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应用化学系

作品数:545 被引量:4,370H指数:33
相关作者:郑忠程飞林伦民黄玉秀吴奇藩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化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02篇期刊文章
  • 3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6篇理学
  • 157篇化学工程
  • 8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7篇轻工技术与工...
  • 28篇冶金工程
  • 24篇生物学
  • 19篇一般工业技术
  • 16篇金属学及工艺
  • 11篇电气工程
  • 8篇农业科学
  • 6篇天文地球
  • 6篇医药卫生
  • 5篇电子电信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建筑科学
  • 3篇文化科学
  • 3篇历史地理
  • 2篇矿业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63篇催化
  • 34篇催化剂
  • 33篇离子
  • 30篇萃取
  • 25篇废水
  • 23篇水处理
  • 23篇纳米
  • 23篇光催化
  • 20篇活性剂
  • 20篇表面活性
  • 20篇表面活性剂
  • 19篇金属
  • 18篇卟啉
  • 17篇色谱
  • 17篇废水处理
  • 16篇配合物
  • 15篇电化学
  • 15篇电极
  • 15篇降解
  • 14篇电镀

机构

  • 539篇华南理工大学
  • 35篇中国科学院
  • 30篇中山大学
  • 11篇华南师范大学
  • 6篇江西省分析测...
  • 6篇青蛙王子(中...
  • 4篇华南农业大学
  • 4篇吉林师范大学
  • 4篇中南工业大学
  • 4篇香港科技大学
  • 4篇广州市尊爱日...
  • 3篇广东食品药品...
  • 3篇茂名学院
  • 3篇兰州大学
  • 3篇西北大学
  • 2篇广东轻工职业...
  • 2篇长沙矿冶研究...
  • 2篇广东工业大学
  • 2篇广东省生态环...
  • 2篇广东化工制药...

作者

  • 70篇古国榜
  • 37篇钟振声
  • 36篇党志
  • 34篇廖世军
  • 27篇黄少斌
  • 26篇柳松
  • 20篇郑忠
  • 19篇傅建龙
  • 16篇曾振欧
  • 16篇胡希明
  • 16篇杨兆禧
  • 15篇黄锦汪
  • 15篇郭璇华
  • 15篇计亮年
  • 15篇林伦民
  • 14篇肖士民
  • 14篇黄玉秀
  • 14篇曾汉维
  • 13篇焦向东
  • 13篇吴奇藩

传媒

  • 98篇华南理工大学...
  • 27篇广东化工
  • 12篇高等学校化学...
  • 12篇广州化工
  • 11篇精细化工
  • 10篇化学通报
  • 9篇分析测试学报
  • 8篇分析化学
  • 8篇电镀与涂饰
  • 8篇贵金属
  • 7篇化学试剂
  • 6篇环境科学与技...
  • 6篇理化检验(化...
  • 6篇有机化学
  • 5篇材料保护
  • 5篇化学研究与应...
  • 5篇稀有金属
  • 5篇中国有色金属...
  • 5篇广州食品工业...
  • 5篇中国环境监测

年份

  • 3篇2015
  • 6篇2014
  • 6篇2012
  • 6篇2011
  • 9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 7篇2006
  • 34篇2005
  • 75篇2004
  • 55篇2003
  • 44篇2002
  • 34篇2001
  • 25篇2000
  • 30篇1999
  • 43篇1998
  • 43篇1997
  • 14篇1996
  • 20篇1995
5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协同效应在WO型微乳液中的作用
1991年
本文通过拟三元相图、增溶、电导和表面张力测定等方法,研究了烷基羧酸盐(CnH_(2n+1)COONa)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复配在正戊醇存在下对煤油—水体系W/O型微乳液形成的协同效应,发现在整个复配范围内同时出现协同效应和反协同效应。而且,发生协同效应的复配范围是在羧酸盐的高比例区,此时,体系的W/O型微乳区域面积扩大。
林永平郑忠
关键词:微乳液表面活性剂
功率超声应用于有机污染物降解的研究概况被引量:10
2005年
功率超声是一项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新型技术。本文介绍了功率超声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原理:声空化理论及功率超声降解过程中导致有机物分解的三个主要机理,即高温热解机理、OH自由基氧化机理以及超临界水氧化机理。并系统地介绍了挥发性及难挥发性有机物应用功率超声降解时,在不同降解机理影响下的处理效果。文章同时介绍了影响超声降解的一些重要的物理、化学因素。最后提到目前超声降解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谢家声肖士民曹人平
关键词:功率超声有机污染物降解
石油亚砜从酸性硫脲浸金液中萃取Au(Ⅰ)的性能及机理被引量:7
1992年
本文探讨了各种主要因素对石油亚砜从酸性硫脲浸金液中萃取Au(Ⅰ)的影响、用亚硫酸钠溶液从萃Au(Ⅰ)有机相中反萃Au(Ⅰ)的可能性,以及在酸性硫脲介质中亚砜萃取Au(Ⅰ)的机理。
徐悦华程飞古国榜
关键词:溶剂萃取亚砜硫脲
三氟化硼催化合成烯丙基缩水甘油醚
2004年
徐梦漪林东恩钟振声
关键词:三氟化硼催化合成烯丙基缩水甘油醚表面活性剂中间体环氧氯丙烷
神经网络在橡胶硫化温度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0
1998年
本文针对难以通过在线测温实现等效硫化控制的情况,在确定硫化条件的直接测温实验基础上,提出了用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实际生产过程中硫化制品内部温度的方法.在该方法中将所测温度值作为样本提供给神经网络学习,温度采集时刻及易测外部温度作为网络输入,输出值则是在硫化时制品难测温点处不同时刻的内温.神经网络通过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网络输出的温度值将成为等效硫化计算和硫化质量智能控制的有价值的依据.
黄茜潘丹肖诗铁张海罗干英
关键词:神经网络硫化橡胶
干湿循环法制备抗菌性 5A 沸石被引量:20
1998年
本文探索了制备抗菌性沸石的新方法———干湿循环处理法,采用5A沸石分别与抗菌性离子Zn2+、Ag+、Cu2+的溶液进行干湿循环处理,制备抗菌性5A沸石。研究了反应条件,如温度、浓度、循环次数对沸石中抗菌性离子含量的影响,找出了最佳反应条件。测试了抗菌性5A沸石的耐洗涤性能和抗菌性5A沸石对黑曲霉菌、大肠杆菌及嗜热脂肪芽胞杆菌的抗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干湿循环法制备抗菌性沸石,具有抗菌性离子含量多,抗菌性能好,方法简便,反应时间短,节约原料等优点。
肖士民张震柯敏静胡纪华郑忠章莉娟
关键词:沸石抗菌材料
金属酶模拟活性材料的微波诱导合成及性能研究被引量:4
1998年
金属酶模拟活性材料的微波诱导合成及性能研究1)胡希明黄剑刘海洋(华南理工大学应用化学系广州510641)黄仲涛(华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系广州510641)赖声礼(华南理工大学电子通讯工程系广州510641)关键词金属卟啉层状锑磷酸微波诱导嵌接合成分类号...
胡希明黄剑刘海洋黄仲涛赖声礼
关键词:单加氧酶P-450TPP
天然地质样品有机质组成对菲吸附-解吸的影响被引量:13
2004年
以2种有机碳含量、结构和性质都相差较大的天然样品Chelsea土壤和Paxton页岩为吸附剂,以菲为吸附质进行一系列的吸附-解吸实验。结果显示,当土壤有机质是以腐殖酸为主时(Chelsea土壤),样品对疏水性有机化合物的吸附很容易达到平衡,解吸与吸附之间的滞后现象不是很明显。相反,对以干酪根为主要组成的Paxton页岩样品,吸附与解吸之间有明显滞后现象发生,吸附与解吸是一个完全不可逆过程。这说明土壤有机质组成和结构上的差异可能会成为决定有机污染物环境行为的主要因素。
党志黄伟林彭平安
2,4-二氟溴苯的合成方法的改进被引量:2
1995年
2,4-二氟溴苯的合成方法的改进傅建龙,丁光月(华南理工大学应用化学系,广州510641)2,4-二氟溴苯是合成高效抗真菌新药氟康唑的原料之一[1,2],其合成方法主要包括间二氟苯直接澳化制备[2,3]和2,4-二氯苯胺经重氮化然后溴代来制备[3]。...
傅建龙丁光月
以乙酸钠、丙酸钠为碳源的活性污泥合成聚羟基脂肪酸酯的结构分析(英文)被引量:1
2003年
聚羟基脂肪酸酯(Polyhydroxyalkanoates,PHAs)是临时储藏于活性污泥的微生物体内的能量和碳源聚合物,是完全可生物降解的热塑性塑料。为了研究碳源对PHAs结构的影响,本文采用乙酸钠、丙酸钠为碳源在厌氧条件下培养活性污泥得到2种不同的PHAs样品,通过~1H NMR、^(13)NMR和GC-MS谱图确定其组成和比例:以乙酸钠培养活性污泥得到PHAs样品的单体组成以3-羟基丁酸酯(3-hydroxybutyrate,3HB)为主,x(3HB)/x(3HV)(3-hydroxyvalerate,3-羟基戊酸酯)为93.91:6.09;以丙酸钠培养活性污泥得到PHAs样品的单体组成主要以3HV为主,除3HB、3HV外,另外还有2-甲基-3-羟基丁酸酯(2-methyl-3-hydroxybutyrate,2M3HB)和2-甲基-3-羟基戊酸酯(2-methyl-3-hydroxyvalerate,2M3HV),3HB/3HV/2M3HB/2M3HV的摩尔比为28.66:63.13:2.55:5.66。由此可见采用不同碳源培养活性污泥所得到的PHAs的单体组成是不同的。
林东恩张逸伟孙东成沈家瑞
关键词:聚羟基脂肪酸酯可生物降解塑料活性污泥
共5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