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环境工程系
- 作品数:59 被引量:384H指数:11
- 相关作者:董仲珍卜晶晶更多>>
- 相关机构:南昌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鄱阳湖环境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昌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昌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鄱阳湖环境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建筑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低温下沉水植物塘对农村污染水体的净化作用被引量:6
- 2012年
- 通过4种常见的沉水植物与基质组成的水生植物塘系统对模拟的农村污染水体进行净化处理,分析不同沉水植物在低温下的净化能力.结果表明:4种沉水植物对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均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对TP和COD的去除率在80%以上,其中黑藻和金鱼藻对TP的去除率达到了97%;对氮的去除较明显,对总氮(TN)的去除率在54.27%~77.45%之间,对NH3-N的去除率在47.26%~60.79%;对营养物质的去除速率较快,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2~3天.总体上看,低温下金鱼藻和黑藻对农村污染水体的净化作用较好,可作为沉水植物处理农村污染水体的优选物种.
- 邹国林王全金朱平宋嘉俊熊伟
- 关键词:藻类植物水环境化学需氧量氨氮
- 鄱阳湖沉积物和水界面磷的交换通量被引量:16
- 2017年
- 采用扩散模型法与实验培养法对鄱阳湖沉积物和水界面间可溶性总磷和可溶性磷酸盐的界面交换过程进行研究,并探讨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利用2种方法得到鄱阳湖各站点可溶性总磷和可溶性磷酸盐在沉积物与水界面间的交换方向不完全相同,大部分站点沉积物是磷的源,其中,利用扩散模型法估算的可溶性总磷和可溶性磷酸盐平均扩散通量分别为0.052和0.047 mg/(m^2·d),而实验培养法测得可溶性总磷和可溶性磷酸盐的平均交换通量则分别为0.25和0.24 mg/(m^2·d),且各站点利用扩散模型法测得磷的交换通量均小于实验培养法的计算结果.此外,上覆水溶解氧浓度及水体温度对可溶性总磷和可溶性磷酸盐的交换过程均具有一定的影响,表现为温度越高,溶解氧浓度越小,可溶性总磷和可溶性磷酸盐的交换越强烈.
- 向速林陶术平吴代赦
- 关键词:鄱阳湖磷交换通量
- 赣江尾闾区农业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估算被引量:3
- 2012年
- 为了研究农业非点源污染对鄱阳湖水质的影响,选择鄱阳湖尾闾区典型的粮田和菜地作为研究区,通过室内分析和现场监测相结合,利用SCS模型估算了赣江下游尾闾区次降雨径流量及氮、磷输出负荷。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湿润情况及土地利用类型对降雨径流量均有一定的影响,在土壤干旱与湿润情况下,菜地的径流量均小于粮田的径流量;在土壤为湿润状况下,氮、磷输出负荷明显高于干旱土壤的输出负荷,而且菜地中不同形态的氮、磷输出负荷均略高于粮田的中氮、磷输出负荷。
- 向速林
- 关键词:降雨径流土地利用类型SCS模型
- 太湖东部湖湾大型水生植物分布对水质的影响被引量:22
- 2014年
- 调查了太湖东部湖湾(贡湖湾、光福湾、渔洋湾)秋季沉水与浮叶植物的种类组成、覆盖度及水体理化性质,分析了大型水生植物的生长与分布对湖水总氮、总磷、透明度与叶绿素(Chl-a)等水质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太湖东部不同湖湾大型水生植物的分布状况具有明显差异,其分布频度在4.8%~95.2%,并以马来眼子菜分布频度最高.大型水生植物的生长对水体营养盐含量、理化因子等具有较为明显的影响,水生植物生长区湖水不同形态营养盐含量均低于无水生植物生长区,其总氮与总磷平均含量分别低约39%与51%.此外,蓝藻水华首先会在有水生植物生长的区域堆积,且沉水植物生长优势区蓝藻水华堆积程度要高于浮叶植物生长优势区,表现为该区域Chl-a平均浓度最高,达11.15μg/L,而浮叶植物区Chl-a平均浓度为9.98μg/L,无水生植物区的水华堆积程度最低,其Chl-a平均浓度为7.19μg/L.因此,针对不同水生植物生长区,其水体富营养化治理策略亦不同.
- 向速林朱梦圆朱广伟许海
- 关键词:沉水植物营养盐
- 滨岸带水华堆积与消散特征及其营养盐效应被引量:4
- 2018年
- 为了解滨岸带植被、地形等地貌要素对蓝藻水华堆积及消散过程的影响,在太湖滨岸带设置不同形式的围格和植被实验区,通过逐日监测水体叶绿素a(Chl-a)的消长过程及同步营养盐变化,研究夏季蓝藻水华在湖泊滨岸带堆积与消散特征和营养盐效应.结果表明,滨岸带的地形地貌及植被状况对蓝藻水华的堆积程度及消散过程影响较大,软围隔营造的滨岸带静水环境,以及不同植被所形成的不同滞水区,显著加剧了蓝藻水华的局部堆积,从岸边挺水和浮叶植被区到开敞水域对照区,蓝藻水华的堆积程度依次递减;近岸挺水和浮叶植被区蓝藻水华堆积最严重,堆积时间最早,持续时间长;蓝藻水华堆积对营养盐等水质指标影响极大,堆积严重时该区域Chl-a含量达到了457.42μg/L,总氮(TN)达到11.04mg/L,总磷(TP)达到1.32mg/L;橡胶围格内浮叶植物区藻类堆积程度与近岸区类似,而浮叶植物与沉水植物混合区藻类堆积程度低于单一浮叶植物区;水体围隔能够加剧蓝藻水华的堆积,没有围隔的浮叶植物区藻类堆积程度最低.在蓝藻水华堆积过程中,蓝藻细胞仍在继续增殖,水体Chl-a仍会明显增加,而同期的水体营养盐的增幅小于Chl-a,甚至随着藻类生长消耗及生态系统的脱氮效应,溶解态氮磷下降明显.蓝藻水华消散过程中,TN、TP与Chl-a同步下降,但藻体中的氮磷释放到水中,导致堆积区的溶解态氮、磷有所增加,显示出明显的营养盐效应.本研究定量刻画了蓝藻水华局部堆积并快速致灾的地形地貌要素特点,揭示了蓝藻水华的水质与生态效应,为科学评估富营养化水体蓝藻水华的生态灾害风险提供科学依据.
- 蔡琳琳朱广伟刘俊伟向速林刘军常邦华戴昕郭燕
- 关键词:蓝藻水华滨岸带水生植物营养盐
- 赣江尾闾区农田沟渠径流中氮磷负荷与迁移特征被引量:7
- 2012年
- 为定量研究农田径流中氮磷负荷,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赣江尾闾区休耕期农田沟渠径流中氮、磷含量水平及其迁移特征。结果表明,农田沟渠径流中总氮(TN)、总磷(TP)含量均值分别为1.177mg/L、0.044mg/L,与同时期下游河渠水体中氮、磷含量(TN为0.936mg/L,TP为0.032mg/L)相比,农田沟渠径流中氮、磷含量较高,对河渠水体中氮、磷含量水平具有重要贡献;在沿程变化上,其含量虽然有起伏变化,但总的趋势为沿程下降。农田沟渠系统对氮磷均有一定的截留去除效果。
- 向速林王全金徐刘凯聂发辉
- 关键词:氮磷负荷
- 应用输出系数模型估算赣江下游非点源污染负荷被引量:13
- 2011年
- 为了对赣江流域非点源污染排放负荷进行宏观评估,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改进的输出系数模型。通过分析赣江下游地区土地利用、农业人口和畜禽养殖等基础资料,确定了赣江下游各污染源产生的污染负荷量,并通过峡江和外洲两个水文控制站的实测数据,确定了赣江下游流域污染物迁移过程中的降雨影响系数和流域损失系数。用建立的模型计算了赣江下游非点源N、P污染负荷模拟值,并与实测污染负荷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模型模拟精度较好,适合用于区域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
- 王全金徐刘凯向速林邹国林
- 关键词:非点源污染输出系数模型
- 废弃印刷线路板的湿式破碎行为
- 是废弃线路板资源化处理技术的关键环节。针对传统常温干法破碎过程中产牛粉尘等的二次污染问题,采用以水为介质的湿法冲击式破碎机对废弃线路板进行破碎研究。设计破碎机腔,并对物料颗粒在冲击过程中进行受力分析,确定该冲击破碎机的工...
- 董仲珍吴彩斌卜晶晶
- 关键词:废弃线路板受力分析
- 活性炭-纳米二氧化钛电解染料废水基础研究被引量:4
- 2006年
- 采用吸附、焙烧法制备了活性炭-纳米二氧化钛催化剂,对染料溶液进行了电催化氧化降解规律的研究,通过正交试验比较了各因素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二氧化钛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显著,该工艺能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去除机制主要是电致H2O2和羟基自由基(.OH)对有机物的氧化、降解。以水杨酸为探针性物质,推测出电催化氧化过程中羟基自由基的产生。
- 刘占孟向速林胡艳芳
- 关键词:二氧化钛电催化氧化染料废水羟基自由基
- 基于膜吸收法的燃煤烟气CO_2吸收液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在中空纤维膜接触器试验台上利用模拟烟气进行了解吸前后吸收液对CO2的吸收试验,采用MEA水溶液作为吸收液,考察了不同吸收液浓度、解吸时间、吸收液流速对传质速率的影响以及解吸后不同浓度下吸收液CO2负荷的变化。结果表明,解吸后吸收液的吸收能力要低于新鲜吸收液,而延长解吸时间有利于吸收液的解吸,并且当吸收液解吸时间较长时或吸收液浓度较高时,解吸后吸收液具有较好的吸收能力。
- 张卫风王秋华方梦祥骆仲泱岑可法
- 关键词:环境工程膜吸收法脱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