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
- 作品数:10,013 被引量:40,870H指数:73
- 相关作者:黎介寿樊代明汤钊猷谢克昌柴天佑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同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医药卫生建筑科学更多>>
- 装卸工艺与管理是港口工程的龙头
- 通过管理与装卸工艺的改进创新,如今我国集装箱码头的吞吐能力已提高了 7-10倍,但码头水工建筑物规模并没有相应的同比增加。据此经验推论散货与液体货物码头的吞吐能力也可为提高,降低运输成本,同样码头水工建筑物不需要大行改建...
- 刘济舟
- 关键词:矿浆水煤浆
- 文献传递
- 梅花精神
- 2015年
- “……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隆冬到来时,
百花迹已绝。
红梅不屈服,
树树立风雪。
- 陈俊愉
- 关键词:梅花红梅
- 喜年45年科技成就 展望廿一世纪发展
- 1994年
- 45年来,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们在科技基础十分薄弱的情况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在原子能、生物技术、农业科学、高能物理、计算机技术、运载火箭技术、卫星通讯技术等许多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有些领域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这些举世瞩目的成就,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提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地位,使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 温家宝朱光亚路甬祥汪德昭卢良恕李启斌刘东生
- 关键词:青年科学家
- 墙材革新:建筑节能之基础被引量:2
- 2006年
- 我国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这就是我们的基础。黏土砖仍然占据墙体材料的主导地位,在跟我们的农民、跟我们的粮食争地。发展建材、墙体材料的指导思想应该是:以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从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环境中求发展;发展循环经济、节约型技术、绿色建材;从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向高效、低耗、消纳废弃物的增长方式转变。
- 顾真安
- 关键词:建筑节能墙材革新墙体材料节约资源绿色建材保护环境
- 祝贺中国内镜医师分会成立
- 2007年
- 郭应禄
- 能源、环境及粮食安全挑战下我国水能开发战略探讨
- 2008年
- 社会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加快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导致能源需求迅速增长我国从1978年到2006年,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能源需求增长也很迅速。
- 王浩
- 关键词:可再生能源水能开发粮食安全能源需求
- 我国采煤机械化的发展
- 1998年
- 我国采煤机械化,经过从无到有一个漫长发展过程,通过引进、消化、改造和创新,在采煤机械化工艺和装备方面,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现已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研究、设计、制造、测试和检修体系。同时也应看到,我国采煤机械化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 汤德全
- 关键词:采煤机械化采煤工艺
- 行业间的壁垒成为5G商用的挑战
- 2019年
- 预计5G刚开始商用时,主要以消费类应用为主。目前所说的5G的应用场景是比较笼统的方向,现在很难预计未来5G那个业务会更热,事实上,许多热门的移动互联网应用都是在网络能力具备之后才出现的。例如,3G之初,还没有微信;4G之初,微信也没有引入视频、移动支付等丰富应用;4G网络升级之后,抖音、快手等应用变得火爆起来。
- 邬贺铨
- 关键词:中芯国际台积电
- 正视自身问题,大力发展核电事业——专访于俊崇院士
- 2019年
- 核能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因其相对传统能源具有高效、清洁等特点,已成为人类最具希望的未来能源之一。自1938年德国科学家发现核能以来,人们一直努力将其造福于人类。1991年我国投产核电,核电发展也很迅速,为国民经济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但迄今为止,国内反对核电的声音还是不少,认为核电既不安全,也非清洁能源,更何况当前国内并不缺电,甚至供大于求。核电是否安全?还要不要发展核电?当前我国核电发展模式是否合适?《中国核电》就此专访了核动力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于俊崇。
- 高树超于俊崇
- 关键词:核电事业德国科学家核电发展传统能源中国核电发展核电
- 牢记践行“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龙德被引量:2
- 2022年
- 习近平总书记在渤海之滨的殷殷嘱托,引发了石油行业对于能源安全这一关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性、战略性问题的深入思考。我国石油石化企业必须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决扛起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引领石油工业高质量发展、担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三大核心职责,争当油气增储上产的推动者、清洁能源供应的引领者、国际能源合作的参与者,全方位提升企业能源供给保障能力,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本期专家访谈栏目,我们将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龙德先生,为端稳“能源饭碗”这一重大命题寻找答案。
- 唐大麟孙龙德
- 关键词: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能源合作国家能源安全能源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