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大学医学院口腔医学系
- 作品数:87 被引量:140H指数:7
- 相关作者:韩立赤刘为国张静莹牛莹张卫民更多>>
-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大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华北煤炭医学院口腔医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大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 电离辐射对大鼠颌下腺中microRNA表达的影响
- [目的]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放射治疗可导致唾液腺损伤,引起不可逆的口腔并发症,例如:味觉异常、口腔干燥症、猛性龋、吞咽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microRNA(miRNA)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非编码小分子RNA,已经成为...
- 李开亮张福胤向彬
- 关键词:头颈部恶性肿瘤电离辐射颌下腺MICRORNA
- 中药川莲治疗小鼠肉瘤S_(180)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1997年
- 正宗四川黄莲汤剂治疗小鼠肉瘤S180腹水型瘤株,经体内抗瘤实验观察,将小鼠接种S180瘤株,同部位注射川莲药液治疗,连续观察65天,用药组小鼠存活率100%,对照组存活率为0。
- 孙文平吴毓靳岩高小平刘为国
- 关键词:小鼠肉瘤S180肿瘤药理
- β-榄香烯及顺铂对人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83细胞毒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1
- 2005年
- 向彬张福胤吴佩春
- 关键词:Β-榄香烯细胞毒作用SACC-83顺铂选择药物
- 白藜芦醇促进氧化应激状态牙髓干细胞在钛种植体表面的增殖及成骨分化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SV)对氧化应激状态人源牙髓干细胞(hDPSCs)在大颗粒喷砂酸蚀表面改性的钛片表面增殖及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酶消化法体外分离培养hDPSCs,200μmol/L H2O2作用24 h诱导hDPSCs产生氧化应激状态,10μmol/L RSV处理氧化应激状态的hDPSCs 24 h;Alamer Blue法观察hDPSCs增殖活性的改变,扫描电镜观察hDPSCs在钛表面黏附及形态的改变,碱性磷酸酶(ALP)染色观察hDPSCs在钛片表面成骨分化能力的改变。结果:氧化应激状态的hDPSCs增殖能力比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RSV能够显著提高氧化应激状态hDPSCs的增殖能力,并能促进其在钛片表面ALP的表达。结论:RSV能够促进氧化应激状态的hDPSCs在钛片表面增殖及成骨分化。
- 郭英张静莹曲哲张乃馨MAN Kenny杨学斌
- 关键词:白藜芦醇牙髓干细胞氧化应激钛种植体
- 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探索
- 如何贯彻'立德树人'的思想,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当前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我们通过指导学生建立科学的就业、创业观念,坚持专业教学的科学性,以工作室为依托启发学生的医学兴趣,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支撑培养科研意识和精...
- 刘为国谢中秋
-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口腔医学教育
- 文献传递
- 将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融入口腔医学教育培养的经验体会
- 如何贯彻国家创新创业的精神、培养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医学人才,是当前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我们通过指导学生建立科学的就业、创业观念,坚持专业教学的科学性,以工作室为依托引导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 刘为国谢中秋
- 关键词:创新创业口腔医学教育
- 文献传递
- Dyract复合体修复前牙间隙的临床疗效
- 2001年
- 周丽辉李文颜张洁
- 关键词:DYRACT复合体前牙间隙
- 通过大学生社团活动践行育德和乡村振兴被引量:1
- 2022年
- 为了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口腔医学专业人才,解决偏远地区群众口腔健康水平偏低等问题,大连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示范社团“云贝健齿在线”集专业实践、科技创新、志愿服务于一体,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通过“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等社会实践活动“云贝健齿”小程序等线上服务,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培养学生用口腔专业知识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振兴乡村口腔保健事业,服务于“健康中国”行动。
- 姜慧敏郑燕韩立赤宋真曾常茜
- 关键词:社会实践口腔健康
- 复发性阿弗它溃疡病程中唾液pH值动态观察
- 1999年
- 复发性阿弗它溃疡是口腔粘膜疾病中的常见病,有明显的灼痛周期性复发是本病的规律本文观察了对例复发性阿弗它溃疡(RAU)患者在正常时与发病初期及恢复期不同流速时的唾液pn值的改变发现同一患者发病初期比正常时唾液pH值明显升高.t值检验有显著差异,而恢复期唾液pH值接近正常.
- 曲晓娟刘铁玉
- 关键词:复发性阿弗它溃疡口腔粘膜疾病唾液RAU
- 舍格伦综合征与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相关性研究
- 1999年
- 指导临床鉴别会格伦综合征与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方法:对24例口干症状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实验室检查、腮腺造影及唇腺活检结果:24例患者中23例为女性,平均年龄51岁.均为更年期19例曾诊断为更年期综合征者,确诊为舍格伦综合征,临床型的9例,亚临床型6例.结论:提示女性内分泌功能变化与精神因素也可为舍格伦综合征的发病诱因.对早期诊治舍格伦综合征有指导意义.
- 刘铁玉曲晓娟
- 关键词:舍格伦综合征女性更年期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