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研究所

作品数:50 被引量:67H指数:4
相关作者:邓庆平赵国辉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政法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历史地理
  • 12篇政治法律
  • 5篇文化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艺术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学

主题

  • 8篇清代
  • 5篇乾隆
  • 5篇科举
  • 4篇学术
  • 4篇乾隆朝
  • 4篇考论
  • 3篇袁世凯
  • 3篇民国
  • 3篇国民党
  • 2篇演进
  • 2篇社会
  • 2篇士子
  • 2篇视域
  • 2篇孙中山
  • 2篇内务府
  • 2篇晚清
  • 2篇立宪
  • 2篇立宪派
  • 2篇民族
  • 2篇教育

机构

  • 46篇中国政法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澳门大学

作者

  • 9篇郭世佑
  • 6篇邓庆平
  • 5篇赵国辉
  • 1篇邓文初
  • 1篇邓文初
  • 1篇赵晓华

传媒

  • 3篇清史研究
  • 3篇中国政法大学...
  • 2篇历史档案
  • 2篇学术研究
  • 2篇云梦学刊
  • 2篇社会科学论坛
  • 2篇地域文化研究
  • 1篇近代史研究
  • 1篇南海学刊
  • 1篇求是学刊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北京教育(普...
  • 1篇东岳论丛
  • 1篇中国史研究动...
  • 1篇中华医史杂志
  • 1篇江苏社会科学
  • 1篇福建论坛(人...
  • 1篇史学月刊
  • 1篇历史教学问题
  • 1篇西域研究

年份

  • 2篇2024
  • 6篇2023
  • 6篇2022
  • 1篇2021
  • 6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近代法律与社会转型”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3年
近年来,处于法学学科建制中的中国法律史研究渐成史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但也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作为交叉学科的法律史研究,其研究方法和发展方向,即法律史研究的“法学化”还是“史学化”问题,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为了增进史学界和法学界在法律史研究领域的对话和交流,由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政法大学东方毅法治与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近代法律与社会转型”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9月15日在北京花园饭店举行。来自司法部、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
邓庆平
关键词:法律史研究社会转型史学研究
清前期基层管控视域下的科场罢考案与律法适用被引量:2
2022年
科场罢考是清代士子群体特有的一种抗议方式。由于康熙年间清政府对科场罢考案重视程度不够,致使康熙朝晚期罢考事件多发。然而,随着雍正、乾隆两帝对罢考态度的趋严转变,管控力度的加强,以及相应律例的适用与升级,科场罢考问题在雍乾时期得到快速而有效的控制,这展现出清前期朝廷对基层管控的有效性和针对科场罢考问题的“宽严之变”。
王学深
关键词:清前期
乾隆帝生母姓氏问题再探讨——从一则新近档案说起被引量:2
2023年
众所周知,关于乾隆帝生母为汉人的流言从清中叶起一直为世人津津乐道,也是“清初四大疑案”之一。对于这一问题,学界给予了持续的关注与讨论。晚清时期,旗人富察敦崇在《皇室闻见录》中即有“辩诬”一节,否认了雍王府邸“以女易男”送还海宁陈氏的说法。①其后,孟森和郑天挺均著文驳斥了乾隆帝为海宁陈氏之子的论断。②如孟森所言,“高宗对海宁陈家之态度,足以流行语之无一可信矣”。③享郭成康也对高阳和庄练所提出的乾隆帝生母为热河李氏的说法给予了驳斥。
王学深
关键词:乾隆帝清中叶
清代乾隆朝全魁册封琉球事略——以博明绘《沧溟槎使图》为中心
2022年
乾隆二十一年(1756),清朝应琉球世子尚穆之请,派遣全魁和周煌充任册封正副使,前往琉球行册封礼,博明所绘的《沧溟槎使图》生动描绘了这一历史事件。画内册封正使全魁身着一品麒麟服正襟端坐,凸显了清朝作为宗主国所派“天使”的威严气象。本文通过梳理乾隆朝册封琉球史实,探析册封使服饰规制,以及考辨画内琉球官员身份等级,有助于为学界进一步研究清朝时期的中琉关系奠定基础。
王学深
关键词:清朝册封
民初国民党、旧立宪派与袁世凯的离合关系新探被引量:2
2019年
国民党、旧立宪派、以袁世凯为代表的旧官僚集团,作为民初政坛的三大政治力量,既存在着妥协与共赢的空间,也有缘于利益分配而产生的裂痕与争斗。国民党稳健派期冀通过邀请袁入党的方式,调和南北关系,但惜未能获得国民党激进派以及旧立宪派、旧官僚的支持。袁世凯则利用旧立宪派创办的报刊,捏造传谣"孙、黄、宋暗潮",并针对国民党改组前后暗伏的矛盾,在利诱的同时加以分化。梁启超归国后同袁靠拢,几经波澜终在议会政治场域成立了与国民党相抗衡的进步党。然而,囿于政治理念的根本冲突,这些为争夺党权话语而临时组建的政治联盟,只能成为转瞬即逝的浮光片影。
高翔宇
关键词:民国初年国民党
清代科举“未殿试”成因再探析
2022年
清代科举考试中存在着“未殿试”现象,意指举人会试中式后却缺席殿试考试。探究这些贡士“未殿试”的原因可谓多种多样,究其大类包括因丁忧未殿试、因无意仕宦未殿试、因患病或病卒未殿试、因罚科未殿试、因政治选择未殿试以及其他因素导致的未殿试。通过分析这些距进士登科仅咫尺之遥的贡士各种“未殿试”成因,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于清代士人科考与境况抉择的认知,进而对深入理解清代科举史有所助益。
王学深
关键词:清代科举
《历史不是小姑娘》自序
2009年
客岁初春时节.酝酿有年的湘潭大学出版社正式获准开基.该校学报主编章育良教授擎旗创社.藉电话示以约稿之雅意,我却苦于拿不出现成的书稿予以回应.唯有一句口头祝贺,一如公事公办.虽然我的口头与心头是直通无碍的。再过半年,育良借晋京赴会之便,沿京昌高速公路登门,还携该社干将三人同行.醉翁之意仍在约稿。“何需功利通寰宇,岂止乡谊落潭州”。
郭世佑
关键词:自序姑娘学报主编约稿书稿
卫所制度变迁与基层社会的资源配置——以明清蔚州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9
2007年
明代全国普设卫所,至清初方裁改,这一延续了数百年的历虫演变进程,对地方行政区划和基层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以明清时期蔚州地区在经历蔚州—蔚州卫—蔚县的政区演变过程中,社会资源的分享与重新配置为讨论的重点,生动呈现了卫所制度兴废与基层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
邓庆平
关键词:明清卫所
边军与明中叶北部边镇的社会秩序——以《赵全谳牍》为中心
2019年
"隆庆和议"是明蒙关系发生历史性转折的重大事件,作为开放互市和交换把汉那吉的条件,明廷得到了俺答汗缚献的"中国叛逆"赵全等人,《赵全谳牍》正是明廷对诸犯的审讯记录。谳牍对赵全等人身份和出边经过的记述,展现出明中叶大同一带边军的生存境遇和生计活动。边镇地区复杂的军事体制、边军身份和族群界限的流动性、长期存在的明蒙私市贸易传统、边军的生存困境、秘密宗教的民间传播,构成了明中叶北部边镇社会秩序和结构性问题的主要内容。抛开传统的游牧民族南侵与明蒙关系的解说框架,以上内容也是理解明代"北虏"问题不可或缺的区域社会历史脉络。
邓庆平
关键词:社会秩序
2020年以前清代科举史研究趋势与述评
2022年
清代科举史是中国古代教育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30年代起,海内外学人就已经开始了对于清代科举史的系统研究工作,并大致可将此后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90年代以前),海内外学人对于清代科举史的研究以制度梳理为主,将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和朝考等阶段的制度运行研究清楚,并引入社会流动性的讨论。第二阶段(1990-2015),海内外学人细化科举史研究,既有分朝代的详细探索,又有对清代科举家族、举人落地政策和冒籍等热点问题的考察。第三阶段(2015年以后),学界进一步深化科举史专业性选题,一部分研究延续了第二阶段的热点议题,另一部分则利用新史料推动视角与内容的创新。与之同时,这一时期很多清代科举档案史料相继出版,为学人深入研究清代科举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值得注意的是,与第二、三阶段研究时限重叠的是伴随着“科举学”兴起的跨学科研究尝试,即将清代科举制度史与文学史、社会史、法律史等结合考察,这成为了清代科举史研究的一大趋势。
王学深
关键词:清代科举史古代教育史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