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省天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作品数:23 被引量:5H指数:1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农业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专利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建筑科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微藻
  • 8篇微藻生长
  • 7篇充氧
  • 6篇曝气
  • 5篇污水
  • 5篇繁殖
  • 4篇沼气
  • 4篇曝气充氧
  • 3篇厌氧
  • 3篇生活污水
  • 3篇生活污水排放
  • 3篇生态
  • 3篇生态环保
  • 3篇水排
  • 3篇污水排放
  • 3篇好氧
  • 2篇多相流
  • 2篇烟气
  • 2篇厌氧-好氧
  • 2篇氧气

机构

  • 23篇四川省天惠能...
  • 7篇清华大学
  • 6篇清华大学山西...
  • 1篇中国铁路成都...

作者

  • 5篇单明
  • 1篇杨旭东

传媒

  • 1篇中国工程科学

年份

  • 5篇2022
  • 6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三维水下空气充氧系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三维水下空气充氧系统,其主要包括供气装置和供气管网;所述供气管网与所述供气装置相连接;在所述供气管网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垂直曝气头和至少一个第一水平喷头;所述第一水平喷头位于所述垂直曝气头的上方;并...
赖泽民单明刘彦青余南阳
一种沼气‑微藻联合生态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沼气‑微藻联合生态处理系统,属于生态环保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沼气‑微藻联合生态处理系统包括沼气处理系统和微藻生长繁殖系统;所述沼气处理系统包括沼气池(4),所述微藻生长繁殖系统包括微藻生长繁殖装置...
赖泽民余南阳
文献传递
一种新型厌氧-缺氧-好氧污水集成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厌氧‑缺氧‑好氧污水集成处理系统,该系统包含多相流厌氧消化工艺、多级循环曝氧处理工艺、回流循环及自平衡处理工艺等。其中多相流厌氧消化工艺将来流污水与回流污泥厌氧发酵,降低系统内的有机负荷;多级循环...
曾强 赖泽民 郭沛 余南阳 谢瑜
文献传递
太阳能微藻生长繁殖装置和微藻生长繁殖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微藻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微藻生长繁殖装置和微藻生长繁殖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太阳能微藻生长繁殖装置能够采用自然光源为微藻生长繁殖提供光能,采用本发明提供的装置培养微藻,能耗小,运行成本低,比传统采用人...
赖泽民 余南阳 马荣江 郭沛 徐建平
文献传递
一种微藻固碳及污水生态处理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藻固碳及污水生态处理系统,属于生态环保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微藻固碳及污水生态处理系统,包括微藻固碳系统和微藻污水处理系统;所述微藻固碳系统包括碳源和微藻生长繁殖装置(5);所述微藻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源...
赖泽民余南阳
文献传递
一种热泵与气水面式换热器耦合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泵与气水面式换热器耦合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包括锅炉余热回收系统与热用户供热系统;所述锅炉余热回收系统又包括与炉子相连接的尾部烟道,连接在尾部烟道上的气水面式换热器,与气水面式换热器相连接的脱硫塔,与脱硫...
单明赖泽民杨旭东刘彦青马荣江余南阳庞智成车韶伟
一种沼气‑微藻联合生态处理系统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沼气‑微藻联合生态处理系统及其应用,属于生态环保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沼气‑微藻联合生态处理系统包括沼气处理系统和微藻生长繁殖系统;所述沼气处理系统包括沼气池(4),所述微藻生长繁殖系统包括微藻生长繁殖装置...
赖泽民余南阳
文献传递
一种智能移动式水下曝气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移动式水下曝气系统及方法,属于曝气领域。包括置于水中的曝气平台、升降机构、推动系统、以及具有检测和控制功能的控制系统,其中控制系统包括智能控制系统。本系统将曝气头与空气喷气推进装置结合,在推动整个系统...
单明赖泽民余南阳马荣江车韶伟
文献传递
太阳能微藻生长繁殖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藻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微藻生长繁殖装置,包括微藻塔和太阳能聚焦‑传输系统;太阳能聚焦‑传输系统包括聚光反射镜1、聚光接收器2、光传输装置4、分光器6和分光传输装置11,聚光接收器2设置于聚光反...
赖泽民余南阳马荣江郭沛徐建平
文献传递
我国农村自然村落的未来发展——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近些年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以及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等,农村常住人口数量逐年减少,并日益趋向老龄化,越来越多的自然村落逐渐衰落甚至消亡。本文在分析了全国农村自然村落整体状况的基础上,选择山东某典型村落为实际对象进行了实地调研,详细分析了农宅闲置情况、人口分布状况等,由此总结出自然村落走向衰落的具体表现。结合耗散结构理论分析了其中的深层次原因,指出应从常规村落的开放激活、特色村落的深化保护和衰败村落的有机整合三个方面来构建出新的耗散结构,并提出通过加强已更新村落的内部管理来提升新系统的凝聚力和自组织能力的发展建议。
单明刘彦青马荣江聂亚洲丁星利赖泽民杨旭东
关键词:农村空心化耗散结构理论乡村发展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