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昆山市正兴食用菌有限公司

作品数:23 被引量:59H指数:4
相关机构:常熟理工学院湖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农村领域江苏省农业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专利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标准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1篇食用
  • 10篇食用菌
  • 9篇杏鲍菇
  • 7篇工厂化
  • 4篇栽培
  • 4篇菌种
  • 2篇培养基
  • 2篇瓶栽
  • 2篇锥齿轮
  • 2篇子实
  • 2篇子实体
  • 2篇菌株
  • 2篇卡箱
  • 2篇基质
  • 2篇工厂化栽培
  • 2篇齿板
  • 2篇齿轮
  • 1篇袋式
  • 1篇袋式栽培
  • 1篇袋栽

机构

  • 23篇昆山市正兴食...
  • 5篇常熟理工学院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江苏绿姝食用...
  • 1篇江苏润正生物...

作者

  • 5篇冀宏
  • 3篇姚璐晔
  • 1篇徐兵
  • 1篇郑丽雪
  • 1篇吴金男
  • 1篇夏志兰
  • 1篇柳宁
  • 1篇朱婧
  • 1篇周云
  • 1篇郑雪平
  • 1篇宋驰

传媒

  • 3篇食用菌
  • 2篇中国食用菌
  • 1篇北方园艺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Agricu...
  • 1篇食品安全质量...
  • 1篇食药用菌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0
  • 7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0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生物量的杏鲍菇菌株筛选及液态摇瓶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筛选得到适于液态摇瓶发酵的杏鲍菇菌株,并优化其最佳培养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方法筛选发酵最佳培养基成分及发酵条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最佳培养基配方、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对发酵过程中影响杏鲍菇菌丝生长的三个关键因素(温度、转速和发酵周期)进行优化,最后用响应面分析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组分为:葡萄糖3.50 g/100 m L,胰蛋白胨0.50 g/100 m L,磷酸二氢钾0.30 g/100 m L,硫酸镁0.20 g/100 m L,p H自然。当发酵温度为25℃,摇床转速170 r/min,发酵周期7.5d(180 h)时,杏鲍菇菌丝体生物量(干重)达1.687 g/100 m L。结论采用单因素、正交、响应面等试验方法筛选得到了菌株的最佳摇瓶发酵培养条件。
郑丽雪李尧尧郑雪平姚璐晔冀宏
关键词:杏鲍菇菌株筛选深层发酵正交实验
一种食用菌培养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食用菌培养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腿,两个第一支腿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隔板,所述第一支腿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切槽,所述第一切槽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卡箱,所述卡箱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卡块,所述...
郑先明张良唐欢欢郑和
文献传递
一种用厘竹条作为载体的杏鲍菇菌种制作工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厘竹条作为载体的杏鲍菇菌种制作工艺,包括制作配方和制作步骤,其特征在于:该制作配方包括主料配方和辅料配方,主料配方主要有厘竹段、木屑、玉米芯、麸皮、玉米粉、石灰粉(氧化钙)和碳酸钙,所述辅料配方主要有木...
张良郑先明唐欢欢朱阳星
文献传递
一种移动式食用菌菌种发酵罐的冷却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移动式食用菌菌种发酵罐的冷却装置,包括用于食用菌菌种发酵用的发酵罐主体,发酵罐主体顶部一侧连通有排气管,发酵罐主体下侧设置有稳定组件,发酵罐主体底部一侧连通有洁净空气进气管,通...
张良郑先明唐欢欢朱阳星刘红
杏鲍菇工厂化栽培品种杂交育种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采用钩悬法和弹射法进行单孢子收集、菌丝体融合、酯酶同工酶分析的杂交育种方法,将光滑型(S型)和粗糙型(R型)杏鲍菇的优良性状集中表达,获得性状优良的杂交子。结果表明:利用单核菌丝进行杏鲍菇种间杂交育种的方法是可行的;杂交子S6×R84表现出优于父本的良好生产性状,经过生产适应性驯化,极可能成为性状优良的工厂化生产品种新资源。
周云朱婧郑雪平吴金男姚璐晔冀宏
关键词:杏鲍菇
创新生产模式——我国杏鲍菇工厂化袋式栽培发展解构被引量:3
2016年
生产模式的选择是食用菌生产工厂化企业成败的关键。该文回顾总结了我国自主创新的杏鲍菇袋栽生产模式的形成、演化、特色及宝贵经验。该模式有着"两高两低"的独特优势,在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值得食用菌行业借鉴。此外,该文对未来袋栽模式的发展也提出了以液体菌种替代固体菌种、以高效装备替代手工作业、以控制出菇替代人工疏蕾的更高层面的发展方向。
郑雪平刘遐
关键词:自主创新杏鲍菇
一种质量一致且稳定的食用菌培养基配方处理工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质量一致且稳定的食用菌培养基配方处理工艺包括食用菌培养基配方和食用菌培养基处理步骤,所述食用菌培养基配方采用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得:主料为60%‑80%;辅料为20%‑40%;所述主料包括:木屑、棉籽壳...
郑先明张良张鹏唐欢欢朱阳星
文献传递
中国工厂化栽培杏鲍菇菌株的RAPD和ISSR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为了研究国内工厂化栽培的杏鲍菇菌株的遗传多样性,对筛选的34个杏鲍菇菌株进行RAPD(Randomly Amplifiled Polyrnorphic DNA)和ISSR(Inter-Stmplesequence Repeat)分析。从31个RAPD引物中选取了23个引物对34株杏鲍菇工厂化生产菌株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266条稳定清晰的DNA条带:从32个ISSR引物中选取了23个引物对34株杏鲍菇工厂化生产菌株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211条稳定清晰的DNA条带。根据扩增结果,对34个杏鲍菇菌株进行了RAPD标记、ISSR标记及二者相结合的聚类分析。3种方法的分析结果相近,可分别将34个供试菌株分为4-5大类。研究为国内工厂化杏鲍菇栽培菌株的筛选、育种和栽培奠定基础。
马红朱秀娜刘小雪尹永刚郑雪平
关键词:菌株RAPDISSR
一种食用菌基料装袋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食用菌基料装袋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箱,电机箱的内腔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输送管,输送管的底部与箱体固定连接,电机的输出轴贯穿至输...
郑先明张良唐欢欢郑和
文献传递
中国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实践及问题分析与展望被引量:32
2014年
首先对国内外杏鲍菇工厂化生产研究和发展状况进行概述,重点介绍我国杏鲍菇工厂化生产的探索实践与发展历程,对我国杏鲍菇工厂化生产中面临与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以及对我国杏鲍菇产业发展展望。
郑雪平冀宏尹永刚肖自添夏志兰
关键词:杏鲍菇工厂化关键控制点瓶栽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