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人类学研究所
- 作品数:20 被引量:83H指数:5
- 相关作者:杨清媚更多>>
- 相关机构:广西民族大学汉民族研究中心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中国农民守土与离土的博弈──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的启示被引量:14
- 2006年
- 本文对中国农民守土与离土的艰难选择进行了深入探析,并以法国农民的发展为借鉴,提出实现中国农民乡村生活城市化,是中国农民的新出路。
- 徐杰舜
- 关键词:中国农民守土博弈
- 从新村主义到新农村建设-中国农村建设思想史发展述略被引量:19
- 2008年
- 新农村建设思想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理论渊源。近百年来,中国的知识分子和政治家们对农村建设问题提出了各自的思想主张,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百年来中国农村建设思想史发展轨迹。
- 徐杰舜海路
- 关键词:新村主义乡村建设运动新农村建设
- 民族生活方式论被引量:5
- 2005年
- 世界各民族的生活方式与文化一样具有多样性。要理解什么是民族生活方式,必须首先理解什么是"生活方式"这一中心概念。影响民族生活方式主要有自然环境、文化、社会等诸因素;民族生活方式的类型可按民族觅食的生存方式和文化区进行分类。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研究民族生活方式,具有保护民族传统、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国际意义。
- 徐杰舜杨清媚
- 关键词:民族文化多样性经济全球化自然环境民族传统各民族文化区
- 中国人类学学科的恢复与发展被引量:5
- 2007年
- 中国人类学自1978年恢复以来,经过的起航——中国人类学会的成立、跨越——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家园——《广西民族大学学报》人类学专栏和平台——人类学高级论坛四个阶段。对这四个阶段的特点与标志进行了充分的概括,有助于理解与认识中国人类学近30年来的发展历程。
- 徐杰舜
- 关键词:中国人类学高级研讨班
- 论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被引量:12
- 2007年
- 中华民族的认同基本上停留在文化和学术的层面上。当今中国"国权"和"族权"应该统一,现在已经到了确立中华民族是"国族"地位的时候了。族群概念的引入和应用是民族认同与国家建构对立统一、确立中华民族是"国族"地位的理论基石。从多元走向一体是中国各民族互动、整合和认同的历史趋势。中国各民族面对全球化挑战的最佳民族认同就是中华民族。
- 徐杰舜
- 关键词: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民族族群
- 乡村文化是非物质文化保护的重点(提要)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征1、本土性。本土,这是指的是生存根基和空间范围。从本源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自外传入的文化"养子",而是一定地域空间中土生土长的文化"亲子",是特定历史环境遗存的结果,是"本地人"的文化创造...
- 徐杰舜
- 文献传递
- 结构与过程:再论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被引量:10
- 2008年
- 费孝通的多元一体论是中国人类学、民族学整体性宏观研究的典范,是中国话语的具有国际意义和价值的创新之作。但是,20年来却一直处于共识与分歧并行的态势,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多元一体理论内涵的本质是一种结构论,如果能加上从多元走向一体过程论的诠释和解读,一些不理解和质疑就可能迎刃而解。面对全球化,在"属于中国的就是属于世界的"这个事实面前,中国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可能单独面对世界、面对全球化,而只有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建构相匹配的中华民族,才能面对世界、面对全球化。正是属于中华民族的就是属于中国的,这也是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的真正意义之所在。
- 徐杰舜
- 关键词: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结构论过程论
- 族群特征与社会发展诉求——以广西柳城县大安村的平话人与客家人为例被引量:1
- 2007年
- 现代化进程中的族群特征仍然保持着某些历史的传统,但都面临着全球化、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带来的各种问题,演生出丰富多彩的乡村次文化。乡村中的村民存在着信息获取困难、融资通渠道狭窄和承担风险能力小三大障碍。而目前还没有一个组织机构能够排除这三大障碍。基层组织目前履行的职能只是在一定的程度上解决了其中的某些问题,总体上未能系统地解决。
- 徐杰舜覃锐钧
- 关键词:平话人客家人
- 科研方略论被引量:3
- 2007年
- 科研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其洞察力、感悟力、理论思维能力、田野能力和创新能力。而多读书、重方法、善交流、建团队、深挖井是培养和锻炼这六方面能力的重要途径。
- 徐杰舜
- 关键词:方略
- 人类学家的田野,让村民自己打开眼睛——罗康隆教授访谈录
- 2008年
- 徐杰舜
- 关键词:人类学家访谈录眼睛村民民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