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南大学外语学院翻译理论研究所

作品数:19 被引量:66H指数:5
相关机构:商丘师范学院外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语言文字
  • 2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翻译
  • 3篇译文
  • 3篇翻译思想
  • 2篇译本
  • 2篇译介
  • 2篇译史
  • 2篇原文
  • 2篇公示语
  • 2篇汉语
  • 2篇翻译史
  • 2篇本雅明
  • 1篇单子
  • 1篇当下
  • 1篇德里达
  • 1篇典籍
  • 1篇多维性
  • 1篇学习者
  • 1篇学习者需求
  • 1篇伊格尔顿
  • 1篇译论

机构

  • 19篇河南大学
  • 2篇商丘师范学院

作者

  • 8篇蔡新乐
  • 4篇杨清平
  • 2篇乔颖
  • 2篇袁帅亚
  • 1篇白玉杰
  • 1篇张蕴睿
  • 1篇赵颖

传媒

  • 2篇外语与外语教...
  • 2篇四川外语学院...
  • 2篇上海翻译(中...
  • 1篇外国文学
  • 1篇中国比较文学
  • 1篇外语教学
  • 1篇山东社会科学
  • 1篇商丘师范学院...
  • 1篇解放军外国语...
  • 1篇外语研究
  • 1篇前沿
  • 1篇安阳师范学院...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江苏技术师范...
  • 1篇外国语文
  • 1篇牡丹江大学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彼此彼此:翻译研究中必然遭遇的第三项
2007年
本文从寒暄语“彼此彼此”入手,试图运用日常闲谈、哲学、诗歌以及修辞学中的常见语言材料,以类推的手法,就翻译中浑然一体、彼此不分的“第三项”展开讨论。论文认为,常见的套语甚至客套话,可以为翻译研究提供最基本的视角。而“彼此彼此”这一表达方式更能显现出翻译研究打破极端的历史要求:破坏了两极的对立,才会存在翻译。这意味着,我们首先应打破二元论这种思维模式的束缚,进入一种开放的空间。其次,翻译本身还要求我们以自我认同的态度面对他者,将其视为“我”的“另一个”。再次,在不设定界限的情况下,“彼此彼此”已经形成翻译本身的始源,即仍然处于未及分解状态中翻译的可能性。最后,“彼此彼此”的诗意散发,类同于人生存的基本状态:总是超出“彼此”的二分或界定,使人在回返于起源的途中体味翻译的指向。
蔡新乐
关键词:翻译
自我翻译:行走在翻译“间性”之上的思想家的苏格拉底简论被引量:5
2008年
本文通过对柏拉图的《会饮篇》以及色诺芬的同名对话录的解读,依照黑格尔的有关观点,提出苏格拉底的有关翻译观念预示了后世的"间性"思路,这位自称"中间人"的思想家其哲学活动首先是一种自我翻译,即自我认可和内在对话。自我翻译的概念与目前盛行的语言翻译截然不同,因为它主张个体性和随机性。论文还提出,有必要像苏格拉底那样回到人的内心世界,才能真正触及翻译的源头。因此,将西方翻译史的开端定位于罗马时代是不正确的,因为那正好就是基督教开始盛行、进而"普世"的时期。
蔡新乐
关键词:苏格拉底间性翻译史
立足典籍传播 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被引量:2
2011年
中华民族有巨大的文化资源和潜力,但并不一定都会转化为文化软实力。典籍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现代文化的来源和基础。如果能有效地译介典籍文化,必定会加速中外文化融合,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但译者不同、翻译策略不同或时代不同,文本的传播效果也不尽相同。本文将就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展开深入的剖析。
白玉杰
关键词:译介典籍中国文化软实力
汉语公示语英译的理论多维性——与《基于模因论的汉语公示语英译探讨》作者商榷被引量:9
2010年
《基于模因论的汉语公示语英译探讨》一文的作者揭示了公示语文本复制与建构的一般规律,为"借用、仿译、创译"方法提供了模因理论支撑,但有些提法和例证不够准确,甚至相互抵触。同时,模因论用于公示语翻译的局限性也十分明显,至少还应借助共性个性原理、文本类型理论以及目的论,才能解释清楚公示语翻译的诸多复杂问题。
杨清平
关键词:汉语公示语翻译模因论
从出行原则到公示语翻译原则
2011年
翻译所涉及的两个基本概念,即"源语"和"目的语",或"出发语"和"到达语",就是把翻译隐喻为"旅行"。现实中,人们的出行理想或原则无疑是"安全、快捷、舒适"。借助翻译,目的受众得以跨越语言和文化障碍,抵达源语的意义或交际意义,也是一种旅行,同样希望安全、便捷、舒适地到达目的地。三个原则反映到公示语翻译及其接受期待中,可表述为"准确、明了、得体"。这一原则体系涵盖了学界所提出的众多原则,又克服了一些原则间互不贯通与相互抵触的现象。
杨清平
关键词:公示语翻译
远隔时空的诗心碰撞——现代诗人邵洵美对古希腊女诗人萨福的译介
2014年
现代诗人邵洵美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对古希腊女诗人萨福的生平和作品进行介绍和翻译。邵洵美著文客观地勾勒了萨福形象的轮廓。他翻译的萨福诗歌感情充沛,带有创作的色彩,很好地表现出萨福诗歌的特点。萨福的诗歌对邵洵美的文学创作有着多方面的影响。
袁帅亚
关键词:邵洵美萨福译介
文学与革命——对《文学前的马克思》的质疑
2010年
本文试图对艾多阿多·卡达瓦《文学前的马克思》一文中的观点提出质疑:该文的作者一方面强调马克思的历史重要性,另一方面则将后者对历史事件的描述和论述界定为重复。他在力图突出马克思的"文学书写"转向的同时,又将马克思所有的著述都视为"文学"。此外,他依照文学的异质性来对之加以描述,但同时又呼吁要实现作为通向人类自由和未来性终极道路的"文学共同体"。
蔡新乐
外语之中才有诗——一次有关费茨杰拉德的《鲁拜集》译文的批评及其历史遗留问题被引量:1
2006年
1923年,闻一多发表文章,批评郭沫若的《鲁拜集》译文不“准确”,从而揭开了历史的一幕:汉语缺席凸显出英语借助于翻译所形成的语言主导地位。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闻一多及其同道所追求的是,只能在英语文学中才可找到诗的典范。随着汉语的“‘直接的’丧失”,我们看到的可能只是“外语化”,甚至“外语”成了翻译本身;在英语诗成为典范的同时,汉语成为必须被改造的对象。
蔡新乐
关键词:《鲁拜集》中文翻译
本雅明:翻译的终结与灵韵的在场被引量:5
2011年
本雅明的《译者的任务》并不能归入"解构",倒是他反形而上学的"意象集"显现出那种指向,而其"灵韵"说倒可视为翻译研究的新视角。文章从伊格尔顿所提出的三种策略出发,试图对翻译研究中的想象力和直觉认识的作用问题做出说明,即以"海伦再生"(复制或再现)、"杂花生树"(象征化)以及"灵韵生人"(灵韵直观)为依据,为有关研究推出一个初步的建设方案。
蔡新乐
关键词:解构主义伊格尔顿
海德格尔《荷尔德林的赞美诗〈伊斯特〉》中的本体论的翻译思想被引量:1
2010年
翻译在人类的求知和存在中的重要作用。依照海德格尔的观点,从这一论断本身及海德格尔对荷尔德林和索福克勒斯的诗化的研究入手来探究这一问题,认为可以将翻译描述为人经由"异域"向家园或人的自我返回的一种旅途,因而是两种力量"不可思议"的"遭遇",而"诗人—思想者"置身二者之间在这里沟通人神起着调解的作用。本文还提出,如果按照海德格尔的回返思想,回归中华文化是一种必然;因为,就翻译研究而论,只有在这里我们才能找到赋予我们的生命和存在力量的那个源头。
蔡新乐
关键词:翻译本体论家园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