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高性能计算研究所

作品数:58 被引量:375H指数:11
相关作者:郭振宇麦联叨刘昊飞齐继国谢超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微电子研究院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NDSC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3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电子电信

主题

  • 9篇网络
  • 7篇VIA
  • 6篇机群
  • 5篇调试器
  • 4篇自适
  • 4篇自适应
  • 4篇网格
  • 4篇线程
  • 4篇机群系统
  • 4篇计算机
  • 4篇分布式
  • 3篇调度
  • 3篇多线程
  • 3篇虚拟接口
  • 3篇虚拟接口结构
  • 3篇移植性
  • 3篇通信
  • 3篇通信协议
  • 3篇接口
  • 3篇可扩展

机构

  • 58篇清华大学
  • 2篇北京应用物理...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解放军信息工...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香港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石油
  • 1篇北方计算中心

作者

  • 24篇郑纬民
  • 13篇沈美明
  • 10篇都志辉
  • 8篇汪东升
  • 6篇李三立
  • 6篇陈渝
  • 6篇刘建
  • 5篇余宏亮
  • 5篇杨广文
  • 4篇陈康
  • 4篇舒继武
  • 3篇汤志忠
  • 3篇郭松柳
  • 2篇马若劼
  • 2篇唐瑞春
  • 2篇夏芳
  • 2篇王晓英
  • 2篇刘术成
  • 2篇张宝印
  • 2篇李兆麟

传媒

  • 13篇小型微型计算...
  • 8篇计算机科学
  • 7篇软件学报
  • 6篇计算机工程与...
  • 4篇计算机学报
  • 4篇2004年全...
  • 2篇计算机研究与...
  • 2篇计算机工程
  • 2篇计算机工程与...
  • 2篇中兴通讯技术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中国科学(E...
  • 1篇中国教育网络
  • 1篇2006中国...
  • 1篇第七届全国并...
  • 1篇第十三届全国...
  • 1篇中国科协第2...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 9篇2005
  • 12篇2004
  • 17篇2003
  • 4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yVIA:一种基于Myrinet的VIA设计与实现
2003年
The Virtual Interface Architecture (VIA) is a kind of user-level communication architectures. It is the in-dustrial standard of cluster communication, can provide data communication with low delay and high bandwidth. Weanalyze different VIA implementation and implement our own design which we call MyVIA based on myrinet. In thisthesis ,we introduce VIA's principle and background ,and discuss some important aspect of MyVIA.
焦振强谢军陈渝都志辉
关键词:MYRINETVIA通信协议数据传输协议集群技术
一种基于检查点的并行程序调试器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13
2002年
为支持大规模长时间运行并行程序的调试 ,有必要将检查点机制引入到并行程序调试器中 .检查点设置与卷回应用中需要解决中途消息、孤儿消息和多米诺效应、活锁 4个问题 ;并行程序调试中需要解决不确定性问题 .提出的基于状态冻结的确定性检查点设置方法 ,可以避免检查点应用中孤儿消息和多米诺效应、活锁 3个问题 ,通过消息记录的方法处理中途消息问题 ;采用记录 /重放方法解决并行调试中的不确定性问题 .基于状态冻结的确定性检查点设置方法 ,有效地解决了并行程序调试器和检查点结合时产生的诸多问题 .该方法具有结构清晰、易于实现的优点 .基于此技术 ,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并行调试工具—— DENNET.
刘建汪东升沈美明郑纬民
关键词:检查点
MPI设计结构的分析与比较被引量:2
2004年
MPICH与LAM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MPI标准的实现。本文从设计思想和程序结构方面分析二者实现上的异同,重点比较可移植性和性能,并对二者最新版本进行了详细的性能测试。通过实例分析,提出设备层的设计要点,并为选择、移植和改进MPICH和LAM提出建议。
张岳陈渝孙亦嘉都志辉
关键词:MPI协议通信协议可移植性机群系统
一个集群系统上的网络信息采集器被引量:4
2003年
随着硬件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集群系统已成为构建网络服务的重要方式 .基于集群系统提供网络信息检索服务 (如搜索引擎等 )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网络信息检索的工作基础是从网络空间采集检索数据 ,通常由信息采集系统完成 .本文介绍一个集群系统上的网络信息采集器 .该采集器利用 WWW网页之间的链接关系对采集空间进行宽度优先遍历 .采用多线程并发方式来提高单结点上的带宽利用率 ;
高塽齐继国沈美明郑纬民
关键词:网络信息采集集群系统多线程
删冗系统数据冗余特征挖掘被引量:1
2014年
作为一项能够有效缩减数据存储量的技术,重复数据删除在存储系统中获得广泛应用.然而,目前针对删冗系统数据冗余特征的研究存在不足,大多仅关注如何提高针对特定数据集的删冗率.本文对删冗系统文件层次的数据冗余特征进行更深入的挖掘.首先基于冗余数据块定义了文件和文件集合相关性的概念,将相关性挖掘问题归结为频繁项集挖掘问题.然后给出离线生成事务组数据库的流程,以便应用频繁项集挖掘算法进行相关性计算.最后提出内嵌到删冗系统之中的相关性挖掘增量式算法,从而准实时地进行数据冗余特征分析.通过本文工作可以更好地理解删冗系统中冗余数据的来源和分布,从而针对实际应用环境设计更有效的删冗算法和IO优化算法.
江志雄陆春阳余宏亮
关键词:重复数据删除频繁项集挖掘
BUSTER:一个可移植的并行调试器被引量:3
2001年
软件可移植性问题研究对于提高工作站机群系统的通用性具有重要意义 .并行调试器通常对于平台的依赖性强 ,可移植性较差 .为此 ,本文提出了一种层次结构的设计方案 ,通过通用源代码信息表 ,较好地解决了并行调试系统的平台独立性问题 .该方案已经实际应用于并行调试工具 BUSTER系统 。
杜术陈晓鹏汪东升郑纬民
关键词:并行调试器软件可移植性软件开发
一种具有快速条件断点的并行程序调试器被引量:9
2003年
快速条件断点是高性能并行程序调试器中进程控制必备的功能之一.分析了快速条件断点基本原理以及快速条件断点设计中需要考虑的代码生成、代码插装和源程序对应等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预编译与运行时编译结合的代码生成方式、动态代码插装、源断点标识技术等解决方案.利用经过改进的动态补丁码工具Dyninst,设计实现了并行程序调试器XBUSTER,并实现了快速条件断点这一重要功能.测试表明,XBUSTER的执行效率比传统条件断点高.与现有的基于动态插装的系统,如Ceder,ldb和Dyner相比,XBUSTER具有功能性强、可移植性好等鲜明特点.
刘建王皓沈美明郑纬民
关键词:调试器
MyVIA :一个高性能VIA 的设计与实现
本文介绍了VIA的实现-MyVIA的设计原理和框架;然后针对MyVIA实现的不同层次,通过与BerkeleyVIA的比较,提出了UTLB、连续物理内存和可变长NIC内存管理、基于资源和DMAchain的流水线处理、物理描...
陈渝焦振强谢军都志辉李三立
关键词:用户层通信协议并行处理内存管理
文献传递
HPCC:面向存储访问模型的基准测试—一种可能替代TOP500 HPL的测试方法被引量:1
2006年
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的性能评价历来是本领域所关注的重要问题.TOP500排名所采用的标准测试HPL(HigPerformanceLinpack)并不能真实的反映系统各方面的性能,尤其是存储访问方面.HPCChallenge基准测试则着重于各种存储访问模型,在HPL的基础之上又整合了多个有代表性的核心测试程序,很有可能在未来取代现在TOP500采用的的HPL测试.本文首先简单介绍HPCChallenge诞生的背景,解释基准测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从存储访问模型的角度对各项测试进行了描述,并根据实际的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最后给出结论以及将来的工作.
王晓英李三立
关键词:HPCCHALLENGE
面向网格的性能工具的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Performance is one of the key problems in either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or GRID application. Performance data must b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for co-allocating resource efficiently, obtaining high performance and fault toleration. Furthermor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and GRID, the exchange of data between virtual organiztion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and the type of performance is increasing following the increasing of the resource type, which requires a proper representation of the performance data. This paper does some research on the collection, analysis and representation of the performance data, and presents a Grid-oriented performance tool prototype: THGPT, which can achieve the runtime performance data, describe the data in XML, and implement a browser-based visualization tool of performance data analysis.
时培植李三立都志辉黄震春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应用程序可视化界面INTERNET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