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纺织大学

作品数:2,942 被引量:9,587H指数:32
相关作者:孙桐杨建国王庆瑞陈稀杨明远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722篇期刊文章
  • 147篇会议论文
  • 47篇科技成果
  • 5篇专利
  • 3篇标准

领域

  • 939篇轻工技术与工...
  • 596篇化学工程
  • 307篇经济管理
  • 285篇自动化与计算...
  • 257篇理学
  • 116篇机械工程
  • 94篇一般工业技术
  • 87篇金属学及工艺
  • 87篇文化科学
  • 78篇环境科学与工...
  • 39篇电气工程
  • 37篇建筑科学
  • 36篇电子电信
  • 31篇哲学宗教
  • 29篇医药卫生
  • 27篇自然科学总论
  • 17篇社会学
  • 17篇政治法律
  • 16篇交通运输工程
  • 1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20篇纤维
  • 221篇织物
  • 155篇丙烯
  • 141篇纺织
  • 127篇聚丙烯
  • 117篇聚酯
  • 107篇服装
  • 98篇计算机
  • 87篇纺丝
  • 83篇纺纱
  • 76篇织机
  • 75篇丙烯腈
  • 73篇共聚
  • 71篇乙烯
  • 70篇聚酯纤维
  • 69篇织造
  • 69篇企业
  • 66篇共混
  • 65篇涤纶
  • 64篇非织造

机构

  • 2,924篇中国纺织大学
  • 33篇上海工程技术...
  • 3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7篇东华大学
  • 15篇复旦大学
  • 15篇浙江大学
  • 14篇安徽机电职业...
  • 14篇西北纺织工学...
  • 13篇青岛大学
  • 13篇同济大学
  • 1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0篇中国科学院
  • 9篇香港理工大学
  • 8篇郑州纺织工学...
  • 6篇常熟高等专科...
  • 6篇北京服装学院
  • 6篇天津纺织工学...
  • 6篇上海农学院
  • 5篇华东理工大学
  • 5篇山东纺织工学...

作者

  • 70篇邵世煌
  • 48篇王善元
  • 47篇刘兆峰
  • 44篇陈明
  • 37篇梁伯润
  • 37篇顾利霞
  • 36篇沈新元
  • 35篇孙桐
  • 30篇汤兵勇
  • 30篇胡学超
  • 29篇陈瑞琪
  • 28篇关桂荷
  • 28篇赵炯心
  • 27篇黄秀宝
  • 24篇陈自力
  • 24篇严灏景
  • 23篇吴承训
  • 21篇吴让泉
  • 20篇王曙中
  • 20篇杨建国

传媒

  • 1,173篇中国纺织大学...
  • 78篇合成纤维工业
  • 74篇合成纤维
  • 57篇印染
  • 51篇产业用纺织品
  • 50篇上海纺织科技
  • 39篇合成技术及应...
  • 37篇纺织高校基础...
  • 34篇高分子材料科...
  • 29篇中国纺织
  • 29篇纺织基础科学...
  • 23篇微型电脑应用
  • 16篇东华大学学报...
  • 16篇上海环境科学
  • 16篇中国纺织经济
  • 14篇玻璃钢/复合...
  • 14篇上海工程技术...
  • 1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1篇纺织学报
  • 10篇科学通报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08
  • 3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 23篇2001
  • 230篇2000
  • 527篇1999
  • 498篇1998
  • 353篇1997
  • 244篇1996
  • 143篇1995
  • 118篇1994
  • 136篇1993
  • 128篇1992
  • 150篇1991
  • 130篇1990
  • 144篇1989
2,9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E-AA辐射接枝共聚合的反应历程研究被引量:7
1995年
研究了聚乙烯(PE)与丙烯酸(AA)、甲基丙烯酸(MAA)的接枝共聚反应,探讨了接枝反应过程及特征:单体首先在PE表面接枝,然后进入内部进行本体接枝。研究表明:表面接枝为动力学控制,本体接技系扩散控制。
蒋歧康孙宏斌张志平
关键词:丙烯酸甲基丙烯酸接枝共聚反应
针织成形工艺及其在产业用纺织品上的应用
1997年
介绍了针织成形工艺的主要方法以及针织成形产品在产业用纺织品领域的应用。
徐建平张晨曙陈南梁
关键词:产业用纺织品技术织物
粉末粘结非织造布拉伸强度的理论模型
1998年
采用临界区思想推出了粉末粘结非织造布拉伸强度的理论估计模型。并根据模型需要对纤维从粘结纤维网中的平均抽拔力进行实测,进而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最终实现对强度的估算。通过对比,发现强度的理论估计值和实测值与粉末含量的关系具有相同的趋势。由于理论的假设,使理论值与实测值之间存在差异,但它们之间存在着良好的线性关系。
刘让同严灏景储才元
关键词:非织造布
日本企业对中国直接投资的现状、问题和出路
1999年
日本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但其直接投资在全部外国投资中,份额越来越小.在中国的日本关系(以下简称日系)企业虽然市场份额不小,但多数经营不良.这是因为日本奉行所谓“雁行发展模式”的结果.日系在我国企业的出路是冲出这一模式的束缚.
周力
关键词:外资引进
PET纤维结晶度和晶粒大小的研究被引量:3
1990年
大角X射线衍射法估算纤维的结晶度和晶粒表现尺寸时,一般采用的方法是把归一化的衍射强度曲线分解为一个以多项式表示的非晶部分散射曲线及几个以高斯函数和柯西函数组合起来表示的结晶峰;分峰之后,试样的结晶度一般用峰面积结晶度即解析峰下面经归一化的散射对未经解析而归一化的曲线下的总散射的面积比率求得.结晶表现尺寸从相应的结晶峰半高宽求得.但上述的分峰方法得不到分峰结果的唯一解.本研究工作采纳前人提出的PET结晶样品X射线衍射强度曲线所包含的非晶部分曲线的一系列理论和经验的假设,作为物理制约条件,进而与数学上的满足条件相结合,在进行分峰时,可以解出数学上符合δ<3%的精度、物理意义上符合客观存在的解.并通过对PET纤维的研究,对上述方法作了证实.
陈彦模张瑜朱美芳
关键词:聚酯纤维结晶度晶粒尺寸
线性连续系统的区域极点约束鲁棒控制
讨论一类线性连续不确定性系统的鲁棒状态反馈控制器的设计问题。如何设计控制器,在系统中不确定系数有界条件下,使闭环系统的极点位于一事先给定的圆域中。
舒慧生吴让泉
关键词:不确定性鲁棒控制
文献传递
尼龙6水解开环聚合模型及其验证被引量:1
1998年
根据尼龙6水解聚合反应机理,建立了完整的聚合反应数学模型,采用龙格-库塔法计算出各聚合变量的初值,修正的哈明预测校正法求出各种聚合变量的终值,并用实验测定数据验证尼龙6水解聚合模型的可靠性。为进一步研究具有锥形斜挡板内部结构的VK中尼龙6聚合反应奠定基础。
王夏琴
关键词:尼龙6数学模型
C/S计算模型在工控软件中的应用被引量:2
1998年
介绍了Client/Server体系结构的特点,着重讨论了一种充分发挥Client/Server计算模型优点的广泛应用的工控软件PARAGONTNT。在PRARAGONTNT结构既可以运行于一台PC机上,又可以运行于LAN网或Intranet网的不同结点上,构成一个完整系统。
方远
关键词:计算机控制组态软件
新一代通用专家系统开发工具GEST-1的设计与实现
1990年
本文提出并实现了元知识在专家系统开发工具中的表示和利用.按照知识工程的思想,设计与实现了一个充分利用元知识的新一代通用专家系统开发工具——GEST-1.
管惠维黄润发
关键词:专家系统
一种表征微相分离的新方法——含叔胺基聚氨酯的微相分离结构被引量:5
1991年
引言聚氨酯弹性体是一类十分重要的热塑性弹性体。聚氨酯弹性体可通过调节其化学组成而获得各种实用性能,因而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通常聚氨酯弹性体是由柔性的聚醚或聚酯软段与刚性的芳香二异氰酸酯硬段嵌段而成的。由于软段与硬段在热力学上的不相容性,聚氨酯弹性体的形态结构往往表现出微相分离,这种微相分离结构与聚氨酯弹性体的性能密切相关。因此,长期来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已有许多实验方法可用于微相分离结构的表征,例如,透射电镜,小角X光散射,红外光谱,DSC和动态力学分析等。
陈大俊周涵新孙桐
关键词:聚氨酯微相分离
共29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