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

作品数:243 被引量:2,311H指数:25
相关作者:裴谕新黄少宽谭兵王慧娟闫红红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9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5篇经济管理
  • 132篇社会学
  • 35篇政治法律
  • 15篇文化科学
  • 8篇哲学宗教
  • 4篇医药卫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军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53篇社会工作
  • 37篇社会
  • 19篇社会学
  • 15篇社工
  • 13篇教育
  • 11篇农村
  • 10篇农民
  • 8篇性别
  • 8篇政府
  • 8篇主义
  • 8篇文化
  • 8篇乡村
  • 7篇养老
  • 6篇养老服务
  • 6篇农民工
  • 6篇企业
  • 6篇民工
  • 6篇扶贫
  • 6篇妇女
  • 5篇社会工作服务

机构

  • 229篇中山大学
  • 5篇香港理工大学
  • 4篇南京大学
  • 4篇中国人民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广州城市职业...
  • 2篇华南农业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2篇云南大学
  • 2篇上海大学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哈尔滨工程大...
  • 1篇广东商学院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东莞理工学院
  • 1篇哈佛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28篇张和清
  • 22篇梁玉成
  • 18篇李敢
  • 13篇丁瑜
  • 10篇黄少宽
  • 9篇王兴周
  • 8篇丘海雄
  • 7篇黄晓星
  • 7篇王宁
  • 6篇裴谕新
  • 5篇谭兵
  • 5篇郑广怀
  • 5篇闫红红
  • 4篇黎熙元
  • 4篇蔡禾
  • 4篇张国英
  • 4篇张良广
  • 4篇古学斌
  • 4篇罗观翠
  • 4篇陈福平

传媒

  • 18篇社会工作
  • 16篇中国社会工作
  • 15篇社会学研究
  • 11篇南方人口
  • 10篇青年探索
  • 10篇开放时代
  • 10篇妇女研究论丛
  • 6篇广西民族大学...
  • 6篇社会与公益
  • 5篇中国青年研究
  • 5篇社会
  • 4篇广东社会科学
  • 4篇中山大学学报...
  • 4篇华东理工大学...
  • 4篇社会发展研究
  • 3篇学海
  • 3篇中国研究
  • 2篇人民论坛
  • 2篇西北师大学报...
  • 2篇全球科技经济...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12篇2021
  • 8篇2020
  • 17篇2019
  • 10篇2018
  • 15篇2017
  • 8篇2016
  • 13篇2015
  • 12篇2014
  • 18篇2013
  • 18篇2012
  • 27篇2011
  • 26篇2010
  • 20篇2009
  • 13篇2008
  • 6篇2007
  • 1篇2006
2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妇联购买“反家暴”社工服务案例--一项性别与新制度主义相融合的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本研究讨论的问题源于作者对妇联与社会工作机构合作产生的各自职责、角色、关系、行为逻辑方面的困惑。作者全面检视了一个由M市妇联向X社工机构购买的反家暴服务项目,尝试将性别分析融入新制度主义的理论框架去解释两者间的互动及其产生的结果。本文是两篇系列论文中的一篇,主要从文化-认知的层面对妇联与社工机构间的差异与角力进行深入剖析,尤其是不同性别意识、行事风格、权力关系带来的碰撞与折中等。妇联与社工机构充满张力的持续互动建构出新的意义、理解与观念,形塑着组织能动性,推动或限制着妇联的改变,性别在其中起了重要影响作用。从这个案例中作者看到性别分析与新制度主义对话与结合的必要性,尤其是在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的关系、组织变革、结构与自主性以及权力关系等核心议题上,性别视角能提供新的思维与分析维度。
丁瑜杨凯文
关键词:新制度主义
珠三角非户籍人口的职业与社会融合实证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本文采用专项问卷调查的数据,通过多种统计方法来分析职业变量在非户籍人口社会融合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发现,职业与个体社会融合程度密切相关,处于职业高层人员的整体社会融合程度较高;相对于蓝领职业群体而言,白领职业群体的融合程度较高,且个体之间融合程度的差异较大;性别和年龄与职业的交互效应对社会融合的影响是显著的;人口变量对蓝领群体的社会融合不存在显著影响,然而年龄和代际变量对白领群体的社会融合存在显著影响。作为夹层群体的非户籍白领人员,他们的社会融合更应该得到关注,且应该成为促进融合的优先考虑群体。
陆淑珍
关键词:非户籍人口社会融合白领
主动调整与被动适应:对中国技术移民政策的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移民政策是国家进行移民管理的重要工具,是塑造移民模式与移民特征的主要力量。政策的目标效果和政府在政策制定中的角色反应形成了两类移民政策,主动调整型与被动适应型。中国作为全球移民秩序的重要枢纽,建立与完善移民政策是创新型经济发展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必然要求。随着全球人才竞争的加剧,人才吸引成为各国移民政策的主要目标,在发达国家围绕技术移民逐渐形成了供应驱动、需求驱动和混合选择三种不同的政策模式。从政府在政策制定与实施中的角色来看,主动调整型与被动适应型政策措施的组合,将更有利于人才资源的积累、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梁玉成殷佳
关键词:移民政策
批判、自主与多元——台湾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及其对大陆的启示被引量:12
2011年
社会工作教育,既要适合当下的社会需求,也要预估未来。大陆的社会工作教育积极借鉴香港地区经验的同时,台湾作为一个值得参考的范例却被忽略了。本文从生态模式的五个层面考察台湾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脉络,分析社会工作教育中的种种推力,并结合笔者在台湾的交换学习经历,对两岸的社会工作教育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台湾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历程能对急剧扩张中的大陆社会工作教育有所启示和借鉴。本文认为,台湾社会工作教育发展过程中展现出来的批判、自主和多元等特质开启了大陆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的另类的可能性。
翁雪郑广怀
关键词:社会工作教育生态模式
住房不平等分配及对策性探讨被引量:1
2013年
近年来,居民住房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已经成为城市居民高度关注的头等大事和矛盾焦点,以住房分配来重新审视市场转型越来越受到学者的认同。转型时期的住房市场嵌入在各种制度性因素之中,住房分配的不平等结构不仅是市场不断成熟的结果,而且是再分配制度持续作用的结果。破解处于不平等结构顶端和底端的两类群体即"双强"和"双弱"家庭将是未来住房政策聚焦之所在。
黄建宏
关键词:住房市场
教育扶贫:贫困地区社会发展的智力支持之源被引量:2
2018年
2017年12月1日,“社会工作教育对口扶贫计划”启动,113所高校将对口援助77个国家级贫困县。扶贫先“扶智”。该计划的启动实施,是新时代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作用,推动贫困地区社会发展,缩小社会工作教育区域差距,夯实社会工作发展基础的关键举措。
马晓晗向德平顾东辉张和清张和清
关键词:教育扶贫智力支持社会工作教育社会工作专业扶贫计划教育作用
客观社会经济地位、主观阶层认知与健康不平等被引量:26
2017年
本研究基于2012年度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个体问卷,对反映中国劳动力社会经济地位、主观阶层认知评价和身体健康相关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与二元逻辑斯特(Logistic)回归分析。在控制年龄、性别、户籍与流动等因素对人们身体健康影响的情况下,研究发现人们的主观阶层认知作为重要的中介变量连接着客观经济地位(包括教育和经济收入)与自评健康,以及客观经济地位与近期客观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在支持健康的社会因果论的同时,凸显了主观社会阶层认知是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社会心理因素,研究结论也揭示了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下主客观社会经济地位指标与人们健康关系的独特性。
徐岩
关键词:教育经济收入健康
重塑权威之下的善政格局——中国乡村治理困境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梳理中国乡村治理历史脉络不难看出,中国乡村治理秩序历经士绅控制到干部统制的历史演变,其中士绅控制的权威基础是地方的保护型经纪,而干部统制的权威基础是"依附主义"。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人民公社制度的瓦解,农村基层组织日益瘫痪,"依附主义"名存实亡。中国乡村应该逐步恢复自治的传统文化权威基础,形成"善人善治"的"善政"格局,这样不失为摆脱乡村治理的困境有效途径。
张和清古学斌
关键词:乡村治理历史演变
利益时代的规则及权威
2011年
乱象丛生似乎是转型国家的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解决社会失范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重建社会的价值共识或普遍规范。在利益时代,任何社会共识的形成,都必须建立在承认和尊重个体权利和利益的基础上,忽视人们的利益诉求而强加给人们以某种价值,事实上很难行得通。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对利益关系进行有效调节的规则。
王宁
关键词:社会失范选择性执法个体权利社会生活秩序相对剥夺感
在广州的非洲裔移民行为的因果机制——累积因果视野下的移民行为研究被引量:38
2013年
本研究通过研究在华非洲裔外国人国际迁移行为的因果机制,来验证国际迁移理论,尤其是累积因果理论。针对广州的非洲外国移民属于隐藏的小群体,故采用受访者驱动抽样(respondent driven sampling)方法。实证量化研究发现,2005-2011年来华在广州的非洲裔外国人迁移(非法居留)行为具有国际移民早期阶段的发生特征,移民社会资本的累积因果效应不断加强。只要中国经济继续发展,社会稳定,后续的非法移民将不断加强和拓展。建议在现阶段,政策上应通过抬升来华非洲裔外国人的社会阶层,抑制流入者的阶层下降速度和规模。
梁玉成
关键词:移民非法居留
共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