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岩土与结构工程研究中心

作品数:1,798 被引量:14,614H指数:55
相关作者:王琦朱明听李召峰孙会彬路为更多>>
相关机构: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山东交通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矿业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511篇期刊文章
  • 284篇会议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1,213篇建筑科学
  • 604篇交通运输工程
  • 232篇矿业工程
  • 172篇天文地球
  • 67篇理学
  • 60篇水利工程
  • 27篇石油与天然气...
  • 2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1篇一般工业技术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化学工程
  • 5篇电子电信
  • 5篇文化科学
  • 4篇机械工程
  • 4篇农业科学
  • 3篇核科学技术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冶金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29篇隧道
  • 148篇围岩
  • 147篇应力
  • 137篇数值模拟
  • 137篇值模拟
  • 136篇地质
  • 125篇注浆
  • 121篇岩体
  • 119篇隧道工
  • 119篇隧道工程
  • 98篇岩石力学
  • 94篇模型试验
  • 92篇岩溶
  • 86篇支护
  • 77篇巷道
  • 72篇地质预报
  • 69篇预应力
  • 60篇瞬变
  • 60篇瞬变电磁
  • 59篇混凝土

机构

  • 1,796篇山东大学
  • 171篇中国科学院武...
  • 112篇山东科技大学
  • 88篇山东交通学院
  • 63篇中国矿业大学
  • 57篇长安大学
  • 43篇山东建筑大学
  • 40篇中国矿业大学...
  • 31篇山东城市建设...
  • 30篇中国石油大学...
  • 27篇中国水电工程...
  • 27篇兖矿集团有限...
  • 26篇中交第二公路...
  • 26篇中国科学院大...
  • 24篇河海大学
  • 24篇山东高速集团...
  • 21篇同济大学
  • 20篇长沙理工大学
  • 16篇济南大学
  • 15篇大连理工大学

作者

  • 702篇李术才
  • 151篇张庆松
  • 140篇李利平
  • 139篇陈卫忠
  • 134篇张强勇
  • 132篇朱维申
  • 128篇李树忱
  • 95篇张峰
  • 86篇王琦
  • 81篇刘人太
  • 79篇薛翊国
  • 68篇孙怀凤
  • 67篇刘斌
  • 64篇王汉鹏
  • 64篇许振浩
  • 57篇张乐文
  • 52篇石少帅
  • 50篇武科
  • 48篇丁万涛
  • 48篇苏茂鑫

传媒

  • 258篇岩土力学
  • 244篇岩石力学与工...
  • 105篇山东大学学报...
  • 66篇岩土工程学报
  • 51篇煤炭学报
  • 51篇地下空间与工...
  • 42篇中南大学学报...
  • 37篇采矿与安全工...
  • 32篇2007年地...
  • 29篇应用基础与工...
  • 24篇科学技术与工...
  • 21篇山西建筑
  • 18篇隧道建设
  • 17篇中国矿业大学...
  • 16篇公路
  • 16篇中国公路学报
  • 15篇地球物理学报
  • 15篇人民长江
  • 14篇施工技术
  • 14篇中外公路

年份

  • 1篇2024
  • 64篇2023
  • 58篇2022
  • 61篇2021
  • 84篇2020
  • 84篇2019
  • 128篇2018
  • 133篇2017
  • 124篇2016
  • 118篇2015
  • 101篇2014
  • 99篇2013
  • 108篇2012
  • 154篇2011
  • 80篇2010
  • 104篇2009
  • 96篇2008
  • 90篇2007
  • 38篇2006
  • 22篇2005
1,79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临海浅埋富水明挖隧道底板合理支护参数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沿海地区深基坑设计施工都十分重视其抗浮问题,在深基坑开挖前掌握抗拔桩对于基坑隆起和围护结构变形及受力规律十分重要,其研究成果对于节约工程成本和保证基坑施工安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港珠澳大桥侧接线拱北海关隧道明挖段为依托,首先建立抗拔桩与土体的硬接触模型,并验证该模型对于抗拔桩模拟的合理性,采用极差分析法研究底板不同桩长和桩径加固对基坑围护结构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增大桩长可更有效地减小地表沉降,增大桩径可更好地控制连续墙的变形,增大桩长和桩径都可以很好地控制坑底隆起。
田田陈卫忠于建新郑鹏强袁敬强
关键词:抗拔桩数值模拟合理支护
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价的改进熵权-属性识别模型被引量:7
2012年
以石牌岭隧道围岩工程为例,参照国内外研究现状,选取6个主要影响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将岩体质量等级分为5级,采用Z-scores标准对传统熵权加以修正并应用到模型中,保证了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通过构建隧道岩体质量评价属性决策矩阵,再由级别特征值来确定所属级别,进而对隧道围岩稳定性作出评价。该模型不仅能预测围岩等级,还能对同等级围岩的稳定性进行排序,通过与可拓法评价结果的比较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与优越性,为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
张龙云李术才杨尚阳
关键词:隧道围岩稳定性改进熵权
基于荷载传递法的单桩非线性受力性状分析软件开发及其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基于荷载传递法的单桩非线性受力性状分析软件,可灵活选用不同的荷载传递函数如双曲线模型和软化模型等分析单位侧阻与桩土相对位移间的关系及桩端位移和桩端阻力间的关系,并将桩分成若干桩段以考虑地基土的成层性,且在分析单桩的非线性受力性状的过程中可考虑地下水的影响。该软件得出的单桩受力性状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提出的基于荷载传递法的单桩非线性受力性状的分析软件是合理可行的,在单桩非线性受力性状的分析上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林鹏李术才张乾青李利平张骞许振浩孙超群
关键词:单桩非线性荷载传递函数成层土
海底隧道新型可拓展突水模型试验系统的研制及应用被引量:25
2014年
基于流固耦合模型试验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以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F4–4断层为研究对象,研制海底隧道新型可拓展突水模型试验系统。该系统由可拓展模型试验台架、涌水量采集量测装置及水位自动提升加载装置组成。试验台架采用高强度钢材及钢化玻璃为主体材料,由多榀独立钢构件及内部高强钢化玻璃观察室栓接组合而成,实现试验过程的可视化并兼具美观性,并可根据试验需要通过多组预留螺栓孔进行纵向尺寸拓展,能够实现对断层等不良地质体的模拟;涌水量采集量测装置由涌水采集器、导水管、流速测量传感器等组成,可实现对断层涌水量的实时监测。同时,研制2种满足流固耦合相似要求的水理性质不同的相似材料,能够很好地模拟断层及普通围岩,满足试验要求,并采用光栅光纤监测元件、微型压力盒全程采集断层、普通围岩处位移、渗压、应力等多元信息。采用上述模型试验系统对断层突水进行物理模拟,揭示开挖及突水灾变演化过程中断层及普通围岩多物理场信息演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稳定可靠,研究方法及结果对今后类似工程的研究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李术才王凯李利平张庆松胡聪周毅刘洪亮林鹏
关键词:隧道工程流固耦合海底隧道突水相似材料多元信息
哈尔滨地铁工程掌子面及隧道洞身稳定性研究
2021年
本文依托哈尔滨地铁粉质黏土隧道工程,基于超前小导管的支护作用,并根据围岩亚级划分的标准,建立了双参数下超前小导管支护的弹性地基梁受力模型,开展了超前小导管支护下的隧道掌子面稳定性评估,并基于收敛约束法进行了隧道开挖过程中不用支护情况的弹塑性二次应力状态分析,开展了隧道洞身稳定性及衬砌结构稳定性评价。
全强郭文静史培贺
关键词:超前小导管收敛约束法
中承式系杆拱桥箱形钢拱肋温度场
2022年
为揭示系杆拱桥钢箱温度场分布规律和温差特征,基于自动化智能监测系统的长期采集,采集了钢箱温度变化、大气温度、太阳辐射和风速风向数据,进行了环境温度分析,研究了钢箱温度场分布特征,讨论了钢箱竖向温差概率模型,进而拟合了考虑大气温度、太阳辐射和风速的钢箱竖向温差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钢箱平均温度的每日最值可用大气温度进行估计;随着拱肋高度降低,最大温度出现时刻滞后,截面的箱顶和箱底温差变大,钢箱向阳侧的温差(最大温差约为5℃)高于背阳侧;钢箱顶部横向最大温差为4℃左右;箱梁竖向每日最大温差服从威布尔分布,超越概率为98%时,向阳侧、背阳侧代表值分别为8.261℃和7.390℃;考虑大气温度、太阳辐射和风速的钢箱竖向温差预测模型可以实现对钢箱温差较好的预测,相关系数R为0.8964。
于洋高磊高华睿张峰
关键词:太阳辐射系杆拱桥概率分布
核磁共振测深进行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可行性被引量:9
2013年
针对隧道掌子面前方含水构造有效探测问题,提出了采用核磁共振测深技术进行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以均匀全空间模型为基础,计算了均匀导电全空间中回线源形成的谐变电磁场,模拟了核磁共振超前探测时的扳倒角分布。结果显示隧道核磁共振超前探测时含水体能够产生明显核磁共振响应,但信号较弱。针对地下探测空间的特殊性,提出了以阶跃波代替现有余弦波激发源、以磁探头代替线圈作为接收装置进行改进的建议。核磁共振测深直接找水有望成为一种非常有潜力的探测掌子面前方水体并区分水与泥的有效方法。
孙怀凤李术才李貅戚志鹏刘磊薛翊国苏茂鑫刘斌张文俊
关键词: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可行性
基于价值分析法的U型约束砼拱架参数决策被引量:1
2015年
为确定U型约束砼拱架的最佳混凝土强度与封板厚度,借助Abaqus软件进行数值模拟、Matlab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得到其功能性指标和成本性指标,并将价值分析法运用其中以解决参数决策问题。结果表明,封板厚度对拱架功能性指标和成本性指标的影响程度比混凝土强度对其影响程度大;混凝土强度对每米材料造价所能提供承载力的影响程度要比封板厚度对其影响程度大;在保证安全前提下,应提高混凝土强度或减小封板厚度。
朱超祁邢聪聪王琦李为腾邵行王新
关键词:拱架
一种层状盐岩相似材料的蠕变特性被引量:2
2017年
为了在地质力学模型试验中更好地利用相似材料模拟层状盐岩的蠕变特性,以西气东输金坛盐穴储气库为工程背景,根据相似原理和原岩物理力学参数,通过大量的材料配比及力学试验,研制出符合该储气库层状盐岩力学特性的相似材料。该材料在蠕变试验中经历了初始蠕变、稳态蠕变及加速蠕变3个蠕变阶段,获得了相似材料在不同应力下的稳态蠕变率和长期强度,结果表明:其蠕变特性与盐岩原岩具有相似性,为地质力学模型试验中研究蠕变特性对盐穴稳定性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李正杰武志德王汉鹏王粟
关键词:盐穴储气库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相似材料蠕变特性
基于能量耗散原理建立的损伤本构模型
2002年
在不可逆热力学的基础上,从材料微裂纹引起的能量耗散相等的角度出发,确定了材料的Helmboltz自由能的具体形式,从而得到一种新的建立脆性材料损伤本构关系的方法。并结合岩体特点,推导出了平面应变情况下含单组节理裂隙岩体的本构关系的具体形式。损伤演化率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断裂力学及细观损伤理论给出。
温进涛朱维申
关键词:能量耗散本构关系
共18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