出未来的挑战和发展方向。
杨宏伟杜江华杨婷婷喻迎春王虎兰
关键词:3D打印熔融沉积聚乳酸复合材料高性能
共5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