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大学哲学系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

作品数:185 被引量:1,225H指数:19
相关作者:刘崇俊任元彪傅世侠邵全辉郑丹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创新方法工作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自然科学总论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7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7篇自然科学总论
  • 51篇文化科学
  • 21篇经济管理
  • 17篇哲学宗教
  • 12篇生物学
  • 11篇医药卫生
  • 10篇社会学
  • 9篇理学
  • 2篇农业科学
  • 2篇语言文字
  • 2篇历史地理
  • 2篇兵器科学与技...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6篇哲学
  • 14篇诺贝尔
  • 11篇学史
  • 11篇社会
  • 10篇科学哲学
  • 9篇诺贝尔奖
  • 8篇证法
  • 8篇自然辩证法
  • 8篇理学
  • 8篇辩证
  • 8篇辩证法
  • 8篇创造力
  • 7篇科学史
  • 6篇自然科学
  • 6篇技术创新
  • 6篇公众
  • 6篇方法论
  • 5篇心理
  • 5篇心理学
  • 4篇食品

机构

  • 178篇北京大学
  • 3篇北京科技大学
  • 3篇山西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东北大学
  • 2篇北京化工大学
  • 2篇厦门大学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北京北大维信...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河池学院
  • 1篇南开大学
  • 1篇河北金融学院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中医研究...
  • 1篇北京市理化分...
  • 1篇中共中央党校

作者

  • 36篇周程
  • 9篇孙小礼
  • 7篇任元彪
  • 6篇任定成
  • 5篇孙雍君
  • 5篇刘崇俊
  • 5篇傅世侠
  • 5篇徐凌
  • 4篇王骏
  • 4篇邵全辉
  • 4篇尚智丛
  • 4篇陈首
  • 3篇郑丹
  • 3篇魏宏晋
  • 3篇刘立
  • 3篇黄艳红
  • 3篇周雁翎
  • 3篇朱晶
  • 3篇罗卫芳
  • 3篇邓雪梅

传媒

  • 39篇自然辩证法研...
  • 21篇自然辩证法通...
  • 8篇自然科学史研...
  • 8篇科学技术与辩...
  • 7篇科学学与科学...
  • 7篇科学学研究
  • 5篇化学通报
  • 5篇中国软科学
  • 5篇科普研究
  • 4篇北京大学学报...
  • 4篇科学与管理
  • 3篇中国科技论坛
  • 3篇哲学动态
  • 3篇医学与哲学
  • 3篇社会学家茶座
  • 3篇河池学院学报
  • 3篇科学技术哲学...
  • 2篇齐鲁学刊
  • 2篇物理
  • 2篇中国科技史料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7
  • 8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8篇2010
  • 9篇2009
  • 14篇2008
  • 13篇2007
  • 16篇2006
  • 11篇2005
  • 9篇2004
  • 18篇2003
  • 15篇2002
  • 18篇2001
  • 7篇2000
  • 5篇1999
1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第一位诺贝尔科学奖提名人与被提名人被引量:2
2016年
本文考察了中国第一位诺贝尔科学奖的提名人与被提名人的情况。中国本土第一位诺贝尔科学奖提名人为国际著名生物化学家吴宪(1893-1959),他于1932年提名了约翰·诺斯罗普(John H Northrop)和詹姆士·萨姆纳(James B Sumner)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候选人。而最早获得诺贝尔科学奖提名的中国人乃中国检疫和防疫事业先驱,公共卫生学家、中华医学会首任会长伍连德(1879-1960)博士,他因在肺鼠疫方面的工作尤其是发现土拨鼠在鼠疫传播过程中的作用而被提名角逐193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胡万亨周程
关键词:诺贝尔科学奖伍连德
科学、技术与社会:文理交融的研究领域被引量:6
2003年
"科学、技术与社会"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交融的研究领域。它在20世纪后半叶适应社会的实际需要应运而生,并在以后得到蓬勃发展。回顾20世纪我国有关STS研究的热点和特点并展望21世纪中国的STS研究可知,我国的STS研究既要与国际接轨,更要服务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孙小礼
关键词:STS社会
“赫森论点”文本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赫森论点"是用马克思主义研究科学的第一次系统尝试,意图通过对牛顿科学工作的现实性溯源,寻找《原理》在问题选择和具体内容方面的决定性力量,从而颠覆人们对科学家创造性工作的唯心理解和精英人物推动历史前进的英雄史观。但赫森论证效力不足,既无法证明社会经济-技术需求对科学家的问题选择存在"决定性"影响,也没有触及牛顿体系的科学内核。因此,"赫森论点"的价值仍然是"提出问题"意义上的,而不是"解决问题"意义上的。
唐文佩
《汉语大词典》中的“科学”词条引用有误
2009年
对西学东渐兴起之前中国的典籍中是否已出现了"科学"这一术语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汉语大词典》"科学"词条中的,以及个别学者著文指出的有关南宋陈亮已在文章中使用过"科學"一词之说并不可靠。
周程
关键词:词源外来语
关于科技团体创造力评估模型研究被引量:21
2001年
创造力研究属于心理学中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 ,其研究重心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一直放在个体层次上 ,团体水平的创造力研究是近年来兴起的新方向。本文在创造学和管理科学的语境下 ,分析了科技团体创造力评估模型研究的时代特点及意义 ,概述了团体创造力研究的现状 ,并对建立科技团体创造力评估模型的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原则进行了概略分析。
孙雍君
关键词:科技团体创造学管理科学创造力研究方法论
科技团体创造力评估模型研究被引量:30
2005年
本文依据创造心理学范式,论述了关于科技团体创造力评估模型的理论探索、实证研究和模型建构的问题。所建构模型对于我国各级各类科研管理决策层预测和检验科技团体创造力水平以提高管理科学性,具有一定实用意义。
傅世侠罗玲玲孙雍君邓雪梅邵全辉
关键词:科技团体
对理性解释模式的拒斥和否定——对强纲领哲学立场的考察被引量:4
2002年
本文试图阐明拒斥理性模式是强纲领的基本特征和重要目标。法利和盖森关于巴斯德-普歇的自然发生说之争的案例研究表明拒斥理性模式是走向社会学模式的前提;强纲领四原则,尤其对称性原则对立于理性解释模式;布鲁尔与理性解释模式的差异在于他选择科学与其他文化之间的类似性,而非二者差别作为研究出发点。文章认为:强纲领背后的驱动原则是理性不能因果地解释科学信仰。
王阳
关键词:科学信仰纲领科学哲学
何以拒斥社会建构论?——论拉宾格尔对科学的社会建构论的回应被引量:3
2002年
社会建构论者提出了一种新的科学观,科学家对此并不认可。化学家拉宾格尔从科学争论的终结与关于科学的争论的无终结的对比、另一种科学是否可能、社会建构论者反对的科学方法到底指什么及这种指责能否成立等几个方面对社会建构论提出了质疑。本文对拉宾格尔的质疑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与评价,并力求作出中立的判断。
袁海军
关键词:社会建构论
国际组织视野中的公众科学素质被引量:5
2006年
在解读国际组织有关文献、总结国际组织关于公民科学素质有关论述的基础上,研究国际组织对公众科学素质的理解。结论是:国际组织对公众科学素质的理解具有结构化的、行动的、连续的和广义的特点,并且可以用这些特点来解释国际组织对当前科学教育缺陷的判断和他们的公众科学素质建设指导思想。
徐凌
关键词:科学教育公众理解科学
争斗策略的理论模型和经验验证被引量:5
2010年
在动物的争斗行为中,个体在资源占有潜力、所有权和资源值方面存在差异。基于对这些差异的评估和利用,个体采取初级的低风险炫耀消耗、个体差异显著的不对称消耗、视战斗升级速率是否相同的相继评估和累积性评估4种策略。已有的观察和实验从形态学特征和生理学指标2个方面对争斗策略提供经验认识。蟋蟀因其争斗特性被广泛地作为模型生物。争斗策略研究扩展了人们对宏观生命现象认识,为重新认识和整理传统生命文化提供了全新视角。
陈天嘉任定成
关键词:动物行为学蟋蟀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