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系统理论与技术系

作品数:1,130 被引量:9,516H指数:43
相关作者:胡钟山靳从李朝峰曾生根徐永红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江南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61篇期刊文章
  • 6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89篇自动化与计算...
  • 75篇电子电信
  • 44篇理学
  • 35篇文化科学
  • 24篇医药卫生
  • 13篇机械工程
  • 13篇航空宇航科学...
  • 12篇经济管理
  • 12篇天文地球
  • 11篇交通运输工程
  • 8篇兵器科学与技...
  • 7篇一般工业技术
  • 7篇军事
  • 5篇生物学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化学工程
  • 3篇电气工程
  • 3篇水利工程
  • 3篇语言文字
  • 3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31篇图像
  • 113篇网络
  • 104篇计算机
  • 94篇人脸
  • 79篇人脸识别
  • 60篇抽取
  • 57篇特征抽取
  • 50篇模式识别
  • 48篇神经网
  • 48篇神经网络
  • 41篇图像处理
  • 41篇图像分割
  • 34篇路由
  • 34篇仿真
  • 33篇机器人
  • 28篇分类器
  • 27篇图象
  • 25篇遗传算法
  • 24篇入侵
  • 24篇自适

机构

  • 1,129篇南京理工大学
  • 31篇江苏科技大学
  • 29篇南京大学
  • 29篇香港中文大学
  • 26篇江南大学
  • 24篇淮阴师范学院
  • 22篇中国科学院
  • 18篇扬州大学
  • 14篇南京信息工程...
  • 1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1篇吉首大学
  • 10篇东华理工大学
  • 10篇清华大学
  • 10篇中国人民解放...
  • 9篇国家海洋局第...
  • 9篇国家数字交换...
  • 7篇福州大学
  • 7篇江苏大学
  • 7篇解放军理工大...
  • 7篇北京理工大学

作者

  • 338篇杨静宇
  • 139篇吴慧中
  • 136篇刘凤玉
  • 111篇夏德深
  • 63篇孙亚民
  • 49篇李千目
  • 48篇肖亮
  • 40篇唐振民
  • 38篇张宏
  • 33篇陆建峰
  • 30篇韦志辉
  • 29篇王平安
  • 24篇娄震
  • 24篇张琨
  • 21篇高尚
  • 21篇孙怀江
  • 20篇黄河燕
  • 20篇游静
  • 19篇金忠
  • 17篇任明武

传媒

  • 104篇计算机工程与...
  • 92篇计算机工程
  • 79篇南京理工大学...
  • 69篇计算机科学
  • 61篇系统仿真学报
  • 44篇计算机应用研...
  • 38篇小型微型计算...
  • 37篇计算机研究与...
  • 30篇计算机学报
  • 30篇计算机辅助设...
  • 28篇中国图象图形...
  • 25篇中国图象图形...
  • 21篇模式识别与人...
  • 21篇计算机应用与...
  • 18篇计算机工程与...
  • 16篇计算机应用
  • 13篇中国工程科学
  • 11篇航天返回与遥...
  • 10篇计算机系统应...
  • 10篇计算机与现代...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7
  • 7篇2016
  • 14篇2015
  • 4篇2014
  • 9篇2013
  • 12篇2012
  • 11篇2011
  • 24篇2010
  • 28篇2009
  • 52篇2008
  • 80篇2007
  • 149篇2006
  • 186篇2005
  • 165篇2004
  • 133篇2003
  • 101篇2002
  • 49篇2001
  • 42篇2000
  • 25篇1999
1,1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分块图像特征进行商标图像检索被引量:20
2004年
提出一种使用全局和局部图像特征检索商标图像的方法 首先确定图像的形状主方向 ,根据形状主方向对图像进行旋转 ;然后对旋转后的图像提取目标区域 ,对目标区域用四叉树分解的方法划分多级分块 ;最后抽取分块图像特征进行图像相似性度量 对图像库中 2 0 0 0幅商标图像实验表明 ,分块图像特征具有良好的旋转、平移、尺度和变形不变性 。
郭丽黄元元杨静宇
关键词:商标图像检索四叉树分解
可逆元胞自动机加密技术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利用可逆元胞自动机无信息损失和高度并行处理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可逆二阶触发元胞自动机的分组加密算法。该算法没有取整个规则空间为密钥空间,而是通过引入规则表的λ参数,对原本庞大的规则空间进行了划分,证明了满足λ=0.5的一类规则适合用于加密。经分析表明,与一般不可逆触发元胞自动机加密技术相比,这种可逆触发元胞自动机加密技术不仅提高了加密速度,而且增加了密钥空间,具有良好的抵抗蛮力攻击和差分分析的能力。
平萍周曜张宏刘凤玉
关键词:密码学
总变差正则化断层图像重建的解耦Bregman迭代算法被引量:2
2011年
在断层重建的很多工程应用中,由于低剂量以及成像硬件等原因,经常需要在测量数据不充分的情况下去重建图像。基于图像分段光滑的假设,提出采用误差的加权范数作为数据保真项,TV(total variation)作为正则项的断层图像重建模型。该模型求解时,首先通过引入代理函数将原问题解耦为残差的加权范数最小化和加权范数TV去噪这两个子问题;然后采用了Chambolle的对偶空间正交投影法的框架对加权范数TV去噪问题进行求解,避免了由于TV项在不可导处所带来的计算不稳定;最后,为了提高收敛速度并且避免由正则化参数选取所引起的数值不稳定,引入B regm an方法,给出该模型的快速迭代算法。在扇形束少角度欠采样的条件下,对理想情况和高斯噪声情况下进行仿真测试,并同多种算法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重建效果好,收敛速度快。
王丽艳韦志辉罗守华
基于粗糙集神经网络的网络故障诊断新方法
针对传统网络故障知识库冗余度高和稳定性难以两全的缺陷,综合运用神经网络方法和粗糙集理论,提出了RSNN算法,实现不一致情况下的规则获取和学习样本的净化处理.该算法具有简化样本、适应性强、容错性高和不易陷入局部最小点等特点...
李千目戚湧张宏刘凤玉
关键词:粗糙集神经网络故障诊断
文献传递
基于模糊概率赋值的新型贝叶斯异常检测模型被引量:3
2007年
提出了一种结合模糊决策与贝叶斯方法的异常检测模型,该模型将系统中与安全相关的事件进行分类,并以模糊隶属度函数的形式给出各类事件发生异常的实时置信度。异常检测系统综合某时刻所有实时概率取值,做出贝叶斯决策。同简单使用阈值方法的贝叶斯入侵检测模型相比,采用了模糊概率赋值的贝叶斯异常检测模型,在提高对问题描述的精确性同时,由于它对多种类型安全相关事件提供支持而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可以更全面地对更复杂的系统行为进行建模。
金舒刘凤玉
关键词:入侵检测系统异常检测
基于结构分析与计算的问答系统问题分类
问题分类是问答系统技术处理的基础与核心,它决定答案抽取的范围和方法,进而影响整个系统的性能.通过对比分析问题分类与文本分类的异同以及问句内部结构与问题类型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贝叶斯理论的问题分类计算模型.通过对...
张亮陈肇雄黄河燕
关键词:问答系统贝叶斯模型
文献传递
融合视觉感知和等周理论的图像阈值分割被引量:4
2011年
提出一种融合视觉感知和等周理论的图像阈值分割方法。此方法先利用人类视觉感知的特性来寻找候选阈值所在的灰度区间,然后将等周理论中的等周率作为准则从候选阈值中挑选出最佳分割阈值。在工业无损检测等一系列图像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的几种经典阈值分割方法相比,本文方法的分割效果更好。
李佐勇刘传才
关键词:视觉感知图论阈值选择图像分割
红外图像统计阈值分割方法被引量:21
2010年
经典的统计阈值方法采用某种形式的类方差和作为阈值选择的准则,未考虑实际图像的特性,对目标和背景具有相似统计分布的图像的分割效果不甚理想。为此,利用阈值分割后两个类的标准偏差定义了一个新的阈值选择准则,并通过最小化此准则选择出最佳分割阈值。通过一系列实际图像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的几种经典阈值分割方法相比,本方法分割图像的效果更好,尤其是对红外图像分割的效果更为明显。
李佐勇刘传才程勇赵才荣
关键词:图像分割阈值方法
一种相关证据合成方法被引量:53
1999年
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型来表示证据理论中相关性的起源,其中两个相关证据被认为由一个独立源证据分别与两个相关源证据通过正交和合成得到.相关证据的合成可以归结为这三个源证据的正交和,为此首先要由相关证据和独立源证据辨识相关源证据,这是证据理论中的反问题,给出了基于梯度下降的辨识算法.从理论上证明了,即使辨识结果不唯一,合成结果是唯一的,并针对一特殊情况。
孙怀江杨静宇
关键词:不确定性证据理论智能系统
确保最小发送速率的TCP友好拥塞控制算法被引量:4
2003年
提出一种确保最小发送速率的TCP友好拥塞控制算法CQTCCA (certified quality TCP- friendly congestion control algorithm)。该算法通过将网络结点和端点相结合,在端点对UDP数据流采用基于公式的发送速率调整,使之体现对TCP数据流的友好性;在结点对RED进行改造,得到提供带优先级包标记的MRED算法,保证对实时多媒体数据流的最小带宽要求。仿真实验验证了本算法有效性。
徐永红杨云李千目刘凤玉
关键词:拥塞控制TCP友好性随机早期检测
共1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