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瑞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作品数:58 被引量:135H指数:7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安徽科技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13篇专利

领域

  • 4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1篇小麦
  • 16篇选育
  • 14篇抗病
  • 10篇栽培
  • 10篇高产
  • 9篇栽培技术
  • 8篇小麦品种
  • 7篇性状
  • 7篇基因
  • 6篇玉米
  • 5篇杂交
  • 5篇籽粒
  • 5篇稳产
  • 5篇抗性
  • 5篇高产稳产
  • 4篇优质抗病
  • 4篇育种
  • 4篇水稻
  • 4篇农艺
  • 4篇农艺性

机构

  • 58篇江苏瑞华农业...
  • 8篇南京农业大学
  • 6篇安徽科技学院
  • 5篇江苏省农业科...
  • 4篇江苏里下河地...
  • 4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扬州大学
  • 1篇河南省农业科...
  • 1篇淮安市农业技...
  • 1篇泗阳县农业技...
  • 1篇海南州农林科...

作者

  • 5篇夏中华
  • 4篇肖进
  • 2篇王琪琳
  • 2篇殷静
  • 1篇李正玲
  • 1篇康振生
  • 1篇吴建辉
  • 1篇韩德俊
  • 1篇胡琳
  • 1篇丁锦峰
  • 1篇张玲丽
  • 1篇曾庆东
  • 1篇李必忠
  • 1篇王会伟
  • 1篇冯佰利
  • 1篇张煜

传媒

  • 14篇安徽农学通报
  • 6篇麦类作物学报
  • 5篇江苏农业科学
  • 4篇中国种业
  • 4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现代农业科技
  • 3篇大麦与谷类科...
  • 1篇种子
  • 1篇现代农药
  • 1篇江汉大学学报...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安徽科技学院...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3篇2022
  • 9篇2021
  • 9篇2020
  • 4篇2019
  • 5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11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5-2019年江苏省冬小麦品种的性状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进一步了解江苏省冬小麦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演变规律,为江苏省冬小麦育种和生产提供借鉴。本研究对2005—2019年江苏省审定的109个小麦品种进行产量、品质与抗病性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审定的小麦品种平均产量呈逐年递增趋势,年增产量为134.43 kg/hm^(2);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呈逐年增长趋势,但增长幅度较小。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程度为穗数>千粒重,呈正相关;株高>穗粒数,呈负相关;产量三要素之间的偏相关均为正值,偏相关程度表现为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审定品种中有27个品种的容重、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达到中筋小麦品质标准,有15个小麦品种达到强筋标准,有54.12%的小麦品种的湿面筋含量低于中筋小麦品质标准,下一步应把提高湿面筋含量作为提高小麦品质育种的主攻方向。在审定的小麦品种中,没有可以兼抗赤霉病、纹枯病和白粉病3种病害的品种,兼抗赤霉病和白粉病的品种为‘淮麦21’、‘宁麦17’、‘镇麦9号’、‘宁麦18’、‘扬麦21’和‘扬江麦586’。江苏省小麦品种产量的提高应在保持适宜穗粒数的基础上,增加穗数,提高千粒重,同时进一步引进新的抗病、优质种质资源,以培育高产、优质、多抗的小麦新品种。
刘海浪金彦刚杨永乐常东伟任仰涛陈伟赵其兵李珍富夏中华
关键词:小麦综合性状
高产抗病小麦品种瑞华麦523产量形成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瑞华麦523是江苏瑞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育成的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利用国家黄淮南片和江苏省区试的多年实验数据对该品种进行了产量形成分析。结果表明,瑞华麦523在连续8年的省级和国家小麦区域试验中均增产显著;株高82cm,茎秆弹性好,抗倒伏能力强;有效穗数600万·hm^-2以上,穗粒数30粒以上,千粒重45g以上,产量三因素协调;抗逆性强,在6900~8400kg·hm^-2产量水平范围内均有良好表现,瑞华麦523是一个具有推广潜力的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
金彦刚王歆夏中华杨永乐任仰涛常东伟
关键词:高产抗病小麦
关中地区小麦育成品种部分农艺性状的遗传演变被引量:4
2012年
通过田间记录关中地区不同历史时期主栽小麦品种基本农艺性状,对其开花期、株高、穗下节长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关中地区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至今,小麦品种开花期有趋早倾向,株高降低明显,每穗小穗数和千粒重都有显著提高。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代育成品种在农艺性状方面有着显著的遗传差异,在同一育种单位育成的品种并没有完全归到一类,说明在品种选育过程中,育种家一直都很重视品种类型的多样性。
金彦刚谷成林蒋厚良殷静夏中华张玲丽
关键词:小麦品种性状演变
早熟高抗白粉病和综合性状好的小麦分子育种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早熟高抗白粉病和综合性状好的小麦分子育种方法,选择用丰产早熟的淮麦17小麦材料,同时利用其高抗白粉病的特点,与综合农艺性状良好的鲁麦14配制杂交组合,大大改良了现有材料综合性状。本发明采用分子辅助选择与温...
夏中华张正平金彦刚陈忠明王丽邵慧杨永乐丁益李珍富宋速速刘洋
文献传递
优质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瑞华麦596
2020年
瑞华麦596是由江苏瑞华农业科技冇限公司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其母本为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春性中熟小麦品种镇麦10号,父本为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春性小麦品种扬麦20,参试代号为瑞华596。于2019年1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苏审麦20190005。
杨永乐夏中华蔡士宾金彦刚任仰涛常东伟赵其兵李珍富
关键词:系谱法选育春性高产抗病审定
两系杂交中籼稻新品种C两优113适宜栽插密度试验
2021年
为探明不同栽插密度对两系杂交中籼稻新品种C两优113农艺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于2020年在江苏省宿迁市塘湖良种场江苏瑞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淮北试验站进行了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栽插密度对C两优113的生育进程、株高影响不显著,高峰苗随栽插密度的增加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而成穗率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不同栽插密度对C两优113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差异显著,栽插密度为30cm×15cm(22.2万穴/hm^(2))时,C两优113产量三要素协调,产量最高。
赵其兵刘海浪陈伟李珍富任仰涛常东伟杨永乐卫万娟郑雅月张凡金彦刚夏中华
关键词:杂交中籼栽插密度
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瑞华麦521的选育经过及栽培技术被引量:1
2018年
瑞华麦521是江苏瑞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优质强筋小麦品种郑麦9023和具有较好丰产性、抗逆性的小麦品种偃展4110进行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综合抗性好、高产稳产的半冬性小麦新品种,于2017年12月通过江苏省审定(审定编号为苏审麦20170008),适宜在江苏省沿淮麦区及淮北麦区晚茬口种植。本文介绍了瑞华麦521的选育经过,概述了其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总结了其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杨永乐李晖辉金彦刚任仰涛常东伟赵其兵常鹏举夏中华
关键词:小麦选育经过栽培技术
优质玉米新品种瑞华玉三号的选育
2023年
优质玉米新品种瑞华玉三号是江苏瑞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的玉米新品种,其品种来源为99A573×LH1805。该品种2021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皖审玉20210022),适宜安徽省夏播玉米产区推广种植,具有产量潜力高、广适、稳产性好、综合抗病能力强、品质优良的特点。后相继通过江苏省[(苏)引种(2022)第085号]、河南省[(豫)引种〔2022〕玉009]、山东省(鲁引种2022030)、河北省[(冀)引种〔2022〕第1号]、陕西省(陕引玉20230099号)引种备案,表明瑞华玉三号具有良好的区域适应性。从品种选育、特性特性、产量表现、栽培管理等方面对瑞华玉三号进行介绍,旨在为其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任仰涛刘海浪杨鹏金彦刚王磊王歆杨永乐卫万娟郑雅月李晖辉顾启花夏中华
关键词:玉米品种选育
一种小麦种植用施肥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麦种植用施肥装置,属于施肥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破碎箱,所述破碎箱的上端设置有下料箱,所述下料箱的上端设置有破碎机构,所述破碎机构的输出端延伸至破碎箱内部,本实用新型通过破碎机构对其肥料进行破碎,防止块...
金彦刚王歆夏中华
文献传递
小麦明麦2号的选育、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被引量:8
2015年
明麦2号由淮麦17与鲁麦14杂交并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属弱春性早熟小麦品种,株型较紧凑,幼苗匍匐,株高88.5 cm,分蘖力较强,稳产性好,正常年份的产量为7 125~8 625 kg/hm2;春季起身拔节早,两极分化快,抽穗早,耐倒春寒能力一般,耐热性好,灌浆速度较快,成熟落黄佳;茎秆弹性较好,抗倒性较强,对不同生长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南部稻茬麦区除外)、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块中晚茬种植。
夏中华金彦刚杨永乐邵慧李珍富韩璞宋速速任迎涛赵其兵
关键词:小麦选育栽培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