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长沙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系

作品数:118 被引量:616H指数:14
相关作者:申成唐秋生陈金花张涛张海燕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建设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化学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05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3篇理学
  • 18篇化学工程
  • 9篇金属学及工艺
  • 8篇冶金工程
  • 8篇电气工程
  • 7篇水利工程
  • 5篇动力工程及工...
  • 5篇建筑科学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生物学
  • 4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0篇光度
  • 10篇光度法
  • 9篇水处理
  • 9篇离子
  • 8篇分形
  • 7篇维数
  • 6篇电池
  • 6篇电化学
  • 6篇色谱
  • 6篇泥沙
  • 6篇污泥
  • 6篇污水
  • 6篇黄河
  • 6篇废水
  • 5篇原子
  • 5篇原子吸收
  • 5篇乳液
  • 5篇气相
  • 5篇硫化矿
  • 5篇浸出

机构

  • 116篇长沙理工大学
  • 15篇广东工业大学
  • 15篇中南大学
  • 11篇西安建筑科技...
  • 5篇湖南大学
  • 4篇昆明理工大学
  • 3篇华东理工大学
  • 3篇南华大学
  • 2篇宁波市疾病预...
  • 2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广州大学
  • 1篇湖南工程学院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吉首大学
  • 1篇辽宁大学
  • 1篇湘潭大学
  • 1篇邵阳学院

作者

  • 12篇夏畅斌
  • 12篇杨道武
  • 11篇李冬梅
  • 11篇金同轨
  • 11篇谭万春
  • 10篇尹奇德
  • 10篇张玲
  • 10篇朱志平
  • 8篇周琼花
  • 8篇梅胜
  • 7篇李浔
  • 7篇吴道新
  • 7篇刘志华
  • 7篇李丹
  • 6篇郭振华
  • 6篇何湘柱
  • 6篇刘春华
  • 5篇曾经
  • 5篇陈平
  • 5篇王少芬

传媒

  • 11篇长沙电力学院...
  • 8篇材料保护
  • 8篇长沙理工大学...
  • 4篇精细化工中间...
  • 4篇电池
  • 3篇水处理技术
  • 3篇理化检验(化...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应用化工
  • 2篇分析科学学报
  • 2篇泥沙研究
  • 2篇生态环境
  • 2篇建设资源节约...
  • 2篇首届大学化学...
  • 1篇分析化学
  • 1篇工业安全与环...
  • 1篇全面腐蚀控制
  • 1篇发电设备
  • 1篇电化学
  • 1篇化学与粘合

年份

  • 1篇2010
  • 4篇2008
  • 8篇2007
  • 39篇2006
  • 43篇2005
  • 19篇2004
  • 2篇2003
1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性醋酸乙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稳定性的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合成了醋酸乙烯 -丙烯酸酯水性乳液 ,并研究了表面活性剂、保护胶体、环境温度对水性醋酸乙烯 -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吴道新胡飞
关键词:丙烯酸酯乳液稳定性表面活性剂温度
蛇肉有限酶解工艺的研究被引量:10
2004年
采用有限酶解技术对蛇肉进行有控制的水解 ,得到低肽(平均分子量 5 38)占优势的低肽 /氨基酸混合物 (酶解液 )。其最佳酶解工艺条件是 :物料前处理方法为采用微波加热法(70 0W ,2min)、料水比为 1∶2、酶活添加量为 36 0 0U/g样、酶种类为木瓜蛋白酶 (Papain6 0 )与枯草杆菌中性蛋白酶 (As1.398)的等活力混合双酶、pH 6 .5~ 6 .8、温度 5 5℃、反应时间 5h。
吴苏喜刘瑞兴郭振华董君英
关键词:酶解工艺蛇肉前处理方法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微波加热法
聚丙烯酸锂/锂盐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以丙烯酸和氢氧化锂为原料用溶液聚合法合成聚丙烯酸锂(PAALi),将其熔于低共熔盐(一定比例的LiNO3-LiOOCCH3混合物)中得到新型高分子固体电解质(SPE),用IR技术进行了表征,讨论了影响合成PAALi工艺及新型固体电解质电导率的主要因素,在Li-NO3-LiOOCCH3质量比为1∶1时,将其按质量百分比80∶20与聚丙烯酸锂混合均匀并熔融,得到的电解质其室温离子电导率可达2×10-5S.cm-1.
卢翠红陈平董君英李丽峰
关键词:聚合物电解质离子电导率锂离子电池
单体加料方式对St/BA/AN水性涂料乳液聚合的影响被引量:1
2004年
在相同的配方条件下,采用乳液聚合合成了St/BA/AN水性涂料乳液,考察了单体加料方式对乳液性能、乳胶粒子大小及分布、单体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批量法和全滴加法不能制得性能优良的水性乳液,而半连续法制得的水性乳液性能优良,单体的转化率高达95%,涂膜效果好.
吴道新黄明智肖忠良胡飞
关键词:乳液聚合水性涂料
用苯眯分离纯化类凝血酶
2004年
用亲和层析分离纯化类凝血酶是一种迅速、高效的方法.根据酶与其竞争性抑制剂之间存在特异性相互作用的原理,本文制备了一种以类凝血酶竞争性抑制剂Benzamidine作为专一性配基的亲和吸附剂用于分离纯化类凝血酶.结果表明,用该吸附剂纯化重组类凝血酶能达SDS-PAGE电泳纯.
龙姝黄永华杨青
关键词:配基纯化蛇毒类凝血酶
水生植物塘中的溶解氧变化及对污水处理研究被引量:23
2004年
氧化塘中加入了植物,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水中的溶解氧增加,对污水的处理效率有明显提高.本文考查了溶解氧随日照、季节及进水浓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并比较了有、无植物塘对污水的处理效果,发现有植物氧化塘对污水中的COD去除效率高20%~30%.
彭青林敖洁曾经
关键词:水生植物塘溶解氧污水处理去除率光合作用厌氧菌
化学法测定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的镍被引量:4
2006年
采用化学分析方法,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的高含量成分镍进行了测定,探讨了在大量干扰元素锰、钴存在下的测定条件.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标准偏差小于0.054,变异系数小于0.20%,回收率在99.63%-100.5%之间.
陈平张玲李丹张涛陈金花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化学分析法
具有分子内荷移跃迁配合物的合成与应用被引量:1
2006年
以2,2′-联吡啶-1,1′-二氧化物(bipyO2)、cis-1,2-二氰基乙烯-1,2-二硫醇钠(Na2mnt)和MnCl2为原料,合成了一种配体间存在荷移跃迁的混配型配合物并经元素分析、热谱、摩尔电导、红外和紫外光谱表征.该配合物化学式为Mn(mnt)(bipyO2),属电中性物质,热分解温度高于310℃.不溶于水和常见有机溶剂,可溶于DMSO.在氨气浓度为(6·0×10-5)^(8·5×10-4)mol·L-1的范围,该配合物对氨气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选择性;用它制作的传感器最佳工作电压为15V,传感器的平均回收率为100·3%,响应时间为40s,恢复时间为45s.可用于微量氨的监测.
傅铁祥李丹
关键词:配合物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高含量锂的测定被引量:14
2004年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的高含量锂进行测定。选用硝酸作为测定介质,考察了钴、锰、铬、铁、磷酸根等共存离子的干扰情况。方法准确度高,选择性好,回收率达97 3%~102 8%。
张玲付大勇李永坤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原子吸收光度法化学分析法
阳离子交换预分离——离子色谱法测定低合金钢中痕量硫、磷
2003年
通过对离子色谱的淋洗液体系的研究,选择邻苯二甲酸氢盐为流动相,实现了以单柱离子色谱法(IC)同时测定多型体的PO43-和强保留的SO42-,SO42-、PO43-的检出限分别为1ng/mL、3ng/mL。研究了Y2X8型树脂的静态及动态阳离子交换性能,考察了在线预分离-IC法测定钢铁中痕量硫、磷的可行性,并以离线预分离-IC法测定了低合金钢中硫、磷,RSD小于11%。
龙姝
关键词:离子色谱法低合金钢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