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作品数:8,542 被引量:35,086H指数:59
相关作者:王小如石学法张杰李光友郑立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海洋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653篇期刊文章
  • 1,167篇会议论文
  • 887篇专利
  • 452篇学位论文
  • 327篇科技成果
  • 34篇标准

领域

  • 4,123篇天文地球
  • 944篇生物学
  • 855篇环境科学与工...
  • 573篇农业科学
  • 36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04篇理学
  • 215篇医药卫生
  • 166篇交通运输工程
  • 159篇经济管理
  • 105篇轻工技术与工...
  • 102篇电子电信
  • 98篇水利工程
  • 96篇化学工程
  • 82篇石油与天然气...
  • 62篇文化科学
  • 60篇建筑科学
  • 42篇机械工程
  • 3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0篇政治法律
  • 16篇电气工程

主题

  • 411篇沉积物
  • 360篇海底
  • 303篇遥感
  • 250篇海域
  • 239篇海岸
  • 195篇近海
  • 179篇污染
  • 168篇养殖
  • 160篇植物
  • 157篇地质
  • 149篇色谱
  • 148篇值模拟
  • 147篇数值模拟
  • 143篇南黄海
  • 137篇海槽
  • 134篇表层沉积物
  • 131篇质谱
  • 130篇地球化
  • 130篇地球化学
  • 114篇相色谱

机构

  • 8,520篇国家海洋局第...
  • 1,112篇中国海洋大学
  • 622篇中国科学院
  • 267篇国家海洋局
  • 177篇厦门大学
  • 169篇青岛大学
  • 134篇青岛科技大学
  • 126篇山东科技大学
  • 125篇国家深海基地...
  • 102篇同济大学
  • 100篇国家海洋局第...
  • 97篇海洋环境科学...
  • 90篇海洋沉积与环...
  • 88篇山东大学
  • 87篇青岛海洋大学
  • 87篇青岛海洋地质...
  • 83篇中国石油大学...
  • 82篇中国科学院大...
  • 80篇上海海洋大学
  • 74篇国家海洋局海...

作者

  • 359篇石学法
  • 352篇张杰
  • 322篇王小如
  • 209篇马毅
  • 200篇郑立
  • 195篇李光友
  • 185篇王波
  • 175篇周兴华
  • 156篇刘大海
  • 149篇刘保华
  • 136篇缪锦来
  • 131篇乔方利
  • 129篇林学政
  • 128篇孙修勤
  • 121篇臧家业
  • 119篇陈军辉
  • 116篇王宗灵
  • 111篇朱明远
  • 109篇刘焱光
  • 104篇李培英

传媒

  • 672篇海洋科学进展
  • 452篇海洋学报
  • 388篇黄渤海海洋
  • 348篇海岸工程
  • 235篇海洋科学
  • 172篇海洋与湖沼
  • 171篇海洋开发与管...
  • 135篇海洋环境科学
  • 134篇海洋地质与第...
  • 114篇中国海洋大学...
  • 110篇海洋通报
  • 79篇极地研究
  • 77篇海洋测绘
  • 67篇生态学报
  • 61篇科学通报
  • 60篇高技术通讯
  • 57篇海洋湖沼通报
  • 50篇中国海洋药物
  • 46篇矿物学报
  • 41篇地球科学进展

年份

  • 22篇2023
  • 6篇2022
  • 11篇2021
  • 28篇2020
  • 172篇2019
  • 465篇2018
  • 454篇2017
  • 452篇2016
  • 540篇2015
  • 466篇2014
  • 421篇2013
  • 425篇2012
  • 454篇2011
  • 430篇2010
  • 397篇2009
  • 344篇2008
  • 376篇2007
  • 339篇2006
  • 347篇2005
  • 311篇2004
8,5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莱州湾南岸海水入侵风险评价初探
莱州湾南岸是我国海水入侵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但对于海洋化工来说,本地区地下储存的高浓度卤水又是优良的工业原料与资源。本文针对莱州湾南岸海水入侵的这种特征,将其划分为卤水资源区、海水入侵区及地下淡水区,并分别利用不同的...
苏乔于洪军徐兴永姚菁
关键词:莱州湾南岸海水入侵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盐渍土监测预警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盐渍土监测预警系统及方法,设置有测量终端和监控中心;所述测量终端用于对待检测区域土壤的含水率、温度和电导率进行检测,并生成测量数据通过物联网发送至监控中心;所述监控中心根据接收到的测量数据确定...
付腾飞于洪军徐兴永陈广泉
文献传递
中国近海及邻近海区海洋与地球潮汐相互作用研究
通过负荷作用海洋潮汐可引起固体地球的负荷潮,同时海洋潮汐本身的自吸效应也可引起引潮力的改变。径向位移负荷潮对卫星测高资料的海潮分析准确性有显著影响;自吸-负荷潮对海潮动力过程和数值模拟有重要作用。本项目对16年TOPEX...
关键词:
关键词:中国近海海潮
黄海溶解氧的平面分布特征及其季节变化被引量:10
2013年
本文依据2006年7月~2007年11月在黄海进行的4个航次的调查资料,研究了整个黄海溶解氧的平面分布特征及季节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冬季,各层水体溶解氧分布均呈南低北高、中央低近岸高的特点,且溶解氧垂直分布大致均匀,其平面分布主要受水温的控制;春季,溶解氧平均含量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平面分布整体上呈现出南部低、中北部高的特点,在底层,南、北黄海均呈现中央低四周高的特点;夏季,各层溶解氧分布趋势差别较大,溶解氧的分布受生物活动和黄海冷水团的影响十分显著;秋季,上层水体中的溶解氧分布受温度和光合作用共同控制,下层水体则受黄海冷水团的影响,其溶解氧平面分布与夏季相似,且含量为四季最低。
辛明马德毅王保栋韦钦胜孙霞谢琳萍
关键词:溶解氧
试论我国海岸侵蚀信息系统的建立被引量:13
1991年
本文通过对我国海岸侵蚀特点的分析,阐述了建立海岸侵蚀信息系统的必要性和基本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结论。
王文海李福林
关键词:海岸侵蚀信息系统
渤海及北黄海潮流场的基本特征被引量:9
1989年
文中根据潮流场永久预报方法所提供的渤海、北黄海的Ⅰ型和Ⅱ型潮流场永久预报图,分析讨论了本海区潮流场的基本特征。文中对本海区半日潮、全日潮同时存在时的混合流场的基本特征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讨论。观测资料业已表明,在本海区的强流区中,易发生流速高达5kn以上、持续时间仅为几分钟或十几分钟这样短暂的潮急流。
修日晨李繁华孔祥德
关键词:潮流场
基于LAGFD-WAM海浪数值模式的海南万宁近海波浪能资源评估被引量:3
2014年
利用1991—2010年的NCEP再分析风场驱动LAGFD-WAM海浪数值模式,通过数值后报方法,对海南万宁近海海域近20年的波浪场进行了逐时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和实测结果对比的一致性良好。在数值后报数据的基础上计算了万宁近海波浪能流密度和能流密度变异系数,并对其年内变化特点、区域分布特征和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万宁近海年均波浪能流密度3—10 k W/m,属于波浪能资源可利用区和较丰富区。年内各月月均能流密度差别较大,12月波浪能资源最好,5月波浪能资源最差。秋季(9—11月)和冬季(12—2月)月均波浪能流密度分别为5—24 k W/m和6—29 k W/m,春季(3—5月)和夏季(6—8月)分别为3—7 k W/m和1—6 k W/m。地形对波浪能量的辐聚作用明显,受岬角、岛屿、海底陡坡等因素影响,大洲岛、白鞍岛周边、大花角附近及白鞍岛以北部分近岸区域形成波浪能富集区。除9月外,年内其他时段能流密度变异系数都在2.8以下,9月能流密度变异系数在3.0—5.9之间。
李泽文周强杨永增
关键词:波浪能资源评估
应用平衡分配模型评价渤海湾和莱州湾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物毒性被引量:3
2015年
为探讨渤海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物毒性,采集了渤海湾和莱州湾共72个站点的表层沉积物,测定了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同步萃取金属(SEM)、有机碳(TOC)等参数,应用平衡分配模型(EqP Model)评价了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潜在生物毒性。研究显示,有8个站点超过了EqP Model的毒性阈值,显示潜在生物毒性,而61%的站点应无生物毒性。本研究同时测定了沉积物的总含量,应用几种常用的沉积物质量基准进行了评价虽然有部分站点的Cu、Ni、Cr超过了基准值,但与渤海的背景值比较,这些基准值可能并不适用于评价渤海沉积物。研究显示,EqP Model可以更有效的评价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活性和生物毒性,尤其针对我国近岸海域的沉积物,TOC和AVS含量偏低而重金属生物毒性偏高的情况可能普遍存在,更应积极考虑应用EqP Model进行重金属生物毒性的评价。
李力王小静白亚之孙翌刘季花
关键词:酸可挥发性硫化物重金属生物毒性
浙江海域MASNUM海浪模式在台风“达维”“海葵”及“布拉万”过程的波浪数值模拟被引量:3
2017年
利用MASNUM海浪模式、ECMWF高分辨率风场对2012年8月份台风过程下的浙江海域的海浪状况进行了数值模拟,与近岸观测站的风、浪资料进行了对比检验和误差分析,最后针对8月份"达维""海葵"及"布拉万"3个台风过程对浙江海域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风速验证结果显示2个站点ECMWF风速和观测风速的偏差分别为0.18、-0.34 m/s,平均绝对误差则为2.57、1.96m/s,均方根误差为3.40、2.65 m/s,与观测风速有较好的一致性.海浪验证结果显示8月份有效波高的相关系数在0.84以上;8月份发生的"达维""海葵"及"布拉万"3个台风期间的有效波高、波周期的模拟值与观测值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介于0.19~0.37 m、0.88~1.28 s,波向的平均绝对误差介于19.39°~37.65°,表明MASNUM海浪模式能够较好的再现浙江海域台风期间的海浪状况,能够较好模拟出浙江近海的最大波高.在数值模拟和实际观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对比分析表明:"海葵"台风期间,浙江外海有效波高的最大值达7.6 m,而"达维"和"布拉万"台风期间,数值显示最大有效波高分别为4.4、5.4 m.
吴欢汪一航滕涌江兴杰孙宝楠梅秋莹
关键词:海洋水文学台风过程有效波高
赤道太平洋西部的上层环流被引量:4
1994年
讨论了赤道太平洋西部的上层海洋环流、结果表明:(1)棉兰老涡气旋式环流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小。由于埃克曼抽吸作用,它是一个低盐冷涡;(2)对棉兰老岛—巴布亚新几内亚岛之间穿越流的观测表明:该断而北部(5°—6°N)的S向流是棉兰老海流的S向延伸;W向的巴布亚新几内亚沿岸潜流可达该断而的东南部门(2°N一2°S);北赤道逆流则在两者之间沿表层的盐度锋作E向流动。据此,赤道太平洋西部次表层盐度分布状况可得到圆满解释。关键词:
蒲书箴蒋松年
关键词:大洋环流上层环流
共85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