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 作品数:48 被引量:350H指数:11
- 相关作者:王秋生郭军陆巍雷中华安帅更多>>
- 相关机构:中华女子学院外语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托妮·莫里森小说中的姐妹情谊被引量:11
- 2007年
- 姐妹情谊是女权主义的一个重要概念,从最初倡导完美的姐妹情谊到这一概念因为忽视差异性遭到质疑,到现在对这一概念的重新审视,姐妹情谊这一概念经历着变化。论文试图把这种变化和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四部小说《最蓝的眼睛》、《柏油娃》、《宠儿》、《天堂》中体现的白人女性与黑人女性之间的关系的变化相结合,证明多元化的身份在得到彼此的尊重和理解后不会阻碍妇女之间的团结,相反,超越差异性的姐妹情谊是可能的。
- 胡俊
- 关键词:女性主义姐妹情
- 汉语量化句的逻辑语义分析与计算被引量:4
- 2007年
- 分别对汉语中以句首”有”字结构为例的存在量限式和以周遍性主语句为例的全称量限式进行逻辑语义的分析,以调查统计为基础探讨汉语歧义量化句的问题。在最后部分对汉语歧义量化句在Prolog语言的环境下做了个案的语义自动分析的实现。
- 吴平
- 揭示“权力之眼”——评当代戏仿对《白雪公主》母题的瓦解被引量:4
- 2015年
-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以来,经典童话因其母题价值成为英美文学改写的重要标靶,在女性主义、新历史主义以及后结构主义的影响下,改写也从以往对母题的肯定、重复和巩固转变为对母题的质疑、颠覆或瓦解。本文以唐纳德·巴塞尔姆的长篇小说《白雪公主》、安·萨克斯顿的诗作《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以及安吉拉·卡特的短篇小说《雪孩》为例,分析当代戏仿在瓦解《白雪公主》母题方面的共性,指出上述文本在意象选择、人物刻画以及情节设置方面揭示了隐藏在母题背后的"权力之眼",从"规训"和"惩罚"两方面展现了"全景敞式监视主义"对女性主体的监视机制,挖掘出女性间嫉妒的父权根源,展现了经典童话中"真理"的叙述性及其背后的权力关系,从而达到了挑战权力话语的目的。
- 穆杨
- 关键词:戏仿
- 语用学:人类调适性交际学——J.Mey语用行为理论述评被引量:4
- 2005年
- 语用行为理论是当代著名语用学家J.Mey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宏观语用学理论,体现了欧洲大陆语用学研究的鲜明特色。围绕什么是语用行为,语用行为理论包含哪些重要概念,语用行为理论和言语行为理论有哪些异同这三个问题,对语用行为理论进行评述。
- 王欣
- 关键词:语用行为言语行为
- 先设的本质及其研究被引量:5
- 2005年
- 先设是当代语言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本文介绍了100多年来哲学家和语言学家对先设问题的研究成果,并主要讨论了先设研究的两个方向:语义先设和语用先设,以及两者的差异:语义先设将先设定义为句子和句子或命题与命题之间的二元关系,并借助真值和逻辑蕴涵解释先设事实.语用先设涉及的是说话人、语境、句子和命题组之间的关系,要求我们在解释先设时考虑说话人的信念和语境方面的因素.
- 刘强
- 关键词:逻辑蕴涵
- 论同声传译中的译员角色被引量:14
- 2004年
- 本文从有关话语基调的理论出发 ,结合一些实证研究和同声传译的特点 ,阐述了同传译员在同声传译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同传译员不是讲话者的目标受话者 ,与交际的双方不发生直接关系 ,但交际双方对译员又都有所期待 ,正是这些期待给了译员发挥创造力的空间。一名出色的译员要依据交际双方的角色关系来定位自己的角色 ,并在把握发言主题和选用合适的表述方式传递信息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
- 刘林军
- 关键词:同声传译话语基调信息传递翻译理论
- 评莱文森的一般性谈话隐涵理论——新格赖斯理论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被引量:2
- 2004年
- 从三个方面对莱文森的一般性谈话隐涵理论进行评介。首先,通过分别与特殊性谈话隐涵和与规约隐涵的对比,意在证明一般性谈话隐涵在意义系统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其次,通过对一般性谈话隐涵理论整体内容框架的介绍并对这一理论的描写能力和解释能力的概述,意在论证这一理论已具有相当的成熟性。最后,一般性谈话隐涵理论的建立将促使人们重新审视意义系统内部各个层次之间、特别是语义与语用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进而促使人们重新思考语法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 吴平
- 组合性原则与逻辑语法被引量:1
- 2013年
- 组合性原则是逻辑语法的根本原则。文章阐述逻辑语法和组合性原则提出的背景与过程,从宏观层次讨论组合性原则对逻辑语法的方法论意义,从微观层次说明逻辑语法如何通过范畴语法和高阶逻辑等理论构件实现组合性原则。
- 王欣
- 关键词:逻辑语法范畴语法高阶逻辑
- 同声传译的工作记忆机制研究被引量:11
- 2010年
- 口译既是一种实践性非常突出的语言信息交际活动,更是一种心智程序非常复杂的认知加工过程。对同传认知记忆机制的探索经历了基于实践经验的理论思考、实证探索、理论升华(即模式构建)等阶段。对同传记忆机制的实证性考察,特别是多样化的客观数据积累,以及基于实证数据的口译记忆模式的修正与创新(尤其是同传中工作记忆的模式)是当前及今后口译记忆研究的重点及趋向。
- 张威
- 关键词:同声传译工作记忆
- 《最蓝的眼睛》中非裔美国人的自我憎恨被引量:14
- 2006年
- 作为一个非裔美国作家。托妮·莫里森不可能对她同族人的命运无动于衷,因为一直以来,非裔美国人都在受着种族问题的困扰。但是在她的作品《最蓝的眼睛》中,莫里森采取了一种不同的方式来对待这个问题。她并没有聚焦于黑人和白人之间的直接冲交,让她更感兴趣的是黑人团体内部的问题——通过呈现某些非裔美国人的自我憎恨心理,莫里森试图证明。对白人价值标准的内化以及对黑人身份的放弃。是白人种族主义对非裔美国人造成的最大伤害。
- 胡俊
- 关键词:《最蓝的眼睛》非裔美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