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

作品数:1,098 被引量:4,209H指数:27
相关作者:贺来孙正聿白刚王庆丰张盾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黑龙江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34篇期刊文章
  • 3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27篇哲学宗教
  • 128篇政治法律
  • 77篇文化科学
  • 55篇经济管理
  • 24篇社会学
  • 8篇文学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自然科学总论
  • 6篇语言文字
  • 4篇艺术
  • 4篇历史地理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80篇哲学
  • 200篇主义
  • 108篇辩证法
  • 103篇辩证
  • 94篇证法
  • 92篇黑格尔
  • 68篇资本论
  • 67篇正义
  • 67篇《资本论》
  • 64篇政治哲学
  • 64篇唯物
  • 59篇道德
  • 51篇社会
  • 50篇形而上学
  • 50篇唯物主义
  • 49篇政治
  • 49篇马克思主义哲...
  • 45篇马克思主义
  • 42篇历史唯物主义
  • 37篇社会主义

机构

  • 1,066篇吉林大学
  • 11篇吉林省社会科...
  • 7篇东北师范大学
  • 5篇教育部
  • 4篇武汉大学
  • 4篇西安电子科技...
  • 3篇长春工程学院
  • 3篇齐齐哈尔大学
  • 3篇沈阳师范大学
  • 3篇黑龙江科技大...
  • 2篇东北石油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2篇河南理工大学
  • 2篇马萨诸塞大学
  • 2篇通化师范学院
  • 2篇中央民族大学
  • 2篇重庆大学
  • 2篇吉林工程技术...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吉林日报社

作者

  • 120篇孙正聿
  • 98篇姚大志
  • 74篇王庆丰
  • 73篇贺来
  • 72篇张盾
  • 51篇韩志伟
  • 51篇王福生
  • 41篇白刚
  • 39篇孙利天
  • 28篇王立
  • 27篇刘福森
  • 22篇漆思
  • 20篇王振林
  • 19篇葛宇宁
  • 18篇李大强
  • 18篇王天成
  • 16篇程彪
  • 15篇李慧娟
  • 15篇袁立国
  • 12篇彭文刚

传媒

  • 93篇吉林大学社会...
  • 59篇社会科学战线
  • 47篇哲学研究
  • 41篇社会科学辑刊
  • 36篇天津社会科学
  • 35篇哲学动态
  • 34篇社会科学研究
  • 31篇学习与探索
  • 30篇江海学刊
  • 24篇长白学刊
  • 22篇理论探讨
  • 20篇高等学校文科...
  • 18篇求是学刊
  • 17篇马克思主义与...
  • 17篇学术研究
  • 17篇中国社会科学...
  • 17篇现代国企研究
  • 15篇中国社会科学
  • 14篇新华文摘
  • 14篇山东社会科学

年份

  • 21篇2024
  • 45篇2023
  • 47篇2022
  • 38篇2021
  • 38篇2020
  • 48篇2019
  • 53篇2018
  • 56篇2017
  • 49篇2016
  • 52篇2015
  • 70篇2014
  • 80篇2013
  • 91篇2012
  • 85篇2011
  • 62篇2010
  • 48篇2009
  • 37篇2008
  • 48篇2007
  • 27篇2006
  • 57篇2005
1,09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工智能时代机器对工人的抽象统治——主体性哲学的三重批判维度被引量:1
2022年
反思机器替代人类体能与人类智能引起的工人阶级传统社会地位深刻变革的主体性困境,必须超越"非批判的实证主义"的"技术决定论"或"非批判的唯心主义"的"技术威胁论"的非历史性价值立场。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等人与世界关系的三重基本向度出发,自然科学技术分别推动建构并异化反噬了三种不同的现代性主体:认知主体、权利主体和欲望主体。首先,作为工人理性认识进而改造自然界的劳动资料,机器在信息时代的"去技能化"加速催生模糊生产同生活之间界限的"非物质劳动"新型协作形态。资本则越来越成为自主吸纳智力资源来全面筹划制造剩余价值的生命权力。其次,以技术合理性特别是算法治理为重要统治方式的资产阶级将应当享有生命、财产、自由和平等的政治解放权利成果的无产阶级管控成隐匿维护当前极权主义等级结构的"无用阶级"。最后,消费领域景观符号通过大众媒介捕捉操控的数字化虚拟需要,又在休闲时间内填充劳动者自由解放的意识形态幻象。这样,机器体系的资本化应用最终产生了对工人活动从生产到消费、从物质到精神的整体规训。而立足于马克思澄清的"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的唯物史观,新时代亟须重构历史主体位置的"卢德分子"的革命任务就有赖于打破资本主义对人工智能的垄断占有,使其自觉转变为走向共产主义"自由人联合体"的"指示器"。
程萌
关键词:人工智能非物质劳动
从哲学史的逻辑看哲学的发展
2014年
在人类诸种形态的历史中,思想史的逻辑无疑是最难把握的;而在思想的历史中,哲学史的逻辑更难把握。黑格尔在对哲学史的逻辑的把握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恩格斯称他是"历史上第一个想在历史中发现一种规律的人"。但是,黑格尔所把握到的哲学史的逻辑,却在理论上使得哲学的历史终结了。文章试图通过对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中诸论述的分析,尝试理解哲学史的逻辑,并从哲学史的逻辑去审视哲学的未来发展。
高超
关键词:哲学史逻辑
从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批判看“以人为本”的最终落脚点
2007年
王庆丰
关键词:以人为本费尔巴哈《存在与时间》土地神操心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正义观的当代实践被引量:4
2020年
马克思有没有正义观?他的正义观是什么?这些根本性问题,如果不进入马克思的话语结构体系,是无法得出科学结论的。而一旦进入马克思话语体系就会发现马克思正义观的核心价值指向就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是一种高位阶正义。面对人类面临的时代危机,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一种立足时代坐标的时代化的正义观,是马克思正义观的当代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人类优先的发展理念,主张重建人类的共同性,推进全球新治理。这无疑是一种化解人类时代困境的合理的价值方案,是中国为世界做出的新贡献。
葛宇宁白刚
关键词:正义观
罗尔斯正义理论中的“社会稳定性”问题被引量:1
2019年
任何社会都想实现自身的稳定性。社会稳定性在当代政治哲学中以正义原则的稳定性问题而呈现出来。罗尔斯对稳定性的性质界定并不清晰,因而关于社会稳定性的性质及其根源也不清晰。就理论来说,社会稳定性同正义原则的逻辑关联并不一致:正义原则的稳定性主要体现为正义观的稳定性而非社会稳定性。在正义的理念中,社会稳定性的根源在于正义原则。只要正义原则被人们认可,并且社会按照正义原则的标准和要求运行,社会稳定性方可实现。反思正义原则的稳定性之意义在于:从理论上构建当下的社会正义原则是我们优先解决的课题;从实践上最大限度的践行正义原则,提升人民的福祉并培养人们的正义感是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关键。
杨景王立
关键词:正义观正义感正义原则
马克思“合理形态”的辩证法
2016年
马克思“合理形态”的辩证法是针对“神秘形式”的辩证法提出来的。“神秘形式”的辩证法指的就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它以一种绝对真理的名义发挥着思想的规范和统治作用.从而成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而“合理形态”的辩证法是“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这种思维方式彻底消解了人类社会具有终极完美形态的观点。
王庆丰
关键词:辩证法统治阶级绝对真理人类社会思维方式黑格尔
新生态哲学论纲被引量:36
2009年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生态文明的时代所需要的哲学是不同于西方近代主体形而上学的新哲学。生态哲学不是一般哲学的分支或"下属部门学科",而是生态文明时代的新形态的哲学。生态哲学是以自然存在论为基础的生态世界观,以环境价值为核心的生态价值观,以"生命同根"为价值前提的生态伦理观和以"生态约束"为特征的新发展观。
刘福森
关键词:生态哲学新发展观
不可能世界与可能对象——《逻辑哲学论》中的可能性概念
2018年
"可能性"是《逻辑哲学论》的一个核心概念,这个词在文本中的用法可以归纳为6类,并且都可以用集合论的语言表述。《逻辑哲学论》诠释专家就如何理解可能性概念存在广泛分歧,关于"不可能世界"的分歧显示了逻辑空间概念引发的种种误解,关于"可能对象"的分歧显示了早期维特根斯坦哲学中的内在困难。为了全面理解可能性概念,在比较维特根斯坦不同时期的论述的同时,还需要关注早期维特根斯坦哲学的某些反映在文本之外的重要特征。通过追踪"对象"概念在维特根斯坦哲学中的变化,可以揭示语言的可能性与语言的现实性之间的断裂。
李大强徐汉南
关键词: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
书序三题
<正>这是为我所指导的博士生王会平、赵连君、白利鹏博士论文公开出版所作的序,它们表达了我近年来对某些哲学问题的研究兴趣和初步思考。
杨魁森
文献传递
米德的“符号互动论”解义被引量:26
2014年
米德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基于社会行为主义的基本立场,以进化论为依托,提出了一种从社会秩序出发的研究方法,成功地分析了语言的机制。通过对语言符号的分析,不仅揭示了人类心灵的生成与本性,而且阐释了具有心灵的人类有机体,在社会交流过程的"角色扮演"中所形成的自我,以及由自我依据语言交流原则所形成的人类社会,体现了他对改造社会生活的语言交往功能的关注。
王振林王松岩
关键词:米德符号互动论语言心灵自我
共10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