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作品数:55 被引量:271H指数:9
相关作者:顾雪婷黄淑钿陈仪萍苏建华吴凯丽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系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海珠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2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农业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0篇硝化
  • 10篇反硝化
  • 8篇污水
  • 6篇水处理
  • 6篇污泥
  • 6篇污水处理
  • 6篇聚磷
  • 6篇聚磷菌
  • 6篇反硝化聚磷
  • 6篇反硝化聚磷菌
  • 6篇城市污泥
  • 4篇植物处理
  • 4篇土壤
  • 4篇除磷
  • 4篇催化
  • 3篇冬小麦
  • 3篇烟曲霉
  • 3篇碳烟
  • 3篇曲霉
  • 3篇染料

机构

  • 52篇仲恺农业工程...
  • 12篇华南农业大学
  • 9篇中华人民共和...
  • 6篇华南理工大学
  • 3篇北京工业大学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吉林大学
  • 2篇暨南大学
  • 2篇广东建设职业...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山大学
  • 2篇环境保护部华...
  • 1篇广州大学
  • 1篇长江大学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惠州市环境科...

作者

  • 19篇刘晖
  • 16篇孙彦富
  • 15篇周康群
  • 11篇卫泽斌
  • 11篇刘雯
  • 10篇吴启堂
  • 10篇丘锦荣
  • 9篇刘洁萍
  • 5篇周遗品
  • 5篇顾雪婷
  • 4篇郭晓方
  • 4篇叶代启
  • 4篇王宝娥
  • 4篇明彩兵
  • 3篇汤仲恩
  • 3篇陈新平
  • 3篇雷泽湘
  • 3篇赵荣芳
  • 3篇崔英德
  • 2篇孟庆锋

传媒

  • 4篇化工学报
  • 3篇中国环境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技...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仲恺农业技术...
  • 3篇生态环境学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水处理技术
  • 2篇中国给水排水
  • 2篇广东化工
  • 2篇环境工程学报
  • 2篇仲恺农业工程...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稀土
  • 1篇长江蔬菜
  • 1篇湖北大学学报...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化工进展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5
  • 2篇2011
  • 15篇2010
  • 28篇2009
  • 4篇2008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株短程反硝化除磷菌的鉴定与生物学利用被引量:18
2009年
依据短程反硝化除磷原理,在SBR装置中加入厌氧池污泥,采用厌氧/缺氧工艺,投入亚硝酸盐以富集短程反硝化除磷菌(SDPB),并进行SDPB的筛选、分离,采用传统与现代分子生物学鉴定相结合手段确定其分类地位,同时进行不同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下菌的生物学利用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为一株新的兼性厌氧菌株,具有同步短程反硝化和除磷功能。通过细菌形态、生理生化指标、培养特征和16S rDNA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鉴定该菌株为不动杆菌属,相似性高达99.3%,该种尚未见文献报道。Gi菌的最佳碳源为乙酸钠。此菌不仅可以利用NO-2也可以利用NO-3为电子受体。Gi菌的最佳pH值为7。温度为25℃时的反硝化除磷效果最好,适宜的温度为20~35℃。当温度为10℃时微生物生长受到抑制,温度高于35℃时活性下降。磷、氮的最高去除率分别可达82.94%和82.99%。
刘晖孙彦富崔英德周康群顾雪婷陈仪萍
关键词:反硝化除磷亚硝酸盐
超声波协同有机酸去除城市污泥中的重金属被引量:7
2008年
利用超声波协同乙酸和柠檬酸处理城市污泥,就超声波条件对有机酸去除污泥重金属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超声波处理时间的延长,两种酸对污泥重金属的去除率相应增加.在以0.1 mol/L乙酸和0.1 mol/L柠檬酸酸化后,经超声波处理20 min,对污泥中Cu的去除率较单独酸化处理分别增加了4.0%和4.6%、对Zn的去除率分别增加了13.3%和12.2%、对Pb的去除率分别增加了3.6%和15.9%,表明超声波作用强化了两种酸对重金属的提取,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在重金属提取过程中,有机酸的作用是主要的,而超声波是协同手段,其协同贡献率因重金属不同而不同,其中以对Pb去除的协同贡献最高,为15.9%.对重金属去除条件优化分析表明,超声波处理20 min明显有利于重金属的溶出,相同浓度条件下柠檬酸对重金属的提取能力强于乙酸.
邓金川杜建军
关键词:超声波有机酸城市污泥重金属去除
环境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探讨被引量:2
2008年
从新教师的经验方面介绍了给大学生讲授环境微生物学这门专业基础课的体会以及存在的难点,并从理论课和实验课2方面的实践中探索如何提高教学效能以及新教师如何上好大学生的专业课程。
陶雪琴郭琇周康群
关键词:新教师环境微生物学教学心得
源于SBR池的短程反硝化聚磷菌的鉴定及培养基优化被引量:1
2010年
利用序批式反应器(SBR)富集短程反硝化聚磷菌,并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及鉴定,同时采用计算机响应面方法进行培养基的优化。结果表明:SBR系统中分离纯化得到菌株Si,细菌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指标和16S rDNA系统发育树表明Si菌与Acinetobacter beijerinckii最相似,同时生理生化指标显示Si菌具有短程反硝化和聚磷功能,因此Acinetobacter beijerinckii是短程反硝化聚磷菌;影响Si生长的关键因素次序为pH值≈碳源>氮源;Si菌最佳培养基中碳源为4060mg/L,氮源为1090mg/L,pH值为8,此时菌浊平均值为0.867。
刘晖孙彦富周康群刘洁萍顾雪婷宗伟杰
关键词:RDNA序列培养基优化
城市污水处理工程BOT投资探讨被引量:3
2009年
本文探讨了污水处理工程BOT投资模式,提出污水处理厂的投资范围、投资规模、收费标准、特许经营权年限、污水处理工艺是BOT投资谈判的核心。
简放陵侯延辉
关键词:城市污水BOT投资
氮素分期优化管理对冬小麦产量和籽粒品质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采用田间试验,对氮素分期优化管理方法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以期为高产、优质、资源高效、环境保护等多重目标并重的养分资源优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氮素供应量最优的处理(冬小麦返青期氮素供应量即0~60cm土壤Nmin+肥料氮为90kg/hm2,拔节期追氮量即施用肥料氮30kg/hm2)的冬小麦籽粒产量和其他氮素供应量处理没有显著差异;氮素供应量最优的处理冬小麦籽粒的粗蛋白和面筋含量显著低于在返青期和拔节期供氮量都高的处理(冬小麦返青期氮素供应量即0~60cm土壤Nmin+肥料氮为150kg/hm2、拔节期追氮量即施用肥料氮90kg/hm2),但与其他处理相比差异不显著;以高产、资源高效和环境保护为前提的冬小麦氮肥分期优化施用量获得了最高产量的同时兼具较好的小麦籽粒品质。
赵荣芳曹宁崔振岭陈新平
关键词:冬小麦籽粒品质粗蛋白面筋
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与“不变”--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理论前提被引量:2
2009年
本文在分析矛盾双方变化的基础上,承认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认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演化为包括"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政治需要与滞后的政治体制改革之间"等三个矛盾在内的三位一体,使我国处于前所未有的矛盾突显期。新时期新阶段,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与"不变",对于缓解社会紧张、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至为重要。
翁礼成高岳仑
关键词:辩证法社会矛盾科学发展观
反硝化聚磷菌的代谢机理及基质利用研究
利用SBR和静态厌/缺氧装置研究反硝化聚磷菌(DPB),比较A/O和A/A阶段的释磷和聚磷效果,研究反硝化聚磷茸代谢机理和比较不同基质的利用。结果表明:研究释磷和聚磷时,应重点跟踪△P/△PHB的变化;研究反硝化聚磷时,...
刘晖孙彦富李军周康群刘洁萍麦志宏李碧芝
关键词:反硝化聚磷菌PHB大肠杆菌
文献传递
固定化烟曲霉吸附染料后的解吸平衡及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对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固定化灭活烟曲霉小球中的2种活性染料的解吸剂进行了选择,并对其解吸平衡和解吸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H值为12.0的75%乙醇溶液对吸附在CMC固定化灭活烟曲霉小球中的活性艳蓝KN-R和活性艳红K-2BP的解吸效果较好;一级指数衰减方程能很好地描述对2种活性染料的解吸动力学;解吸平衡数据均可以用Freundlich等温模型来拟合.
王宝娥胡勇有
关键词:固定化烟曲霉活性染料解吸动力学
发酵型和非发酵型反硝化聚磷菌的鉴定及代谢机理被引量:5
2010年
利用活性污泥与生物膜复合系统富集反硝化聚磷菌(DPB),并进行功能菌的分离和鉴定,同时对发酵型和非发酵型两类菌进行反硝化聚磷活性试验,以研究不同的代谢机理。结果表明:(1)在活性污泥与生物膜复合系统中分离到反硝化聚磷菌YU-1、YU-2,YU-1菌与Acinetobacter junii最相似,为非发酵型的反硝化聚磷菌,YU-2菌与Escherichiacoli最相似,为发酵型的反硝化聚磷菌。(2)厌氧阶段,非发酵型的聚磷菌YU-1每生成1mg的PHA释放的P比发酵型的聚磷菌YU-2高0.2mg。合成PHA所需要的能量ATP大部分来自聚磷酸盐的降解,碳源大部分来源于水中的乙酸,还原辅酶NADH不是来自糖原的酵解过程。ATP、PHA的产生和NADH的来源与传统聚磷菌的代谢机理不同。(3)在缺氧阶段,非发酵型的聚磷菌YU-1每分解1mg的PHA比发酵型的聚磷菌YU-2聚P高0.3mg,除磷效率高12.8%,这是因为此时PHB分解产生的ATP大部分用于运输磷酸盐并合成聚磷,PHB分解产生的还原辅酶NADH用于厌氧过程所需的还原力,PHA的分解途径与传统聚磷菌的代谢机理不同。
刘晖孙彦富贾晓珊周康群刘洁萍
关键词:发酵型非发酵型反硝化聚磷菌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