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学与遗传工程系

作品数:6 被引量:45H指数:4
相关作者:彭劲甫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基因
  • 2篇荧光
  • 2篇荧光定量
  • 2篇原虫
  • 2篇瑞香
  • 2篇瑞香素
  • 2篇实时荧光
  • 2篇实时荧光定量
  • 2篇疟原虫
  • 2篇细胞
  • 2篇酶链反应
  • 2篇聚合酶
  • 2篇聚合酶链反应
  • 2篇合酶
  • 2篇恶性疟
  • 2篇恶性疟原虫
  • 1篇等位
  • 1篇调节性
  • 1篇定量聚合酶链...
  • 1篇多态

机构

  • 6篇复旦大学
  • 2篇深圳市第三人...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国家卫生研究...

作者

  • 2篇汤林华
  • 2篇陈博
  • 2篇彭劲甫
  • 2篇骆子义
  • 2篇王琴美
  • 2篇邬宇美
  • 2篇张红梅
  • 2篇刘赛云
  • 2篇黄芳
  • 1篇倪奕昌
  • 1篇卢大儒
  • 1篇周水森
  • 1篇李兵
  • 1篇沈关心
  • 1篇杨燕萍
  • 1篇李辉
  • 1篇王敏

传媒

  • 1篇人类学学报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NAT2基因多态性与抗结核药物性肝炎的相关性被引量:9
2010年
目前造成肝损害最常见的一线抗结核药物是异烟肼,其主要通过N-乙酰化酶代谢,后者由NAT2(N-acetylteansferase 2)基因编码.
邬宇美骆子义张红梅彭劲甫刘赛云王敏
指间区纹的遗传学研究Ⅱ.指间区纹的镶嵌显性遗传被引量:6
2001年
10 1个核心家庭的指间区纹分布状况经分析发现Ⅲ、Ⅳ区 ,左右手控制花纹的基因都是等位的。Ⅲ、Ⅳ区是等位的不同基因的镶嵌显性遗传。一个基因同时控制左右手对应区 ,不同基因表达的左右对称度不一。复等位基因中有 6种是完全显性的 ,另发现一种不完全显性。这是指区间区纹的主基因 ,还极少地存在着一种隐性的Ⅲ区纹基因。在随机人群中计算出了这些基因的频率。这一遗传模型可有亲子鉴定佐证等应用。
李辉卢大儒金力
关键词:家系分析复等位基因基因频率
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NAT2基因型及其意义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深圳地区汉族人中NAT2基因分布特征,为开展NAT2基因与肿瘤相关性研究和药物代谢性疾病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将DNA浓度为40ng/μl的标本进行1×10^0、1×10^1×10^2、1×10^3、1×104倍比梯度稀释,以验证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NAT2基因的灵敏度。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结合TaqMan探针技术检测554名深圳汉族健康人NAT2基因282、341、481、590和857突变位点,并进行基因分型。同时用直接测序法对47名健康人标本进行平行检测,以验证和评价荧光定量PCR检测NAT2基因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结果经倍比梯度稀释试验验证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NAT2基因的灵敏度可精确至10^-4ng/μl。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从554名深圳汉族人中检出NAT2^*4、*5、*6、*7、*11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64.6%(358/554)、6.3%(35/554)、25.3%(140/554)、30.0%(166/554)、0.6%(3/554)。主要基因型NAT2*4/*6、*6/*7、*13/*13或*12/*12或*4/*4、*4/*7、*7/*13、*12、*6/*13(*12)频率依次为12.3%(68/554)、8.3%(46/554)、7.6%(42/554)、40.5%(224/554)、8.1%(45/554)、7.2%(40/554)、5.6%(31/554),7种基因型约占总基因型的89.6%(496/554)。深圳地区汉族人中NAT2基因主要等位基因为*4、*6、*7、*13,表型以快乙酰化型和中间型为主,分别占40.5%(224/554)、46.7%(259/554),慢乙酰化型仅占12.8%(71/554)。用荧光定量PCR和直接测序法平行检测47名健康人NAT2基因,与直接测序法比较,检测282、341、481、590、857位点的敏感度分别为88.2%(30/34)、87.5%(7/8)、80.0%(4/5)、100.0%(22/22)、93.8%(15/16),特异度分别为100.0%(13/13)、94.9%(37/39)、100.0%(42/42)、96.0%(24/25
骆子义邬宇美彭劲甫张红梅李兵刘赛云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
加味玉屏风散对创伤应激小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1
2005年
目的 观察创伤应激状态下及口服加味玉屏风散 (玉屏风散加党参 )后对小鼠CD4 +CD2 5 + Tr细胞影响。方法 采用小鼠截肢应激模型 ,将 5 0只BALB c小鼠随机分为 5组 :正常对照组(A)、应激对照组 (B)、应激 +加味玉屏风散高 (C)、中 (D)、低 (E)剂量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外周血和脾细胞悬液中CD4 + CD2 5 - T、CD4 - CD2 5 + T、CD4 + CD2 5 + Tr的细胞数。结果 创伤后 72h小鼠外周血及脾细胞悬液中CD4 + CD2 5 + Tr细胞比例明显升高 (P <0 .0 1 ) ,CD4 + CD2 5 - T细胞、CD4 - CD2 5 + T细胞比例明显降低 (P <0 .0 1 ) ;给予加味玉屏风散后各组小鼠外周血及脾细胞悬液中CD4 + CD2 5 + Tr细胞比例明显降低 (P <0 .0 1 ) ,CD4 + CD2 5 - T细胞、CD4 - CD2 5 + T细胞比例明显升高 (P <0 .0 1 ) ;其中C组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创伤后小鼠CD4 + CD2 5 + Tr表达增强 ,加味玉屏风散可有效抑制其表达。
曾广仙刘俊英熊金蓉代丽红赵璐杨燕萍陈新沈关心
关键词:CD25^+加味玉屏风散脾细胞创伤应激
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瑞香素类抗疟化合物对恶性疟原虫核糖核酸还原酶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测定瑞香素类抗疟化合物对恶性疟原虫核糖核酸还原酶(RNR)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同步培养的恶性疟原虫经瑞香素及其衍生物DA78与DA79作用后,抽提总RNA,并合成相应的特异性引物,运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测定瑞香素类抗疟化合物对恶性疟原虫RNR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恶性疟原虫体外经瑞香素及其衍生物作用后的RNR基因扩增标准曲线在10^5~10^9拷贝(copies)/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为0.997 52;瑞香素及其衍生物DA78与DA79对恶性疟原虫RNR作用后,其原始拷贝数分别为81 173.23、124 830.83和74 801.3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瑞香素的铁螯合能力被饱和后,对该基因的表达未产生显著抑制(P〉0.01)。结论瑞香素类抗疟化合物体外抑制恶性疟原虫RNR的基因表达,RNR可能作为瑞香素类抗疟化合物抗疟作用的候选靶分子之一。
黄芳汤林华陈博周水森王琴美
关键词:瑞香素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瑞香素对恶性疟原虫细胞色素C氧化酶及核糖核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体外测定瑞香素对恶性疟原虫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及核糖核酸还原酶(RNR)活性的影响。方法Trager&Jensen法体外培养恶性疟原虫FCC1/HN分离株,超声波破碎恶性疟原虫提取总蛋白,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瑞香素与瑞香素-Fe复合物在不同作用时间和不同作用浓度对恶性疟原虫COX活性的影响,以电子自旋共振法检测经瑞香素与瑞香素-Fe复合物作用1、2、3和4h后,恶性疟原虫酪氨酸(Tyr)自由基的量以反映恶性疟原虫RNR的活性。结果体外同步培养的恶性疟原虫经瑞香素(100μmol/L)作用2、4、8和12h后,COX活性分别被抑制了0、6%、73%和80%;在瑞香素浓度为0.1、1、100和1000μmol/L,作用6h后,COX活性分别被抑制3%、31%、53%和84%;而瑞香素-Fe复合物对COX的影响几乎消失。经瑞香素(100μmol/L)作用1、2、3和4h后RNR活性分别被抑制7%、51%、69%和75%;在瑞香素浓度为0.1、1、100和1000μmol/L,作用6h后,RNR活性分别被抑制3%、31%、58%和93%;而瑞香素-Fe复合物作用6h后RNR活性分别被抑制8%、6%、11%和9%。结论在体外瑞香素可显著降低恶性疟原虫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及核糖核酸还原酶(RNR)活性。
黄芳汤林华陈博倪奕昌王琴美
关键词:瑞香素恶性疟原虫细胞色素C氧化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