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赫鲁大学
- 作品数:97 被引量:70H指数:4
- 相关作者:谭中谢钢宋力吴展马京生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美国福特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我们在“西天取经”
- 2011年
- 2011年4月13-25日,由教育部国际司组团,并约请国家留学基金委秘书处、中国教育报刊社《中国教育报》、《神州学人》)等单位一行6人组成的出国留学综合政策调研组,
- 曹喆关雪松李灿郭翀李新吴顺绵
- 关键词:《中国教育报》出国留学教育报刊社基金委调研组
- 种族、族群和阶级:对三者交互关系的分析被引量:1
- 1995年
- 种族是生物学上的范畴,而种族主义则是以某些种族为劣等、其他种族为优等这样一种信念为基础而进行的压迫。族群(ethnicity)正越来越被认识为文化身份,并被认为是正面的。但是,以文化上的差异为根据的歧视依然存在。为了纠正概念上的这种偏颇,可以使用两对术语——种族主义/种族性和族群主义/族群性——来分指这些现象中各自的负面和正面。必须坚持区分种族和族群以及族群和民族。领土和文化结合,便有民族;而族群是二者分离的产物。种族的和族群的群体是有机的;而阶级是集合性的集体,其单元为个人。理论上,所有阶级的成员按与其总体规模的比例而存在于不同的种族/族群群体中,但阶级在这些群体中的实际分布情况却大为不同。这是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造成的,需要考察和阐明。
- T.K.奥门李贝贝李清华
- 关键词:种族主义族群性黑色人种白色人种黑种人白种人
- 雅克·勒高夫在印度——个人致敬
- 2023年
- 1988年2月,正值新德里冬去春来,百花齐放,在阳光的照耀下重新焕发生机,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大学(JNU)历史研究中心组织了一次关于新史学的国际研讨会。一个由著名历史学家组成的大型代表团从欧洲前来赴会,其中有莫里斯·艾马尔(Maurice Aymard)。
- 哈尔邦斯·穆基亚马烨昕(译)
- 关键词:新史学百花齐放
- 尼赫鲁对中国抗战的贡献被引量:3
- 2007年
- 尼赫鲁对中国抗战做出了重大贡献包括,谴责日本侵略中国,抨击蒋介石对日不抵抗,批判英国对日绥靖,倡导以实际行动支持中国抗战,访问浴血抗战的中国,身处逆境依旧不忘支持中国。尼赫鲁之所以同情和支持中国抗战,有其深刻而博大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渊源,即基于世界反帝反法西斯事业,基于中国在亚洲和世界的特殊地位,基于中国和印度之间的传统友谊,基于印度自身的利益。
- 尚劝余
- 关键词:尼赫鲁中国抗战
- 继承与发扬季羡林学术遗产进一步加强对中印文化的研究
- 2009年
- 我们加强对中印文化的研究,要学习季老深入钻研东方智慧宝库的精神,把他启动了的研究专题继承发扬,特别是对他所说的中印关系是"天设地造";如果没有中印文化交流,中国和印度都不会发展成今天这个样子;以及"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作更深刻的探讨。本文对这三个论点提出些初步看法。
- 谭中
- 关键词:真善美天人合一
- 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的危机
- 2024年
- 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带来了世界经济的“去分割”。“北方”的工资由于与“南方”的大量劳动力储备联系在一起而持续低迷,尽管经济活动从“北方”向“南方”转移,但这些储备本身仍在增长。同时,各地的劳动生产率都在提高。结果是,“剩余”在世界总产出中所占的比重增加,造成了生产过剩的趋势。这种趋势曾一度受到美国资产价格泡沫的抑制,现在表现为世界经济的长期停滞。新自由主义制度本身无法克服这种停滞,正在产生一种世界范围的法西斯主义倾向。
- 普拉巴特·帕特奈克周长民刘明明
- 关键词:新自由主义法西斯主义
- 世界社会形象——第三世界的观点
- 1984年
- 我们所熟悉的这个世界能否继续存在下去,并不很有把握。在这样一种时候来谈论'世界社会形象',似乎远了一点。其实,这是个紧急而重要的课题。因为要保证人类有较大的希望继续生存下去,并得以在一个较好的世界中生存,那就要求彼此心目中的当前和未来世界的形象完全一致;即使不能完全一致,至少也要互相有个确切的了解。在这个方面。
- 沙维帕利·戈帕勒李天
- 关键词:社会形象人均国民收入核化联合国机构
- 国大党是印度非暴力革命的先锋队
- 1986年
- 在讨论印度国大党的长期活动以前,我们必须明确说明这个党的性质。我们认为,国大党是印度人民的群众性反帝运动的领导者,它的活动主要就是开展这一运动。尽管国大党有许多弱点,但它不仅是反帝或民族解放斗争的象征,也是这一斗争的主要工具、组织者和代表者,而且直到印度独立为止一直处于这个地位。国大党领导的这场运动既有积极面也有消极面,但它是印度人民实际开展的、历史上确实存在的反帝运动。因此,
- 比潘.钱德拉陆年仪
- 关键词:国大党民族运动民族主义运动政治斗争群众运动
- 中国与印度:应对不断扩大的不对称
- 2015年
- 印度与中国是两个经济发展大国,近年来两国间经济发展差距增大,由于中印的崛起之路不尽相同,经济体发展的差异可以理解为不对称性问题,而非"强"和"弱"问题。双方逐渐扩大的不对称性影响了两国的相互政策,双方需要正视不对称扩大这一事实,避免错位的过激反应造成印中关系出现对抗,双方应该加强理解、扩大合作,让印度和中国一起去追求符合各自情况的发展道路,为21世纪的世界新秩序做出贡献。
- 斯瓦蓝·辛格胡潇文朱振明
- 中印安全合作与互信:过去与未来(英文)
- Mutual trust remains integration to evolving any inter-state security cooperation. But bulding mutual trust be...
- 斯瓦南·辛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