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石油化工学院)材料化工系
- 作品数:65 被引量:367H指数:11
- 相关作者:韩红梅李兰婷颜炳琳谷燕李家刚更多>>
- 相关机构:大连民族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大连民族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化学工程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一种新颖煤基球形炭及其形成机理被引量:11
- 2002年
- 介绍一种以煤为原料制得的形态新颖独特的球形炭材料,并用扫描电镜(SEM)、能量散射X射线探针(EDX)、X射线衍射(XRD)和激光紫外拉曼光谱等技术手段对其进行了研究,初步证实这种球形炭具有良好的结构取向和高度石墨化的内部构型.这种球形炭排列成链状或平板状,而且结构紧凑、表面光滑、粒度分布较均匀,直径在10~20μm,其碳质量分数大于99.5%.这种球形炭材料有望作为新的增强型材料在复合材料等领域获得应用.依据有关等离子体理论和实验结果对这种新颖球形炭材料的形成机理进行了讨论.
- 李永峰邱介山王云鹏梁长海王同华王德和
- 关键词:煤等离子体炭微球
- 聚丙烯腈炭-炭气体分离复合膜的制备被引量:7
- 2006年
- 以聚丙烯腈(PAN)为前驱体采用浸渍涂膜法在煤基炭管支撑体上制备出聚丙烯腈炭-炭复合膜,考察了涂膜液浓度,浸涂和干燥条件以及涂膜次数对聚丙烯腈炭-炭复合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涂膜液浓度、干燥条件以及涂膜次数对炭-炭复合膜性能的影响显著.随着涂膜液浓度的增大,炭-炭复合膜的平均孔径和气体通量均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升高干燥温度和延长干燥时间,使炭-炭复合膜平均孔径减小,但当达到一定程度时变化不明显.增加涂膜次数使炭-炭复合膜平均孔径减小,但过多的涂膜次数会使膜层在炭化后产生裂纹和剥落现象.通过调整实验参数制备出了复合效果较好,表面光滑无缺陷的聚丙烯腈炭-炭复合膜.
- 邱英华王同华宋成文
- 关键词:聚丙烯腈支撑体浸渍炭膜
- 利用高炉粉尘制备高分子耐酸耐盐涂料与应用性能研究
- 化工厂中酸腐蚀和盐腐蚀是最常见、也是受到广泛关注的现象,特别是强酸腐蚀问题目前仍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每年设备保护的投入占有相当大比例。目前用作设备及管道保护的耐强酸涂料有过氯乙烯漆、沥青漆、苯乙烯涂料、环氧树脂漆、酚醛树脂...
- 庞洪昌宁桂玲林源
-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高炉粉尘
- 文献传递
- 前驱物法低温合成六方氮化硼被引量:10
- 2012年
- 本文以三聚氰胺和硼酸为原料,先采用湿化学法合成棒状前驱物,然后将其在空气气氛中高温培烧制得六方氮化硼。实验考察了反应原料配比,反应物浓度,高温培烧的时间及温度对产物的影响。采用IR、化学分析、XRD、粒度分析和SEM等方法对前驱物及产物进行了表征,确定了前驱物及产物的组成、物相、粒度分布及形貌。研究结果表明:合成前驱物的适宜原料配比是C3N6H6∶H3BO3=1∶2,浓度为0.4 mol/L,合成的前驱物是分子式为C3N6H6.2H3BO3的棒状超分子加合物;在温度950℃,空气气氛中培烧6 h能得到晶型良好、平均粒径为15μm的六方氮化硼粉体。
- 冯艳春仲剑初王洪志
- 关键词:氮化硼三聚氰胺前驱物
- 硬脂酸钠改性白硼钙石的水热合成及表面改性被引量:1
- 2011年
- 以硼酸和氢氧化钙为原料,在硼酸和氢氧化钙物质的量比为4∶1和反应温度160℃的条件下,水热反应4 h合成出一种硼酸钙。对合成产物进行了化学成分、X射线衍射、粒度、热重、扫描电镜等表征,结果表明产物为单一物相的白硼钙石(4CaO·5B2O3·7H2O)。以硬脂酸钠为改性剂对白硼钙石进行湿法改性,考察了硬脂酸钠的用量等因素对白硼钙石湿法改性的影响。改性产物的红外光谱、活化指数、接触角、扫描电镜等分析表明:在硬脂酸钠用量为5%,改性产物的活化指数可达97.16%,接触角为121.23°,改性效果明显。
- 张育民仲剑初王洪志
- 关键词:硬脂酸钠表面改性水热合成
- 提高翁泉沟硼铁矿反应活性的工艺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针对碳碱法加工翁泉沟硼铁矿生产硼砂过程中存在的矿石活性低等问题,通过添加复合添加剂对硼铁矿进行活化焙烧,用常压碱解率评价焙烧矿的反应活性,分别考察了复合添加剂用量、焙烧温度以及焙烧时间对翁泉沟硼铁矿反应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入复合添加剂进行钠化焙烧能够明显提高硼铁矿的碳碱法的反应活性。适宜的工艺条件为:复合添加剂的加入量为原矿质量的19%,焙烧温度为950℃,焙烧时间为2 h。在该工艺条件下,硼铁矿反应活性达到了93.16%。
- 刘宏伟仲剑锋于天明仲剑初胡德生王洪志
- 关键词:硼铁矿焙烧反应活性复合添加剂
- 煤基富勒烯的制备研究被引量:18
- 2000年
- 以 1 4种国产煤为原料 ,用电弧等离子体蒸发法制备富勒烯 .富勒烯产品的表征采用质谱、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及高压液相色谱技术 .考察了煤样的基础性质对富勒烯产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由实验所用煤种均可制得富勒烯 ;原料煤本身的化学结构和组成影响富勒烯的产率和分布 ;由某些煤得到的富勒烯中 ,C70 的含量较之以石墨电极为原料时的含量要高得多 .
- 邱介山周颖王琳娜杨兆国韩红梅
- 关键词:煤富勒烯灰分挥发分
- 二氧化钒粉体研究的新进展被引量:6
- 2010年
- VO2具有B、M和R等晶相,VO2(B)是亚稳态的单斜金红石结构,VO2(M)是单斜金红石结构,VO2(R)是四方金红石结构。VO2具有特殊的光学和电学性质,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功能材料。本文综述了VO2(B)纳米粉的合成方法、合成温度及所用试剂,分析了VO2(B)的性质与用途,讨论了VO2(M)粉体合成中的关键问题与研究现状,评述了M与R相之间转变的类型和诱导因素、相变温度影响因素、相变机理研究手段,总结了2007年以来VO2粉体研究的新进展,指出深入研究相变机理是控制VO2相变性质的前提,是研究发展的趋势。
- 齐济宁桂玲刘俊龙王琛
- 关键词:二氧化钒化学合成相变特性
- 碳纳米管的制备及其热稳定性和表面性质的研究被引量:15
- 2001年
- 以石墨电极为原料用电弧法制备碳纳米管 ,考察了制备工艺条件对碳纳米管的影响。用SEM、HR TEM、FT IR和UV Raman技术研究了碳纳米管材料的形态、结构和性质 ,采用热重技术考察了碳纳米管材料在惰性气氛中的稳定性 ,讨论了碳纳米管在电弧等离子体中的形成机理。
- 韩红梅邱介山周颖朱盛伟粱长海李灿
- 关键词:碳纳米管产率稳定性表面性质
- 炼油设备高温H_2S腐蚀产物自燃倾向及影响因素被引量:2
- 2009年
- 利用自制的硫化氧化反应装置,研究了Fe2O3、Fe3O4、Fe(OH)3高温H2S腐蚀产物的自热性质,并采用扫描电镜分析了腐蚀产物的表面成分与形态。以Fe2O3腐蚀产物为例,研究了空气流量、环境温度及含水量对硫铁化合物自热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环境温度40℃、空气流量300 mL/min条件下,3种腐蚀产物的自热性由强至弱顺序为Fe(OH)3、Fe2O3、Fe3O4;空气流量、环境温度的提高均会增强硫铁化合物的自热性;含水量低于10%会促进硫铁化合物的氧化反应,水质量分数达到60%氧化反应基本被抑制。
- 颜炳琳刘贵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