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龙江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

作品数:63 被引量:97H指数:6
相关作者:张春龙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黑龙江省气象中国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13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2篇标准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3篇电气工程
  • 17篇天文地球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机械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1篇雷电
  • 10篇多脉冲
  • 10篇压敏电阻
  • 10篇脉冲
  • 9篇电阻
  • 9篇压敏
  • 9篇雷击
  • 8篇灾害
  • 7篇气象
  • 6篇防雷
  • 6篇ZNO压敏电...
  • 5篇雷暴
  • 4篇电涌
  • 4篇电涌保护
  • 4篇电涌保护器
  • 4篇气象灾害
  • 4篇小波
  • 4篇接闪
  • 4篇雷击火
  • 4篇放电

机构

  • 63篇黑龙江省气象...
  • 12篇南京信息工程...
  • 11篇黑龙江省气象
  • 4篇中国气象科学...
  • 4篇中国气象局
  • 3篇黑龙江省气候...
  • 3篇湖北省防雷中...
  • 2篇皖西学院
  • 2篇黑龙江省气象...
  • 2篇北京万云科技...
  • 1篇福建省气象局
  • 1篇国家电网公司
  • 1篇宁波大学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中国气象局国...
  • 1篇浙江农业大学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绥化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新...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4篇行鸿彦
  • 3篇薛风国
  • 3篇张春龙
  • 3篇李鹏飞
  • 3篇杨仲江
  • 3篇孙镆涵
  • 2篇田宝星
  • 2篇杨帆
  • 2篇吕东波
  • 1篇刘昌
  • 1篇林中冠
  • 1篇申双和
  • 1篇李晓峰
  • 1篇栾健
  • 1篇高超
  • 1篇齐铎
  • 1篇徐伟
  • 1篇张春龙
  • 1篇张桂华
  • 1篇王艳君

传媒

  • 17篇黑龙江气象
  • 3篇第34届中国...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大庆师范学院...
  • 1篇医疗装备
  • 1篇现代化农业
  • 1篇气象科学
  • 1篇高电压技术
  • 1篇电瓷避雷器
  • 1篇建筑电气
  • 1篇国外电子测量...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电子测量与仪...
  • 1篇广西林业科学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电脑知识与技...
  • 1篇环境科学与管...
  • 1篇沙漠与绿洲气...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22
  • 5篇2021
  • 15篇2020
  • 14篇2019
  • 12篇2018
  • 11篇2017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脉冲雷击下ZnO压敏电阻失效特性研究
2019年
1引言压敏电阻是一种以氧化锌(ZnO)为主要成分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非线性电阻,由于其具有非线性特性好、通流容量大、常态泄漏电流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雷电防护[1-3]。压敏电阻在遭受雷击后,其静态参数和外观均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损坏,通过实验室模拟真实雷电环境中氧化锌压敏电阻的工作状态,研究氧化性压敏电阻在雷电冲击下的破坏机理,对氧化锌压敏电阻的防雷性能和安全性能的改进尤为重要。
吕东波张春龙
关键词:氧化锌压敏电阻非线性电阻通流容量雷电冲击ZNO压敏电阻
大风机雷电防护分析研究综述
2017年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我国能源战略发展结构重要组成部分。风机是将风能有效转化为电能的主要装置,中国风机装机总量发展迅猛,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位。由于风机的高度、装备数量以及安装位置等因素,其遭受雷击的概率极高。本文基于雷电击中风机的可能性、危害方式以及风机雷电防护主要的注意事项三个方面对风机的雷电防护进行系统研究,为风机防雷提供合理切实指导建议,减少雷电灾害对风机的损害与降低风机后续维护的人员、经济投入比例,节约成本。
李鹏飞李鹏飞杨仲江
关键词:风机雷击
基于大气电场与闪电定位资料的哈尔滨地区雷电预警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利用大气电场和闪电定位两种资料相结合,通过统计分析哈尔滨地区32次雷暴过程中的大气电场强度和雷电发生距离数据,依据大气电场强度等级和雷电发生距离等级两个因子建立了哈尔滨地区雷电预警指标分级矩阵,最终将雷电预警等级划分为黄色、橙色、红色三个级别,预警等级分值R划分为三个等级并赋以三种颜色,表示雷电发生风险的三个等级:红色代表极易发生雷电,R分值为6-9;橙色代表易发生雷电,R分值为3-4;黄色代表可能发生雷电,R分值为1-2。实践表明两种探测资料结合建立了预警等级矩阵模型对提高雷电预警的准确率有重要意义。
张春龙李鹏飞李春影张卫星
关键词:大气电场预警等级矩阵模型雷电监测
基于双隐层BP网络的沈阳地区雷暴潜势预报模型被引量:1
2017年
利用沈阳市2007-2011年6、7、8月探空因子与闪电定位资料,选取适合当地雷暴潜势预报的9个因子,构建双隐层BP人工神经网络预报模型,对当地雷暴的潜势发展进行预报.结果表明:基于双隐层BP人工神经网络的预报模型临界成功指数CSI=57.46%、探测概率POD=79.38%、虚假报警率FAR=32.46%和总指数TS=74.89%,预报效果较令人满意;通过12h和6h潜势预报结果对比发现,6hBP神经网络模型预报效果好,更适用于沈阳地区雷暴潜势预报.
林中冠栾健王迪张春龙栾澜
关键词:BP网络雷暴潜势预报
黑龙江省炼油厂综合雷电防御分析
2018年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石油化工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石油资源的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但石油化工厂的安全责任事故逐渐上升,其中雷电灾害对炼油厂安全造成了较大威胁。对炼油厂雷电防御工作进一步完善,是预防安全事故的重要工程之一。
陈亮徐嘉腾潘周长明严肃
关键词:雷电灾害炼油厂石油化工产业安全责任事故石油化工厂
气象要素监测预警系统设计
2018年
选取ATmega128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开发了一种价格便宜、功能够用、安装操作简单的温室农业气象要素监测预警系统,一方面用于温室环境温湿度等要素的监测;另一方面用于温室环境温湿度预警,灵活性和实用性强。在0~50℃范围内,气温和地温分辨力高于0.1℃,准确度高于0.5℃。在0~50℃范围内,空气湿度分辨力达到1%,在≤80%时,准确度达到6%;在≥80%时,准确度达到9%。该系统对温室气象要素进行较高密度采集,对各要素进行自动实时监测,当要素超出设定的范围时,系统报警以提示进行人工干预,保障温室作物良好生长。
薛风国隋丹黄清治滕潘
关键词:ATMEGA128监测预警系统
雷电脉冲下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并联的性能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MOV)是电涌保护器(SPD)的核心部件,为了提高SPD的通流量,厂家通常采用MOV并联的方式。为了研究MOV并联的耐压性能,本文利用组合波发生设备,分别对单片MOV与双片并联MOV加载雷电脉冲。研究发现:并联组合的MOV的残压比单片MOV要低;并联组合MOV保护水平高于单片MOV;保护水平的不同是MOV的电流偏差引起的;对MOV均流性并联能尽量降低电流偏差。
陆明明孙镆涵张大为陈亮周长明
关键词:MOVSPD并联电流偏差
一种低压配电系统多脉冲电涌保护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压配电系统多脉冲电涌保护器,包括U型底座和电涌模块,U型底座的内壁通过开设的插槽与电涌模块表面的插块滑动插接安装,U型底座靠近插槽的内部设置有自动弹开装置,自动弹开装置横向分布在插槽的中线方向上并向...
吕东波张春龙陈亮
文献传递
短间隙空气放电的光信息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气体放电过程中,发光是最明显也是最基本的一种物理现象。放电通道之所以发出光来,正是由于粒子跃迁的结果。相对于其他测量放电流注的方法而言,采集光信号的方法是非接触式测量,不受电场、磁场的影响,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易操作、高准确度、对放电系统无干扰等诸多优势。采用采集光信号的方法研究短间隙下空气的放电发光现象。在标准大气压下,分别对空气中不同间距下的棒-板电极、尖-尖电极进行了放电实验,分别采集了空气在短间隙棒-板电极和尖-尖电极放电瞬间的光信号,能够得到流注放电随着所加电压增高而增强,随着所加电压的不断升高,流注棒电极头部放电区域不断增大,并依据实验结果计算了电子温度及电子浓度。
滕潘
关键词:流注放电发光现象
近54 a三江平原地区初霜冻指标特征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利用1961—2014年国家基本(准)站初霜冻日资料,对三江平原地区初霜冻日进行从长时间序列趋势线性变化、多重周期性变化以及长时间序列突变性3个方面的特征研究。表明:(1)三江平原地区的初霜冻日均值沿东南方向逐渐递增,全区域初霜冻日均值纵跨尺度约为5 d。三江平原各地区的综合初霜冻日时间总体上开始延后,这可能与全球整体变暖的温室效应有相关性。(2)54 a中三江平原地区初霜冻日变化倾向率空间分布展现出"两峰值中心,两谷值中心"的变化特征。两峰值中心是指以佳木斯、双鸭山地区为高增量中心,呈现初霜冻日变化倾向率幅度由此向外逐步递减的趋势。两谷值中心则是指以富锦、宝清地区初霜冻日变化倾向率由此向外递减的低值中心。峰值中心较谷值中心的倾向率幅值相差约1.5 d/(10 a)。综合小波分析法与HHT-EEMD法中对三江平原地区近54 a初霜冻日均值变化周期分析结果表明三江平原主要存在两个尺度周期:2~5 a的年际周期、28 a左右的年代际周期。(3)初霜冻日均值突变指数的交叉点出现在1969年,通过α=0.05显著性水平检验,此突变点时间可作为将来进行气候背景场的研究点。
申双和仲宇翔李鹏飞
关键词:三江平原小波分析突变分析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