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物理系

作品数:518 被引量:1,464H指数:21
相关作者:姚学标徐辅新赵宗彦孙大明杨瀛海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近代物理系皖西学院物理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469篇期刊文章
  • 31篇会议论文
  • 1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6篇理学
  • 136篇一般工业技术
  • 112篇电气工程
  • 66篇电子电信
  • 60篇机械工程
  • 16篇自动化与计算...
  • 15篇化学工程
  • 10篇自然科学总论
  • 7篇医药卫生
  • 5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3篇冶金工程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社会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78篇铁氧体
  • 48篇原子
  • 39篇量子
  • 30篇原子核
  • 30篇子核
  • 28篇光纤
  • 27篇光学
  • 23篇铁砂
  • 22篇微结构
  • 20篇超形变
  • 19篇纠缠
  • 18篇吸收材料
  • 18篇纳米
  • 17篇透镜
  • 16篇微波吸收
  • 16篇激光
  • 15篇吸波
  • 13篇软磁
  • 11篇转动惯量
  • 11篇惯量

机构

  • 513篇安徽大学
  • 42篇中国科学技术...
  • 14篇中国科学院
  • 7篇皖西学院
  • 6篇中国科技大学
  • 4篇池州师范专科...
  • 3篇安徽农业大学
  • 3篇合肥工业大学
  • 3篇南京大学
  • 3篇华中师范大学
  • 3篇山东大学
  • 3篇解放军电子工...
  • 3篇六安师范专科...
  • 2篇合肥学院
  • 2篇安庆师范学院
  • 2篇安徽教育学院
  • 2篇清华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2篇同济大学
  • 2篇山梨大学

作者

  • 74篇胡国光
  • 47篇娄明连
  • 43篇姚学标
  • 43篇孙兆奇
  • 41篇徐辅新
  • 38篇赵宗彦
  • 37篇尹萍
  • 35篇曹卓良
  • 33篇俞本立
  • 31篇孙大明
  • 27篇韩家骅
  • 26篇郭建友
  • 26篇李爱侠
  • 25篇杨瀛海
  • 23篇李文凤
  • 21篇阚涛
  • 20篇宋学萍
  • 19篇刘艳美
  • 17篇阮图南
  • 17篇易佑民

传媒

  • 153篇安徽大学学报...
  • 35篇磁性材料及器...
  • 29篇功能材料
  • 21篇高能物理与核...
  • 17篇物理学报
  • 13篇光学学报
  • 11篇量子电子学报
  • 11篇量子电子学
  • 10篇原子与分子物...
  • 10篇真空科学与技...
  • 7篇中国科学技术...
  • 7篇真空与低温
  • 6篇激光杂志
  • 6篇大学物理
  • 5篇光电子技术与...
  • 5篇安徽教育学院...
  • 5篇合肥工业大学...
  • 5篇材料科学与工...
  • 4篇真空
  • 4篇计算物理

年份

  • 3篇2007
  • 1篇2006
  • 23篇2005
  • 44篇2004
  • 53篇2003
  • 52篇2002
  • 42篇2001
  • 33篇2000
  • 44篇1999
  • 30篇1998
  • 23篇1997
  • 18篇1996
  • 20篇1995
  • 17篇1994
  • 26篇1993
  • 15篇1992
  • 20篇1991
  • 11篇1990
  • 19篇1989
  • 2篇1988
5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碳纳米管物理吸附储氢的势能效应与空间效应被引量:8
2004年
采用巨正则蒙特卡罗方法模拟氢分子在碳纳米管及其阵列中的存储过程。通过定量分析计算结果,指出碳纳米管储氢的物理吸附机制,可用势能效应和空间效应描述。势能效应源于碳氢和氢氢之间的相互作用,空间效应则来自碳纳米管及其阵列的中空结构。利用两种效应的最佳组合,可获得理想的储氢效果。
袁兴红程锦荣黄德财赵力张立波赵敏戴磊
关键词:碳纳米管物理吸附储氢材料
A~150区超形变核的自旋指定与两类转动惯量的分析
原子核超形变带是近年来核结构领域十分热门的前言课题之一。在核质量数 A~190,150,130, 80都存在一些超形变带,而这些带的自旋大多尚未在实验上测出,因此从理论上探讨是很有意义的。目前,研究较多是 A~190区,...
徐辅新陈永静
关键词:超形变带自旋指定
文献传递
一种芴酮衍生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其光限幅性能被引量:2
2005年
设计合成了一种新的具有光限幅效应的芴酮衍生物(L)。通过红外、紫外、元素分析、单晶X射线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Z扫描技术测试了化合物的光限幅性能,表明该化合物对532nm激光显示双光子强吸收光限幅特性,化合物的双光子吸收截面为396×10-46cm4s/photon。
马文陈鹤平孙梅张胜义吴杰颖田玉鹏蒋民华
关键词:单晶结构
动态散斑用于确定高斯光束曲率中心位置
该文通过推导高斯光束照明的毛玻璃产生的散斑的互相关函数,得出此光源的曲率中心经光学系统的成像面为激光动态散斑的沸腾面。由此给出确定高斯光束曲率中心位置的方法。
叶柳
关键词:食用油高斯光束曲率中心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用溶胶-凝胶自蔓延燃烧法制备的低温度系数MnZn铁氧体被引量:9
2003年
用溶胶-凝胶自蔓延燃烧法制备软磁锰锌铁氧体,研探了工艺条件对MnZn铁氧体磁导率温度系数及相关磁性能的影响,探讨了提高温度稳定性的途径及掺杂Co2+对该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该方法是制备高性能软磁铁氧体的又一种优良方法。
姚学标方以坤胡国光尹萍汪忠柱
关键词:MNZN铁氧体起始磁导率温度系数
Zn^(2+)对Zn_xFe_(3-x)O_4铁氧体磁性与频谱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03年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ZnxFe3-xO4(x=0.3~1.0)锌铁氧体,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和射频阻抗材料分析仪对样品结构和磁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样品在1320~1400℃烧结能同时获得高的比饱和磁化强度和低的矫顽力。截止频率低于100MHz,磁谱曲线呈弛豫型。当样品中Zn2+含量x由0.3增加到1.0时,Ms^x曲线呈现双峰,锌铁氧体发生亚铁磁性-反铁磁性-亚铁磁性的磁相转变。
汪金芝方庆清
关键词:锌铁氧体化学共沉淀法磁性磁谱
超形变带的唯象分析
2001年
利用量子代数两种不同的表示和原子核软度系数的定义 ,给出了描述正常形变核和超形变核两个不同的转动谱公式 .对A~ 1 90 ,1 50区超形变转动带的分析结果表明 ,超形变带能谱公式不仅可以相当精确地描述γ跃迁能谱 ,而且可以复现动力学转动惯量的“返转”(turnover)
方向正阮图南
关键词:超形变带量子代数唯象理论原子核结构能谱
MgF_2在变温过程中的结构变化研究
2003年
 采用X射线衍射仪高温附件测定了MgF2粉末从室温至1000℃的温度范围内的XRD谱,用Rietveld全谱拟合方法精化了各个温度下的相关参数。研究发现:置于大气中的纯MgF2高温易氧化,在700℃左右存在一个异常膨胀区,MgF2的两个F原子随温度升高有一种围绕Mg原子转动的趋势。
刘艳美赵宗彦李爱侠杨坤堂韩家骅孙兆奇
关键词:电子陶瓷MGF2XRD固态相变
用精铁矿粉代替铁红制备功率软磁铁氧体的工艺研究
用精铁矿粉(Fe3O4)代替铁红(Fe2O3)制备功率铁氧体是一项开拓价康量富原材料的高技术和高效益应用的创新研究课题。本文介绍了其中因代替原材料的成分不同及含SiO2杂质量较高等引起的氧化物法制备工艺中面临新的技术关键...
姚学标胡国光尹平李文凤方青青吕庆荣
关键词:磁性材料锰锌铁氧体磁体制备精铁矿粉
文献传递
Van der Waals力量子性分析被引量:1
1994年
本文用量子力学的方法对两个谐振子的电偶极模型进行研究,得到VanderWaals力的量子性结果.
杨德田
关键词:谐振子电偶极子范德华力量子力学
共5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