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
- 作品数:1,561 被引量:7,654H指数:41
- 相关作者:黄范章陈东琪樊彩跃白和金曾澜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重点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后奥运效应”不会影响中国经济基本面
- 2008年
- 2008年,是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之年,也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一轮周期性调整之年。进入后奥运时期,前奥运时期体育场馆和关联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的大规模投资需求。
- 王一鸣
- 关键词:经济基本面后奥运时期后奥运效应
- 完善保障性住房规划被引量:1
- 2013年
- 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应与城市总体规划、产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衔接,从而实现保障性住房与周边区域功能协调、与配套设施衔接、与经济发展一致 大规模建设保障性住房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任务,
- 相伟
-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住房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经济社会发展
- 农业补贴政策的反思和建议被引量:3
- 2016年
- 新世纪以来,中央不断加大支农强农惠农力度,建立了以“四项补贴”和“三项价格支持(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目标价格)”为核心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2004-2014年,中央财政用于“四项补贴”的资金从146亿元增加到1681亿元,累计增长了10.5倍。
- 黄汉权
- 关键词:农业补贴政策中央财政最低收购价价格支持目标价格支农
- “双稳健政策”下的2005年宏观经济走势预测被引量:3
- 2005年
- 预计2004年中国宏观经济增长9.1%,比2003年小幅回落,实现稳健快速增长的调控目标,特别是在“有保有压”的稳健型宏观政策作用下,经济成功地避免了因投资过热而可能引起的大起大落,经济增长中的一些不健康、不稳定的因素得到了明显化解,同时,一些薄弱环节得到了明显加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2005年双稳健经济政策,实际是对2004年“有保有压”宏观调控政策的确认,并不意味着2005年宏观政策会加大紧缩力度。目前中国经济正在处于新一轮长期加速增长周期的第一次调整巩固期(或整固期)。我们相信,经过两年左右时间的整固,中国经济仍继续在新一轮快速增长周期的上升轨道运行。2005年将会实现8%~8.5%的稳健型增长,投资和出口增长将会明显放慢,通胀压力趋弱。2005年采取的“双稳健型”的宏观经济政策,将继续体现“有保有压”的原则,有紧有松,在方式上仍然是采取灵活“微调”的方式,在手段上将更加注重运用法律和市场手段,而且将注重结构优化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
- 关键词:中国经济宏观经济走势经济增长质量健康
- 对利用外资的几点建议被引量:3
- 2005年
- 王晓红
- 关键词:利用外资吸收外资国际产业分工外资总量经济结构入世后
- 实现宁波又好又快发展的新战略
- 2008年
- 由于国际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和国内经济周期性回调,我国经济正在由过去5年的“繁荣期”进入“调整期”。“调整期”的持续时间取决于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也取决于我们化解过去多年积累的矛盾和问题的能力。
- 王一鸣
- 关键词:经济周期持续时间繁荣期
- 京沪生产性服务业比较研究被引量:28
- 2009年
- 基于产业关联与空间分布的区域比较研究,探讨京沪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差异性。研究表明:①京沪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速度加快,金融业、交通运输业、房地产业是其主体;北京生产性服务业已步入发展成熟阶段,而上海尚处于发展起步阶段。②京沪第三产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最大,且呈现上升趋势;北京生产性服务业对服务经济的支撑作用突出,而上海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趋势更为明显。③京沪服务业对金融业的中间需求最大,但需求结构存在明显差异。④京沪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结构差异显著,北京制造业中间需求结构趋于高级化,而上海制造业对中间投入服务的消耗层次偏低。⑤京沪生产性服务业集中分布于中心区和近郊区,圈层衰减特征明显;不同行业乃至同一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空间分布特征均存在差异,但各行业空间集中与分散的变化趋势总体上存在一致性。
- 申玉铭邱灵尚于力任旺兵
-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
- 经济体制改革下一步着力点
- 2005年
- 改革和发展是当今中国的主流。当前宏观经济的紧缩政策是重要的,但从大的趋势来说是次主流,历史的方位要摆清楚,慎提“改革服从于宏观调控”之类的口号,这涉及到对中国大势的把握问题。
- 常修泽
- 关键词:经济体制宏观经济政府职能产权制度
- 工业信息化发展的思路与对策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工业信息化是工业化与信息化互动融合而离析出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工业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的基本形式。近年来,中国工业信息化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问题也比较突出。推进中国工业信息化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所以,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否则,就无法实现中国工业信息化的目标和任务。
- 李强
- 关键词:工业信息化
- 发展转型与改革攻坚——关于我国“十二五”规划的有关问题探讨
- 2010年
- 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将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升到一个新的阶段,靠增加要素投入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必将转化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新的增长方式,由注重财富的积累转向改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社会和谐模式,由重发展、轻改革转向通过改革攻坚来化解各种深层次的经济和社会矛盾。
- 左传长
- 关键词:改革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