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林大学商学院数量经济研究中心

作品数:2,037 被引量:18,297H指数:60
相关作者:陈守东赵振全金成晓张世伟王林辉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80篇期刊文章
  • 22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21篇经济管理
  • 44篇社会学
  • 32篇理学
  • 31篇文化科学
  • 26篇政治法律
  • 2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4篇医药卫生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军事
  • 3篇哲学宗教
  • 2篇农业科学
  • 2篇语言文字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298篇货币
  • 256篇金融
  • 237篇货币政策
  • 214篇经济增长
  • 210篇实证
  • 117篇通货
  • 115篇通货膨胀
  • 112篇经济周期
  • 95篇资本
  • 88篇宏观经济
  • 87篇股票
  • 82篇企业
  • 79篇实证研究
  • 77篇利率
  • 76篇财政
  • 68篇资产
  • 67篇TV
  • 64篇中国经济
  • 60篇股票市场
  • 59篇农民

机构

  • 2,006篇吉林大学
  • 56篇东北师范大学
  • 30篇吉林财经大学
  • 16篇清华大学
  • 14篇长春税务学院
  • 13篇中国社会科学...
  • 12篇山西财经大学
  • 12篇中国人民大学
  • 10篇山东大学
  • 9篇中国人民银行
  • 8篇东北财经大学
  • 8篇长春工业大学
  • 8篇吉林省社会科...
  • 8篇上海对外经贸...
  • 8篇青岛农业大学
  • 7篇西南财经大学
  • 7篇厦门大学
  • 7篇中央财经大学
  • 6篇长春大学
  • 6篇广州大学

作者

  • 332篇刘金全
  • 129篇陈守东
  • 118篇孙巍
  • 115篇张屹山
  • 108篇张世伟
  • 86篇丁志国
  • 83篇邓创
  • 72篇金春雨
  • 70篇赵振全
  • 67篇齐红倩
  • 66篇金成晓
  • 63篇隋建利
  • 56篇石柱鲜
  • 56篇刘海英
  • 54篇董直庆
  • 50篇庞晓波
  • 50篇刘达禹
  • 49篇林秀梅
  • 42篇张小宇
  • 37篇宋玉臣

传媒

  • 84篇数量经济技术...
  • 66篇数量经济研究
  • 60篇吉林大学社会...
  • 43篇社会科学战线
  • 43篇统计与决策
  • 41篇西安交通大学...
  • 39篇学习与探索
  • 36篇经济纵横
  • 33篇当代经济研究
  • 33篇财经科学
  • 29篇经济问题探索
  • 25篇商业研究
  • 24篇中国软科学
  • 21篇经济评论
  • 21篇管理世界
  • 21篇数理统计与管...
  • 20篇财经研究
  • 20篇统计研究
  • 19篇经济学家
  • 18篇经济管理

年份

  • 17篇2025
  • 67篇2024
  • 65篇2023
  • 86篇2022
  • 86篇2021
  • 101篇2020
  • 195篇2019
  • 108篇2018
  • 125篇2017
  • 82篇2016
  • 89篇2015
  • 67篇2014
  • 100篇2013
  • 83篇2012
  • 98篇2011
  • 82篇2010
  • 91篇2009
  • 103篇2008
  • 74篇2007
  • 78篇2006
2,0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缘政治风险、政策不确定性与短期国际资本流动被引量:17
2019年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通过构建一个基于地缘政治风险、政策不确定性以及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TVP-VAR-SV模型,在控制宏观经济因素和市场因素后,分析地缘政治风险和政策不确定性对我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时变影响。结果表明,地缘政治风险和政策不确定性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具有明显的时变负向短期影响特征,宏观经济因子、中美利差和人民币升值预期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具有基础性影响,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具有显著正向自反馈效应。基于上述结论,将地缘政治风险和政策不确定性风险纳入宏观审慎监管的框架,有利于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动进行短期管理,防止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出现较大幅度波动。
李青召方毅
关键词:地缘政治风险短期国际资本流动
人民币汇率的动态决定:实际干预与汇率沟通的差异化判断被引量:2
2022年
汇率稳定是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保障。在顺应市场力量的同时,汇率适当引导不仅取决于短期波动和长期均衡的动态调整,而且依赖于汇率升贬值区间的完整分布。采用分位数自回归分布滞后方法,本文从时间和波动幅度两个维度分别刻画了从2009年1月至2020年12月外汇实际干预和汇率沟通对汇率水平的差异化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长期和短期视角下实际干预和汇率沟通在不同汇率波动区间呈现出时变和非对称特征。无论是长期均衡还是短期波动,实际干预都显著正向影响汇率水平,而汇率沟通在汇率升值和贬值区间的影响方向相异。因此,有效的外汇市场引导要同时兼顾汇率波动幅度和长短期影响,尤其是汇率沟通的短期影响引致长期的逆向变动。
张艾莲王莎刘柏
关键词:汇率均衡分位数回归
跨境资本的全球协动与区域联动研究——基于时变参数多层动态因子模型
2023年
跨境资本流动对金融稳定具有重要影响,探究全球和区域资本流动的协同波动有助于防范外部冲击带来的金融风险。本文采用带有随机波动率的时变多层动态因子模型,识别跨境资本流动的全球协动与区域联动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方差分解量化全球和区域协同波动在解释资本流动中的重要性及动态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从全球平均层面来看,全球和区域协同波动对资本流入与资本流出具有决定性作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资本流动对外部冲击的敏感度上升;全球协动与区域联动能够解释我国大部分资本流动波动,我国资本流动对外部冲击敏感度的时变性更强。进一步将全球和区域协同波动的方差贡献度之和作为资本流动对外部冲击的敏感度,本文考察了结构性和周期性变量如何影响资本流动对外部冲击的敏感度。结果显示,金融发展水平、贸易开放程度等国内结构性变量的改善能够显著缓解资本流动对外部冲击的敏感度,这一结论为提高一国资本流动管理水平,进而维护金融稳定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王金明王心培
关键词:跨境资本流动敏感度
量价转换背景货币政策效应时变性研究
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货币当局需要有序渐进地推动货币政策调控工具平稳转型,而转型的核心是从传统的数量型调控工具转向价格型调控工具。在量价转换背景下,厘清二者对实际经济的效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非线性断点回归模...
张小宇刘永富王浩宇
文献传递
利率政策环境与央行货币政策选择
央行的货币政策实施受货币政策环境制约,特别是实施价格型货币政策时,在不同的利率环境下央行可能选择不同的利率调控模式。为此,通过构建门限回归模型对货币政策调控模式与利率区制的相依性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在不同的利率区制内...
张小宇
关键词:门限模型货币政策
文献传递
性别工资差异缘何扩大?——基于职业分割的分析视角被引量:21
2012年
基于职业分割的视角,本文建立了中国城镇居民的就业方程和工资方程,提出工资差异变动分解方法,并依据中国城镇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对城镇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工资差异变动进行分解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95年至2002年间,性别工资差异呈扩大趋势;性别工资差异的扩大完全是由性别歧视的加剧造成的;性别歧视的加剧不仅体现在职业内部针对女性工资歧视的加剧,而且体现在针对女性职业分割的就业歧视的加剧。因此,政府设计和实施公平的就业制度和工资分配制度,将有助于抑制性别工资差异的持续扩大。
郭凤鸣张世伟
关键词:性别歧视工资歧视工资差异
包含汇率因素的非线性泰勒规则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检验被引量:1
2013年
文章运用对数平滑转换回归模型(LSTR)研究了包含汇率因素、多个资产价格因素的非线性泰勒规则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检验,实证结论表明:(1)利率规则是关于其滞后一期为转换变量的非线性函数;(2)中国货币政策执行过程中利率平滑程度较高,为0.83;(3)在样本期间,非线性转换函数具有四个较为显著的阶段;(4)无论线性还是非线性的泰勒规则,利率对通货膨胀反应均不足,因此具有内在不稳定性;(5)在先前的泰勒规则实证文献中,对解释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关注极少。结论认为,如果解释变量的波动性较大时,多重共线性问题就应予以必要的关注。
金成晓朱培金
关键词:汇率波动资产价格通货膨胀
中国文化市场经营机构效率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采用三阶段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模型对2011年中国31个省、区、市文化市场经营机构进行效率评估分析,结果表明:文化消费需求的增加有利于文化市场经营机构效率的提高;文化市场经营机构数量的增加不利于效率的提高;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所需劳动力的减少,不利于投入资本的减少。在不考虑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影响的情况下,文化市场经营机构的总体综合技术效率水平较低,大部分省、区、市的文化市场经营机构效率处于"低技术效率、高规模效率型",经营管理水平不高是影响多数省、区、市文化市场经营机构效率提升的重要因素。各地文化市场经营机构效率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效率最高,中部地区效率居中,西部地区效率最低。
林秀梅张亚丽
关键词:文化市场
我国财政与经济增长关系:基于Bootstrap仿真方法的实证检验被引量:50
2007年
不同经济体的财政与经济增长作用关系存在差异性,研究文献对二者理论关系的认识也并不统一。本文采用小样本可靠的Bootstrap仿真方法,利用1952~2003年为样本期的时序数据,对我国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进行了Granger因果关系的实证检验。比较研究显示,基于渐近理论的传统检验结果认为,二者不存在统计上的协整关系。利用Bootstrap仿真方法却得到不同的结论,即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具有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意味着我国财政和经济增长存在相互促进作用。本文结论与大多数研究文献观点存在显著区别。
董直庆滕建洲
关键词:财政支出经济增长GRANGER因果关系
机器人应用冲击、职业可迁移技能和职业—技能合意性被引量:1
2024年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突破,机器人作为其重要载体在生产领域广泛应用,对劳动就业和任务分配产生深远的影响。现有文献更多关注机器人应用的岗位更替效应,忽视其重塑工作流程和改变生产任务而影响劳动技能需求。本文基于微观个体层面考察机器人应用对职业—技能合意性的冲击,从任务去常规化和职业可迁移技能需求增加的维度,探究机器人应用对职业—技能合意性的影响机制,分类检验不同类型可迁移技能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并进一步剖析部分学历不足的劳动群体就业状况、工资收入和职业地位的变化。研究发现:(1)机器人应用会重构机器与劳动间的任务分配,使劳动者从事的任务去常规化,也会增加职业可迁移技能需求,进而降低职业—技能合意性。(2)机器人应用通过增加复杂问题解决技能、资源管理技能和社交技能等不同类型的职业可迁移技能需求导致职业—技能合意性降低,这在新职业和数字职业中也有明显体现。(3)在机器人冲击下部分学历不足的劳动群体会借助智能化机器突破职业藩篱,推动职业地位向上流动;但也有部分劳动群体,被机器人替代而面临离职风险增加和工资下降等问题。技能深化能够帮助劳动者摆脱技能不足的困境,提高职业—技能合意性,进而缓解机器人应用的负向冲击。
王林辉周慧琳钱圆圆董直庆
关键词:机器人应用
共20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