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鑫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作品数:14 被引量:0H指数:0
相关机构:广西超威鑫锋能源有限公司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专利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12篇电池
  • 8篇铅酸
  • 4篇蓄电池
  • 4篇铅酸电池
  • 4篇极板
  • 3篇铅酸蓄电池
  • 3篇
  • 2篇氮掺杂
  • 2篇低压铸造
  • 2篇电池技术
  • 2篇电池壳
  • 2篇压铸
  • 2篇氧化硅
  • 2篇原位包覆
  • 2篇碳复合材料
  • 2篇气口
  • 2篇气相二氧化硅
  • 2篇铸模
  • 2篇烷氧基
  • 2篇金属

机构

  • 14篇广西鑫锋新能...
  • 6篇广西超威鑫锋...
  • 1篇科学技术情报...

传媒

  • 1篇企业科技与发...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1
  • 6篇2017
  • 1篇201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高效能电池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提供了一种高效能电池,包括电池壳、电解质以及安装在所述电池壳内的极板组,所述极板组包括多个复合极板和多个隔离板,多个所述复合极板呈层叠的方式设置,相邻的所述复合极板间隔设有对所述隔离板;相邻的所述复合极板...
黄伟国徐志宁周邦红付宗顺
文献传递
一种铅酸电池板栅的电磁低压铸造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铅酸电池板栅的电磁低压铸造装置及方法。该电磁低压铸造装置,包括板栅铸模和设置于板栅铸模底部的保温炉,所述板栅铸模的模腔与保温炉之间通过升液管连通,所述升液管的底部位于所述保温炉内的铅熔液液面以下,还包括将...
陈刚 付发友 何浩 李益民 刘晨 周邦红 林彬彬 王金玉
文献传递
一种铅酸电池极板固化室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铅酸电池极板固化室,包括:蒸气发生器、水雾发生器将蒸气和雾气混合均匀的气雾混合器以及送气机,所述气雾混合器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蒸气发生器和所述水雾发生器的出气口分别与所述气雾混合器的进气口连接,...
徐志宁周邦红黄伟国付宗顺
文献传递
一种铅酸蓄电池的复合双极板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铅酸蓄电池的复合双极板,包括导电层、负极板和正极板,所述导电层的两面分别与所述负极板和所述正极板粘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板为不规则形,该正极板包括表面层和基层,所述表面层包覆在所述基层的外侧。本实用...
黄伟国徐志宁周邦红付宗顺
文献传递
长循环寿命、高能量密度的铅碳电池构建与研究
2023年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能源电池技术迎来突破和创新,各种新能源电池不断问世。但是,各种新能源电池在面对新的使用要求时都表现出了一定的不足与缺陷。长循环寿命、高能量密度的铅碳电池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也有着更高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研究攻关和应用推广此项技术及产品是我国实施新能源战略的主要方向。文章总结了国内铅酸电池的发展情况,分析长循环寿命高能量密度铅酸电池的关键技术问题,并对新型铅酸电池未来的发展做了展望。
黄耀思陈俊韦乾坤尹骞庞亚浩
关键词:新能源高能量密度
一种铅酸蓄电池固化干燥室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铅酸蓄电池固化干燥室,包括固化室主体、与所述固化室主体的排气口连接的风机,还包括内部设置有温湿计和加热器的供气室,所述供气室设置有进气口、出气口以及回气口;其中,所述供气室的进气口设置有三通控制阀,该...
黄伟国徐志宁周邦红付宗顺
文献传递
一种铅包覆氮掺杂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和在铅炭电池中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电池材料领域,具体公开了铅包覆氮掺杂碳复合材料,包括核以及原位包覆在核表面的壳,其中,核为氮掺杂介孔非晶碳,所述的壳为铅。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的材料的制备以及应用。本发明所述的氮掺杂碳物相以及铅包覆结构的协...
王永清 付发友 刘晨 何浩 周邦红 林彬彬 王金玉 何广富
一种铅酸蓄电池连接线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铅酸蓄电池连接线,包括端子接线头和与端子接线头连接的导线,所述接线头包括从外向内依次连接的绝缘层、设有导电芯的导电体以及弹性凸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芯的外侧设置有弹簧套件。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线连接牢固...
周邦红徐志宁黄伟国付宗顺
文献传递
一种铅酸电池板栅的电磁低压铸造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铅酸电池板栅的电磁低压铸造装置及方法。该电磁低压铸造装置,包括板栅铸模和设置于板栅铸模底部的保温炉,所述板栅铸模的模腔与保温炉之间通过升液管连通,所述升液管的底部位于所述保温炉内的铅熔液液面以下,还包括将...
陈刚 付发友 何浩 李益民 刘晨 周邦红 林彬彬 王金玉
一种金属@共聚复合板栅及其制备和在铅酸电池中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铅酸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铅酸电池用金属@共聚复合板栅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包含具有式1结构式的单体A、式2结构式的单体B在内的混合单体在金属板栅的表面原位共聚得到;R<Sub>1</Sub>、R<Su...
荆文涛 何浩 付发友 刘晨 李益民 周邦红 林彬彬 王金玉 何广富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