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口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 作品数:148 被引量:279H指数:8
- 相关作者:付作民陈俊卿蒋公社徐丛亮高振斌更多>>
- 相关机构: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华东师范大学山东水文水资源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黄河口汊1—汊2河段河势治理分析
- 2010年
- 为了解决黄河河势图无法反映水面下河槽形态变化和统测断面无法反映断面间河道形态演变的局限,采用河槽剖面形态沿程监测的方法分析了黄河口汊1—汊2河段河槽剖面形态沿程演变与水流动力作用的特点,确定了护岸建筑物的设计方案。河槽剖面形态沿程监测的作用巨大,有必要对黄河下游河槽或重点河段实施加密断面测量,分析河槽水流动力作用及河槽形态变化。
- 岳成鲲崔玉刚徐丛亮李永军王福恩
- 关键词:河道整治黄河口
- 黄河三角洲飞雁滩海岸的侵蚀机理和防护工程探讨
- 飞雁滩海域是1964~1976年黄河刁口河流路入海区域.根据地形和断面水深监测资料,阐述了该岸段流路废弃后的岸滩侵蚀特征和地貌变化,结合波、流动力的对应分析认为,波浪以掀沙为主,潮流以输沙为主,波浪和潮流的联合作用是飞雁...
- 陈沈良张国安张建华徐丛亮
- 关键词:海岸侵蚀波浪
- 文献传递
- 浅谈黄河水文特征对河口海岸的影响
- 2017年
- 本文将选择黄河口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黄河口水文特征的变化规律展开分析,并对黄河水文特征对河口海岸的影响进行阐述。
- 刘夙睿弥尚岭苟明凯
- 关键词:河口海岸
- 小浪底调控对黄河口冲淤变化的影响机制被引量:3
- 2013年
- 通过天然水沙和调水调沙环境下黄河口冲淤变化的对比分析,探讨小浪底对黄河口冲淤变化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造陆面积与黄河来水来沙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小浪底的调控作用改善了黄河来水来沙条件,使黄河口迅速由蚀退状态转为淤积状态,沙嘴以0.9km/a的速率迅速延伸,小浪底调控初期(2003-2006年)的造陆速率是天然水沙条件下(1977-1989年)的1.34倍,每1×108 t泥沙的沙嘴延伸长度则为2.9倍;为使黄河口朝良性方向发展,小浪底在运行中应控制利津站的水沙比在0.02t/m3左右,来沙系数稳定在0.01~0.015(kg·s)/m6,即至少保证径流量2×1010 m3,输沙量(3~4)×108 t,含沙量6.34~9.52kg/m3。
- 姚前前李新举于泓王雪峰高国勇黄晓娜
- 关键词:冲淤变化调水调沙来沙系数
- 黄河河口段河道在小浪底水库运用后的冲淤变化被引量:3
- 2018年
- 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主要表现为流路的淤积延伸与改道。本文根据多年的河道断面实测资料,结合小浪底水库运用以来水量、沙量的变化,分析了黄河河道清4——汊3河段的冲淤演变过程,可为黄河三角洲地区分析研究淤积问题提供参考。
- 李小娟王光涛高洁
- 关键词:河道冲淤小浪底水库
- 非接触式超声波水位计常见故障与排除
- 2010年
- 利用非接触超声测距原理来实现水位自动检测技术,已被水文界公认为是一种追好的方法之一。1998年"三江"大水过后,国家加大了对水文设施设备改造的专项投资力度,通过近几年的科技创新、技术改造,一批新仪器新技术在黄河水文站得到广泛应用,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测验精度。以HW-1000C型非接触式超声波水位计为重点,对自己水位计的前端机与后端机的常见故障进行了分系,并针对故障原因提出了解决的措施,对做好水情自动传输与接收系统的故障排除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 蒋公社赵洪福安鹏弥尚岭殷际磊
- 一种便捷式水文水资源勘测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资源勘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便捷式水文水资源勘测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设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设置于固定板的顶部的限位框,所述限位框的内左侧壁上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远离限位框内右侧...
- 杨金荣李少鹏王琪殷冰冰郭家慧姜苗苗马骁姜蕾冯浩
- 水文水资源管理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的水利工程也得到了发展。水利工程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随着水利工程的建设数量越来越多,水资源管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将针对水文水资源管理的应用价值、水文水资源管理中存在...
- 王琪王圣草
- 关键词:水文水资源水利工程
- 文献传递
- 黄河下游河道淤积断面测验方法分析研究
- 新形势下对水文测验技术、数据获取时效性和数据精度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测验方法、全站仪测验方法人员劳动强度高,工作量大,测验精度和速率较低,逐渐被GPS和测深仪测验方法所取代。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和无人船搭载GPS和测深仪的...
- 白炜刘喆
- 关键词:断面测量GPS测深仪无人机
- 黄河三角洲飞雁滩海岸的侵蚀及机理被引量:46
- 2005年
- 飞雁滩海域是1964—1976年黄河刁口河流路入海区域。根据地形和断面水深监测资料,阐述了该岸段流路废弃后的岸滩侵蚀特征和地貌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刁口河流路废弃后飞雁滩海岸向海凸出的地形特征,是造成该岸段强烈侵蚀的重要原因。进一步结合波、流动力的对应分析认为,波浪以掀沙为主,潮流以输沙为主,波浪和潮流的联合作用是飞雁滩海岸侵蚀的主要动力机制,其中潮流主要通过余流携沙外输,造成近岸泥沙亏损。
- 陈沈良张国安陈小英张建华徐丛亮
- 关键词:海岸侵蚀波浪黄河三角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