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

作品数:88 被引量:640H指数:14
相关作者:陈烨王吟彦黄妙玲叶华杜顾宝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2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7篇建筑科学
  • 6篇文化科学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语言文字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7篇园林
  • 51篇风景园林
  • 23篇景观
  • 12篇风景
  • 10篇公园
  • 10篇规划设计
  • 10篇城市
  • 8篇课程
  • 8篇教学
  • 6篇绿地
  • 6篇参数化
  • 5篇教育
  • 4篇景观设计
  • 4篇建筑
  • 4篇教学改革
  • 3篇园林学
  • 3篇生境
  • 3篇生态智慧
  • 3篇数字技术
  • 3篇林学

机构

  • 85篇东南大学
  • 3篇南京林业大学
  • 2篇同济大学
  • 2篇香港城市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国务院
  • 1篇宾夕法尼亚大...
  • 1篇浙江农业商贸...
  • 1篇杭州园林设计...
  • 1篇东南大学建筑...
  • 1篇中国电力工程...

作者

  • 39篇成玉宁
  • 9篇李哲
  • 7篇袁旸洋
  • 7篇王晓俊
  • 5篇陈烨
  • 4篇成实
  • 3篇顾凯
  • 3篇韩凝玉
  • 2篇唐军
  • 2篇钱静
  • 2篇陈洁萍
  • 2篇方程
  • 2篇薛求理
  • 2篇杨冬辉
  • 2篇黄妙玲
  • 2篇张哲
  • 2篇李岚
  • 1篇周聪惠
  • 1篇杜顾宝
  • 1篇王吟彦

传媒

  • 37篇中国园林
  • 13篇风景园林
  • 8篇建筑与文化
  • 5篇华中建筑
  • 3篇景观设计学(...
  • 3篇2011年中...
  • 2篇2012年风...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世界建筑
  • 1篇现代城市研究
  • 1篇建筑师
  • 1篇中国城市林业
  • 1篇建筑遗产
  • 1篇2006年全...
  • 1篇明日的风景园...

年份

  • 1篇2025
  • 5篇2024
  • 6篇2023
  • 8篇2022
  • 10篇2021
  • 4篇2020
  • 7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7篇2011
  • 8篇2010
  • 4篇2007
  • 3篇2006
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域性的文化生态特征在景观设计中的体现——以南京狮子山—汉西门风貌区小桃园片区景观规划设计为例被引量:3
2010年
南京是一座六朝古都,遗韵犹在,格局尚存。外秦淮河和明城墙围合的老城是南京历史文脉的精髓所在。但由于多年的城市发展,局部的无序建设,外秦淮河及护城河水体污染严重,周边的山体同城市生活相隔离,"龙蟠虎踞"之势也日渐模糊。
杨冬辉王吟彦
关键词:景观规划设计景观设计生态特征地域性风貌
基于小圩形态指数的宣芜平原圩田景观肌理量化研究——以固城湖永丰圩为例被引量:6
2023年
在当代乡村农耕景观高质量发展与提质增效背景下,以量化分析技术精准研判圩区景观风貌,利用小圩形态指数分析解译典型圩田景观肌理成为乡村景观研究纵深发展的基本问题之一。面向典型圩田肌理特征量化研究需要,综合景观肌理研究的既有成果,确定小圩延伸率、矩形紧凑度、凹凸度、椭圆形状指数和分形维数5项标识性形态指数。以南京固城湖永丰圩为例,将其小圩二维边界转译为指数数据,选取SOM神经网络、K-means等机器学习方法构建圩田肌理识别模型并对样本圩区进行集成解析,实现圩田肌理的表征识别与聚类分析。相关结果为圩田景观肌理研究提供了一种小圩形态指数聚类分析方法,为深入探索乡村景观肌理统计测量技术提供研究参考。
李哲卢馨逸施佳颖黄若暄高颖
关键词:风景园林SOM神经网络
自然式植物景观空间形态研究 以杭州西湖公园绿地为例被引量:9
2016年
植物景观空间是近几年来的研究热点,但受制于自然环境的有机性与植物材料的复杂性,单纯的几何形式归纳并不能描述绝大多数园林中常见的植物景观空间形态,尤其是自然式的植物群落。通过对杭州西湖公园绿地的经典案例进行调研,创新地归纳出空间的形态的3种原型——围合型、流动型、组团型。在调查案例中,围合型空间的形态较易识别,通过控制入口大小与位置,弱化空间自身的一览无余;流动型空间具有明显的空间轴线,游览路线通常与轴线相交以获得纵深的空间体验;组团型的空间有步移景异的体验,游览路线往往呈环绕状布置。通过对3种空间原型的组合可以形成更为丰富的空间,为自然式植物景观空间设计提供了思考途径。
陈冰晶王晓俊
关键词:植物景观设计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三维景观可视化技术的发展和前景被引量:6
2010年
今天,由于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三维景观可视化技术(以下简称三维景观1)的"加盟",欧美景观学界的科研和教学呈现新的局面,以三维景观为技术基础的景观学理论及方法的研究正步入新的阶段.
李雱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可视化技术三维景观景观学
以目标引导、以问题启动的规划设计课程探索
风景园林是一门整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系列课程作为东南大学景观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其分阶段细化的课程教学组织模式体现了以目标引导,以问题启动的课程教学思想。
唐军
关键词:风景园林教学组织模式高等教育
面向21世纪的风景园林教育
人居环境建设与城市化进程为风景园林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面对空前的发展机遇、培养规模与工程实践,如何抓住学科发展机遇,实现风景园林教育跨越式发展已成当务之急。针对21世纪风景园林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时代发展与教育观念...
关键词:风景园林教育模式教育体系教育方法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数字技术辅助下的风景园林空间精细化设计路径探索被引量:7
2022年
探索精细化的风景园林空间设计方法,是高品质时代背景下的必然趋势,亦是对“数字中国”国家发展战略要求的积极响应。精细化设计的关键在于将空间设计目标进行明确、细化和落实的过程。通过空间构成类型的精细划分与空间构成量化表征的精细描述,将空间设计意图表达为特定的空间建构类型及其量化表征因子的阈值区间。在阈值区间的引导下,通过方案预设、检验与调控的动态设计过程,实现精细化的风景园林空间设计。综合运用空间信息采集技术、空间数据计算平台、数据统计分析方法以及空间模拟建构技术,将数字技术与方法贯穿全过程,探讨精细化风景园林空间的设计路径。以南京外秦淮河及河头片区地块B设计为例,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
王一婧成玉宁
关键词:风景园林精细化设计数字技术
基于混合精度模型的城市山体视觉分析研究——以南京紫金山为例被引量:3
2022年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与深入,城市空间中的自然山水景观视觉价值与重要性受到更多关注。以城市山体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一种基于混合精度模型的定量视觉分析框架,从"观"与"被观"2个方面提出了若干视觉量化指标。结合南京紫金山案例研究,从客观角度深入分析紫金山在南京老城中的空间视觉特征,利用基于混合精度模型的定量分析方法获得可描述这些特征的视觉量化指标,从而发现有潜力但被忽略的视觉廊道与观赏点,并针对部分道路及开放空间进一步提出了完善紫金山视廊体系的建议与策略。
张冠亭王晓俊
关键词:风景园林视觉分析紫金山
南京明清历史园林保护利用初探被引量:2
2007年
在调研南京明清历史园林分布及其遗存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在城市化进程中,历史园林保护与利用对完善城市绿地系统、改善居住环境、增强城市特色的促进作用,并以门西地区和愚园为例,探讨了遗址文化公园、遗产廊道等具体的保护利用方式。
李岚
关键词:历史园林文化遗产保护绿地系统
人工引导下的湿地公园生态修复被引量:24
2014年
人工引导下湿地生态的自然修复主张在湿地公园设计中利用适宜的方法和合理的技术,巧妙利用"自然力"恢复和营造生态化的湿地景观,在遵循自然规律过程的同时又满足空间、审美、功能、文化等方面的需求。人工干预下的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有其特殊性,因而湿地恢复和营建工作需要针对性地从生境和物种2个方面出发,采用适宜的技术,将人为干预降至最小,从而实现减量设计的目的。
成玉宁袁旸洋成实
关键词:风景园林湿地公园生态修复营建技术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