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水利委员会中游水文水资源局 作品数:18 被引量:29 H指数:3 相关作者: 曹胜利 罗荣华 韩淑媛 田爱民 李玉珍 更多>> 相关机构: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黄委会山东水文水资源局 更多>> 相关领域: 水利工程 天文地球 环境科学与工程 经济管理 更多>>
榆林市水资源现状与发展对策探讨 被引量:4 2020年 陕西省榆林市属于资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结构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并存的地区,由于能源化工产业的高速发展,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同时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已经接近极限,解决的根本出路在于水权置换—黄河引水。在分析榆林市水资源状况和面临形势的基础上,对水权置换—黄河引水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惠波 苏佳园 惠露 田金梅 王腾 雷欣关键词:水资源 谈基建项目追踪审计 被引量:3 2002年 所谓基建项目追踪审计就是对一个基建项目的主过程进行审计。基建项目一次性投资大,影响大,它对事业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四川的虹桥事件还是长江的豆腐渣工程,事后调查它的每个程序都不同程度存在问题,说明从招投标、施工、竣工、决算等加强基建监管是非常必要的。而目前开展的基建项目的审计都是事后的某一方面的静态审计,所起的作用不够全面,不够大。而追踪审计则是将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起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刘后取关键词:审计内容 审计方法 审计人员 依法审计 浅析水文地质勘探内容及水文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生活质量要求不断提高,而水文地质勘探工作是其中最为重要环节之一。当前在国内许多地区都面临着较为严重的水资源问题。如何有效地处理好这些问题成为了当下最主要任务。由于受自然条件、地貌构造和... 邢西金 武晓梅 王凯关键词:水文地质勘探 水文技术 水资源开发 武大AiFlow视觉测流产品在黄河流域的应用研究 2024年 本文以黄河流域为例,通过使用武大AiFlow视觉测流产品开展了数据采集、处理、率定以及与转子流速仪、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coustic Doppler Current Profilers, ADCP)等常规设备的测流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工作,以此来检验武大AiFlow视觉测流产品在大江大河的适用性与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武大AiFlow视觉测流产品精度满足规范要求,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获取高精度的流量数据,从而实现对大型河流水文站的流量实时在线监测。 王海红 雷文祥 裴云 董胜虎 滑登 刘伟莉 王堃 陈华 王诚 李兰涛关键词:流量测验 比测分析 黄河中游水文测区雷达水位计使用研究与软件开发 2019年 雷达水位计在黄委中游测区的高含沙量、多漂浮物的河流上的应用,为黄河中游水文测区的水文监测工作提供了极大便利,而雷达水位计数据监控处理系统软件的开发,更是解决了雷达水位计监测数据密度大、数据检索困难的难题,在黄河中游水文测区使用雷达水位计进行水文监测工作中如虎添翼,效果大增. 常桂荣 田国强 常桂强关键词:水文监测 水文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思考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重工业、轻工业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城乡用水量不断增加,两者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随着重工业的发展,一些城市的工业废水排放量逐渐增加。同时,由于服务业的蓬勃发展,对水的需求翻了几番。然而,如果污水排放不能及... 武晓梅 邢西金 赵凝关键词:水文 可持续发展 水文测验中水事案件查处的探索与建议 被引量:2 2011年 黄河水文工作具有点多线长、人员分散的特点。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逐年实施和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展开,修桥、修路等大批基础设施工程影响水文站监测环境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工程的建设与水文设施和监测环境的保护产生了很大的矛盾。地方保护主义、行业保护等现象导致影响水文测报工作和损害水文工作切身利益的水事案件呈上升趋势,给水文部门工作带来较大影响,也给相关部门带来较大损失。本文着重就黄河中游水文测区近几年水事案件的类型、现状及今后应采取的对策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赵基元关键词:黄河中游 水文测验 案件查处 化学需氧量比测报告 化学需氧量作为指示水体有机污染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其测定结果的准确、可靠直接影响河流的水质评价.为保证黄河流域化学需氧量测定结果的准确性、一致性、可比性,组织了黄河流域黄委系统各监测中心实验室的化学需氧量比测实验.通过比... 韩淑媛 车中华 田爱民关键词:化学需氧量 氧化剂 水体有机污染 水质评价 黄河水体 文献传递 河湖长制与幸福河湖建设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设》提出了强化河湖长制的要求。基于此,展开相关的议题探讨尤为重要,它不仅关乎我们的当下,同样关乎我们的未来。因此,本文将以河湖长制当前存在的不足... 狄俊明 武晓梅黄河内蒙古段不同粒径泥沙输移能力变化分析 被引量:4 2015年 泥沙输移的效果不仅受水流和边界条件的影响,同时也取决于泥沙自身的特征,包括泥沙数量的多少和泥沙粒径的分布特征.以黄河内蒙古段1958-2013 年实测水文资料为依据,分别将巴彦高勒和头道拐断面作为内蒙古段上下游控制断面,将泥沙分为小于0. 010 mm、0. 010 ~0. 025 mm、0. 025 ~0. 050 mm、0. 050 ~0. 100 mm 及大于0. 100 mm 5 个粒径组,探讨了各粒径级泥沙在不同时期的输移能力.结果表明:①历年洪水过程中分组沙与全沙呈较好的正相关关系,粒径级0. 025 ~0. 050 mm 的泥沙输移对全沙的贡献最大,粗沙次之,贡献最小的为细沙;②水力条件改变时,巴彦高勒断面的河床冲淤调整较下游头道拐断面表现得更为明显,特别是在粒径小于0. 010 mm 的细沙输移能力变化方面,不过随着来水在年际间和年内趋于平均,细沙的输移变化也愈发均匀. 李学春 杨峰 李瑞关键词:输沙能力 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