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工业大学环境保护研究所

作品数:34 被引量:218H指数:9
相关作者:张晶晶罗彦伟彭春徕彭春来李伟更多>>
相关机构:长沙理工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轻工食品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化学工程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理学
  • 5篇化学工程
  • 4篇矿业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絮凝
  • 7篇二次流
  • 7篇高浓度
  • 6篇污泥
  • 6篇传质
  • 4篇混凝
  • 4篇钙离子
  • 3篇颗粒污泥
  • 2篇絮凝剂
  • 2篇氧化钛
  • 2篇生物吸附
  • 2篇水处理
  • 2篇配合物
  • 2篇滤膜
  • 2篇纳米
  • 2篇纳米二氧化钛
  • 2篇化学沉淀
  • 2篇活性污泥
  • 2篇降解
  • 2篇好氧

机构

  • 34篇湖南工业大学
  • 6篇长沙理工大学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湖南环境生物...
  • 2篇仲恺农业工程...

作者

  • 34篇湛含辉
  • 12篇罗彦伟
  • 8篇钟乐
  • 6篇张晶晶
  • 6篇湛雪辉
  • 5篇韦小利
  • 4篇陈津端
  • 4篇龚兴艳
  • 3篇曹江
  • 3篇彭春来
  • 3篇易诚
  • 3篇刘敏
  • 3篇戴玉春
  • 2篇彭春徕
  • 2篇赵学辉
  • 1篇王刚
  • 1篇李飞
  • 1篇甘均良
  • 1篇荀育军
  • 1篇李小东

传媒

  • 3篇湖南师范大学...
  • 3篇选煤技术
  • 3篇湖南科技大学...
  • 3篇湖南工业大学...
  • 2篇环境工程
  • 2篇矿冶工程
  • 2篇环境科学研究
  • 2篇第三届全国选...
  • 1篇工业用水与废...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水处理技术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食品与机械
  • 1篇膜科学与技术
  • 1篇工业水处理
  • 1篇功能材料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 1篇煤炭科学技术
  • 1篇河北化工
  • 1篇锅炉技术

年份

  • 2篇2010
  • 9篇2009
  • 8篇2008
  • 12篇2007
  • 3篇2006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5A沸石对冶金废水中钙离子的吸附实验研究及机理探讨
利用湘潭以勒催化剂有限公司提供的5A沸石,进行了吸附废水中钙的实验研究及机理探讨.在吸附实验中考察了吸附时间、沸石用量、钙离子浓度、溶液pH值等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5A沸石具有较好的吸附废水中钙的能力,当溶液...
罗彦伟湛含辉彭春来
关键词:钙离子离子交换表面络合
文献传递
生物吸附剂对废水中钙离子的去除试验被引量:10
2007年
用活性污泥与沸石按一定比例配制成一种生物吸附剂,并在静态条件下,进行了生物吸附剂对废水中钙离子的去除试验和机理探讨。考察了生物吸附剂配方中活性基体用量、沸石用量及搅拌条件、溶液浓度、pH值等因素对钙离子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生物吸附剂去除钙离子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去除速度快,出水钙离子的质量浓度可降到200mg/L以下,满足工业循环水回用要求;去除机理可能有生物吸附、静电吸附、化学沉淀和离子交换;适当的剪切力可以加速吸附反应的进程,证实了流体力化学效应的存在。
湛含辉罗彦伟韦小利
关键词:生物吸附剂钙离子化学沉淀生物吸附
纳米二氧化钛粒子对乙酸纤维素微滤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7
2010年
将纳米二氧化钛(TiO2)添加到乙酸纤维素铸膜液中,利用相分离法制备乙酸纤维素/纳米TiO2复合微滤膜,通过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接触角测定、孔分析以及微滤实验研究了纳米TiO2的添加量对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纳米TiO2添加量的不同,膜表现不同的微结构和性能;当TiO2粒子用量在质量分数3%时,复合膜表现出最优异的渗透、亲水、抗压实以及耐污染等性能,同时,对油水混合乳液的油截留率基本保持不变.TiO2粒子的质量分数超过3%时,复合膜中的纳米粒子出现团聚现象,孔隙率和微滤性能均下降.
湛含辉曹江龚兴艳
关键词:纳米二氧化钛表面改性微滤膜
13X沸石对Ca^(2+)吸附性能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在静态条件下,研究了吸附时间、13X沸石的用量、粒度、流体剪切力、溶液pH、钙离子浓度等因素对13X沸石吸附钙离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3X沸石对Ca2+有很好的吸附能力,即使中性条件下表观吸附量就可达到55.60mg/g,并且吸附速度相当快,20min即可达到平衡;合适的流体剪切力可以提高沸石对Ca2+的表观吸附量,此结论证实了流体力化学效应的存在;静态等温吸附过程符合Langmiur吸附等温方程式;13X沸石对Ca2+的吸附机理主要为离子交换吸附和化学吸附,碱性条件下可能发生表面络合和表面沉淀吸附。
湛含辉罗彦伟
关键词:13X沸石
一种微生物絮凝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从泥土中筛选出一株絮凝剂产生菌,该菌能产生一种具有絮凝能力的生物物质MXH1。通过紫外、Molish反应、红外、核磁共振等分析,确定该物质是一种生物多糖,含有羟基、羧基、甲氧基等基团及α型糖苷键,分子量约为2.8×107。
湛雪辉湛含辉
关键词:微生物絮凝剂
活性污泥对回用净水中钙离子的去除研究被引量:8
2007年
在静态条件下,进行了活性污泥对净水中钙离子的去除实验研究和机理探讨。在去除实验中,考察了活性污泥用量、搅拌强度、搅拌时间、初始钙离子浓度、溶液pH对钙离子的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活性污泥去除钙离子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去除量可达19mg/g,并且去除速度很快,5min即可完成;且去除机理可能有生物吸附、静电吸附和化学沉淀;适当的剪切力可以加速吸附反应的进程,证实了流体力化学效应的的存在。溶液pH不同,发生的沉淀反应不同,低pH条件下,钙离子与活性污泥中磷酸根生成Ca3(PO4)2沉淀,较高pH条件下,生成的沉淀为Ca5(OH)(PO4)3。
湛含辉罗彦伟韦小利
关键词:活性污泥钙离子化学沉淀生物吸附
絮状污泥降解过程的动力致因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从宏观角度提出了絮状污泥的传质物理模型,该模型指出:利用高分子有机药剂使形成的絮状颗粒污泥,在适当剪切条件下始终维持"包裹-破裂-再包裹"不断循环的过程,絮状颗粒污泥内部微生物与氧气、有机物等物质的接触、吸附和捕获的几率大大提高.并从絮体比表面积的更新频率的角度推导其生物降解的动力学模型.
陈津端钟乐易诚湛含辉
关键词:高浓度动力学比表面积
吸附过程中流场分布对液膜扩散传质影响模型的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在总结流场条件影响吸附传质过程的同时,提出了流场分布影响液膜扩散传质的物理模型,指出不同的流场分布,液膜厚度变化不同,传质阻力也就不同,从而导致传质效果的不同.通过对传质方程中流速的物理意义进行重新定义,同时引入流场效应系数(Z),对传统的液膜扩散控制传质模型进行了修正,使模型中参数的物理意义更明确,并用13X沸石对Ca2+的吸附实验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结果表明,13X沸石对Ca2+的吸附传质效率与搅拌转速和叶片大小成正比,即与流场分布密切相关,其中流场分布比较规则的二次流场吸附传质效率最高;此外初始ρ(Ca2+)越高,传质越快,吸附效果越好,但流场分布影响越小,归结原因是此时传质动力的影响占据主导作用,超过了液膜阻力的影响,进而掩盖了流场分布对传质的影响.
湛含辉罗彦伟张晶晶
关键词:传质系数传质速率
糠醛废水前期优化处理试验研究
2007年
通过对糠醛废水进行必要的前期预处理,使其pH值升高至9.70~9.80,然后利用混凝沉降中流体力化学作用基本原理,在适当流体剪切力的作用下,在不同的无机混凝药剂、有机药剂组合方式下,对糠醛废水进行处理效果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选用合理的混凝沉降模式条件下,无机混凝药剂与有机药剂联合使用处理糠醛废水,可以使其浊度由233NTU降到4.3NTU;加入适量沉降载体——泥土,浊度(396NTU)则可降到2.7NTU。
湛含辉罗彦伟韦小利
关键词:糠醛废水混凝剂混凝絮凝
多孔吸附材料对钙离子的吸附研究被引量:14
2006年
比较了活性炭、5A沸石和13X沸石3种多孔吸附材料对钙离子的吸附效果,探讨了吸附时间、吸附材料用量、流体剪切力和溶液pH值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并分析了3种吸附材料对钙离子吸附效果差异的原因,为更好地应用吸附法去除废水中的钙离子奠定基础。
湛含辉罗彦伟
关键词:活性炭13X沸石钙离子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