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

作品数:725 被引量:1,355H指数:17
相关作者:曾海军张国祺余平刘朝霞成穷更多>>
相关机构:闽江学院法学院南开大学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社会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658篇期刊文章
  • 2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87篇哲学宗教
  • 58篇社会学
  • 39篇文化科学
  • 34篇政治法律
  • 26篇文学
  • 25篇经济管理
  • 16篇艺术
  • 15篇历史地理
  • 9篇自然科学总论
  • 8篇语言文字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5篇哲学
  • 42篇主义
  • 35篇儒学
  • 32篇儒家
  • 25篇社会
  • 25篇文化
  • 25篇黑格尔
  • 23篇现象学
  • 22篇形而上学
  • 19篇道德
  • 19篇孔子
  • 18篇认识论
  • 17篇多德
  • 17篇亚里士多德
  • 17篇辩证
  • 17篇辩证法
  • 16篇生活儒学
  • 15篇审美
  • 14篇中国哲学
  • 10篇道家

机构

  • 681篇四川大学
  • 5篇四川省社会科...
  • 3篇南开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成都信息工程...
  • 2篇衢州学院
  • 2篇西南财经大学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闽江学院
  • 2篇西南民族大学
  • 2篇四川省民族研...
  • 2篇四川省委党校
  • 2篇四川省直机关...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黎明职业大学
  • 1篇成都大学
  • 1篇海南大学

作者

  • 71篇黄玉顺
  • 33篇曾海军
  • 22篇余平
  • 18篇成穷
  • 17篇刘朝霞
  • 17篇丁三东
  • 16篇黎永泰
  • 15篇冉昌光
  • 14篇贾顺先
  • 14篇陆沉
  • 12篇丁纪
  • 12篇梁中和
  • 11篇刘莘
  • 11篇余玥
  • 11篇徐召清
  • 10篇黄德昌
  • 10篇张国祺
  • 8篇徐开来
  • 8篇麻尧宾
  • 8篇陈昌文

传媒

  • 82篇四川大学学报...
  • 53篇社会科学研究
  • 34篇天府新论
  • 26篇宗教学研究
  • 24篇西南民族大学...
  • 23篇哲学动态
  • 21篇哲学研究
  • 15篇毛泽东思想研...
  • 11篇西南民族学院...
  • 11篇世界哲学
  • 10篇美与时代(美...
  • 9篇中华文化论坛
  • 8篇中国社会科学...
  • 8篇宜宾学院学报
  • 7篇周易研究
  • 7篇学术界
  • 7篇现代哲学
  • 7篇康定民族师范...
  • 6篇中州学刊
  • 6篇中国哲学史

年份

  • 7篇2024
  • 34篇2023
  • 42篇2022
  • 23篇2021
  • 20篇2020
  • 18篇2019
  • 23篇2018
  • 21篇2017
  • 18篇2016
  • 10篇2015
  • 19篇2014
  • 16篇2013
  • 14篇2012
  • 7篇2011
  • 13篇2010
  • 32篇2009
  • 37篇2008
  • 41篇2007
  • 17篇2006
  • 24篇2005
7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新探索——评《论马克思主义哲学逻辑结构》
1990年
一种哲学理论的体系是它的内容的逻辑结构,也就是说,体系是内容的逻辑,它表现内容。一个严密的、科学的体系,常常成为某种哲学理论趋于成熟的外部标志,并且构成评估这个理论的必要标准。陆发苍同志著的《论马克思主义哲学逻辑结构》一书,以多年潜心的探索向读者展示了自己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独特理解。
张国祺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逻辑结构哲学理论
论中世纪哲学中的光照论及其意义被引量:4
2005年
光照论是中世纪哲学基于基督教信仰之下的一种独特的知识论,是柏拉图的理念论和新柏拉图主义的流溢说在认识领域的逻辑延伸,其主要目的是论证人的知识的可靠性和确定性。它着眼于强调人的精神的主动性,是近代唯理论和先验论哲学的先驱。光照论所揭示的柏拉图-奥古斯丁主义和亚里士多德-托马斯主义在知识论上的不同立场,最终导致的是对上帝(神学)的两种不同态度,即我们的知识是参与到世界和上帝的知识之中,还是必须与此相反,通过从外面去研究世界而认识上帝。
溥林
关键词:光照天赋先验
论《新唯识论》与《成唯识论》被引量:1
2007年
熊十力作《新唯识论》开中国哲学家建立自己哲学体系著作的先河,同时熊子对佛家尤其唯识家的批评甚至否定,以及后者对熊子的群起反驳,又引发了一桩学术公案。熊子的批评有哪些道理,他的否定又是否妥当,就正是本文探讨的主题。本文原则上赞成熊子的批评,但不同意他的否定,认为这正好体现了他的局限,也正是由于这个局限终使他不能作出《量论》。
陆沉
关键词:《成唯识论》唯识学量论
从概念到观念的转换——对陈少明“做中国哲学”的思考
2023年
“做中国哲学”无论“识人”“说事”还是“观物”,都不再以概念为中心,而关注镶嵌于生活经验中的思想观念。现代学者以各自不同的研究方式,反对西方哲学以概念或范畴为中心的系统建构。陈少明先生提出精神现象之“物”,其客观性出自于物,而同一性则出自精神,观物走上了形上学的道路。不再以概念或范畴为中心的主张,而明确转换为以观念为中心,其旨趣仍然是方法论意义上的:一方面可以沟通古今,另一方面有利于沟通现代学者之间不同的研究方式,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国哲学的创作。
曾海军
关键词:中国哲学
简论社会主义社会矛盾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
1992年
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为一项全新的事业,它对于中国人民来说还是陌生的。究竟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什么、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该怎样走?毛泽东早在当时那个时代就作了一些初步探索,一直到后来他对社会主义辩证法的研究,都是始终以认识、掌握社会主义历史时期的社会矛盾及其运动的特点为中心,以正确区分和处理社会主义国家的各种具体矛盾为任务,从而达到促进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前进的目的。他始终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是存在矛盾的。
曹萍
关键词: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社会主义辩证法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论“做中国哲学”的时代意义
2018年
一种哲学作品读起来未必是"最哲学"的,也未必是"最中国"的,却是"最中国哲学"的,这种意义必定具有时代性。而这种哲学作品以"做哲学"为其创作的主张,不但能鲜明地与之前的哲学活动相区分,乃至使其更像是被哲学所做,则这种时代意义进一步显示出来。
曾海军
社会评价主体文化心理的历史考察
2006年
代表一个社会作出社会评价的总是以一定社会形式组织起来的人,且主要是那些被授予社会评价能力的国家机关、政府、领导、权威人士等。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一定的社会文化决定了一定社会人们的文化心理特征,而这些特征所反映的正是该社会的社会评价主体的主体意识及其地位,从而决定了该社会的社会评价。通过对社会评价主体文化心理形态的历史考察可以揭示社会评价主体的主体意识觉醒程度和地位的历史变迁;以史为鉴,从人自身和社会历史发展的高度反思现代社会的社会评价主体特征与价值取向。
古琳葛豫
关键词:社会评价文化以人为本
论科学解释的基本要求——兼评亨普尔的科学解释理论
1988年
据有人估计,西方近三十年来发表的有关科学解释问题的文献,至少有75%可以看成是对逻辑经验主义晚期代表人物亨普尔关于这个问题的一系列研究成果的不同反映。因此,我们选择亨普尔的科学解释理论为参照系,讨论关于科学解释的基本要求这个课题。 亨普尔关于科学解释的理论。
王建军
关键词:亨普尔逻辑经验主义参照系
“儒学”与“仁学”及“生活儒学”问题——与李幼蒸先生商榷被引量:7
2008年
在儒学话语中,"儒学"与"仁学"是同等的:儒学即是仁学,反之亦然。"生活儒学"不是"从现象学吸取养分",而是通过对现象学的批判而获得其"生活即是存在"的观念。"生活儒学"不仅是"为儒学的当代复兴奠定形而上学的基础",而是具有三个观念层级:生活(存在)→形而上学→形而下学(知识论、伦理学)。"生活儒学"首先关注的乃是生活及其情感显现:仁爱情感。
黄玉顺
关键词:儒学仁学生活儒学
片面性与辩证思维是根本对立的东西——与朱同丹同志商榷
1988年
《天府新论》1987年第5期发表了朱同丹同志的文章《片面性在辩证思维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以下简称朱文),拜读之后,颇受启发,但掩卷而思,却疑窦丛生。何以“片面性是形而上学思维的根本特征之一”,同时“也是辩证思维发展过程中的环节和因素”。反复思索,仍不甚了了。在我看来,片面性与辩证思维是根本对立的两个东西,不容混淆其界限。由于朱同丹同志提出的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我不揣冒昧,略加剖析,就教于朱同丹同志。
黎永泰
关键词:辩证思维片面性客体辩证法思维方法
共6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