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3S与沉陷工程研究所
- 作品数:74 被引量:1,452H指数:23
- 相关作者:李秋殷倩董彦卿李鲲杨陈国良更多>>
- 相关机构: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测绘遥感与数字矿山研究所河北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矿业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遥感-岩石力学(Ⅵ)——岩石摩擦滑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1
- 2004年
- 以花岗闪长岩和辉长岩为例,结合遥感-岩石力学基础实验研究,研究了双轴加载条件下岩石摩擦滑移特征,重点对影响岩石摩擦滑移特征的5个重要因素,即正应力、岩性、摩擦表面粗糙度、含水性及摩擦速率进行了实验分析。研究表明:(1) 正应力越大,越容易出现粘滑,粘滑时应力降越大,且重复粘滑的间隔周期越长。(2) 相同边界条件下,辉长岩的粘滑性比花岗闪长岩强。(3) 摩擦表面粗糙度对岩石的粘滑性能有较大影响,重复摩擦会增加粘滑的不稳定性。(4) 含水后岩石摩擦面的摩擦强度会降低,但摩擦过程中水份随产热蒸发,其摩擦强度会逐渐恢复。(5) 低速率摩擦时岩石主要表现为粘滑,而高速率摩擦时则主要表现为稳滑。
- 刘善军吴立新王金庄吴育华李永强
- 关键词:遥感-岩石力学摩擦滑移构造地震花岗闪长岩辉长岩
- GTP模型中对角线引入的最小顶点标识(SVID)法被引量:17
- 2004年
- 对角线是解决GTP模型平面剖切时产生空洞现象而引入的辅助构模元素。该文在分析GTP组成要素及对角线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对角线的引入方法———最小顶点标识(SVID)法;并基于QuaPA编码原理论述了GTP顶点ID的编码步骤,给出了GTP模型引入对角线后在地质体三维平面剖切显示中的应用。
- 陈学习吴立新史文中王彦兵李鲲杨
- 关键词:对角线四面体
- 多暗色矿物类岩石单轴加载过程中红外辐射定量研究被引量:36
- 2002年
- 对首都圈地区的多暗色矿物类岩石(花岗闪长岩、辉长岩及片麻岩)进行了单轴加载至破裂过程的热红外遥感监测实验,发现:(1) 在加载至应力峰值过程中,岩石平均红外辐射温度与应力呈线性正相关关系;(2) 在加载至应力峰值过程中,岩石平均红外辐射温度与所受机械功呈三次曲线关系;(3) 应力峰后-破裂过程中,岩石沿剪切破裂带辐射温度升高,而在应力松弛或张性区,辐射温度有所降低;(4) 损伤岩石在单轴加载过程中红外辐射温度变化与完整岩石相比总体规律相似,但波动性较大。基于实验分析,建立了岩石应力与红外辐射温度以及机械能与红外辐射温度的定量关系;并对地震遥感及其热红外前兆的物理-力学机制进行了讨论。
- 刘善军吴立新吴焕萍吴育华程涛李国华
- 关键词:热红外辐射地震遥感
- 一种新的三维地学空间构模方法——类三棱柱法被引量:124
- 2002年
- 综合评述了目前 3DGIS和 3DGM领域的三维空间构模及三维拓扑关系的研究现状 ;进而提出了一种新的三维地学空间构模方法———类三棱柱 (ATP)法 .该法采用 6类基本元素和 8组拓扑关系来描述和表达三维地质现象 .讨论了如何利用这 8组拓扑关系进行地质体查询与分析的基本思路 ;给出了程序实现后的
- 齐安文吴立新李冰李建民杨中东
- 关键词:ATP
- 3D GIS与3D GMS中的空间构模技术被引量:241
- 2003年
- 3DGIS和3DGMS是近10a来地学领域并行发展的两大领域。该文从研究对象、数据来源、空间参照、空间构模、拓扑描述、空间量算、空间分析及应用领域等方面分析了3DGIS和3DGMS异同,并从数学模型、高程特征、属性特征和构模方式等方面讨论并重新界定了空间维数问题。重点分析了空间构模技术,将3DGIS和3DGMS中的空间构模分为基于面模型、基于体模型和混合构模3大类,并进行了分析比较和讨论。指出3DGIS和3DGMS将殊途同归,并最终建立全要素的真3D地球信息系统。
- 吴立新史文中Christopher Gold
- 关键词:三维GIS地球信息系统空间维数地理信息系统
- 二维Delaunay三角网局部更新:点插入与点删除被引量:31
- 2004年
- 二维Delaunay三角网的局部更新在地学分析、道路CAD、城市规划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 ,点插入和点删除则是其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操作。该文针对原有逐点插入法和凸耳权值点删除算法存在的不足 ,利用动态包围三角形和特征三角形分别对其进行改进 ,在设计的具有拓扑关系Delaunay的三角网数据结构基础上 ,实现Delaunay三角网的快速局部更新 ,且使之满足Delaunay特性。
- 贾晓林吴立新王彦兵
- 关键词:不规则三角网点删除拓扑关系
- 基于虚点影响域重构的CD-TIN约束线删除算法被引量:3
- 2005年
- 根据CDTIN中约束线的多态性,提出了利用虚点描述约束线交叉的情况,并用虚点影响域重构算法(influence domain retriangulating for virtual point,IDRVP)来解决CDTIN约束线删除操作中的约束线交叉问题,确保了CDTIN的拓扑完备性,并对算法进行了验证。
- 王彦兵吴立新史文中贾晓林
- 关键词:删除
- 强震前热红外异常识别方法与定量分析模型被引量:16
- 2008年
- 为获取与构造活动有关的卫星热红外异常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参考基准场的震前热红外遥感定量分析模型与异常识别方法.对遥感图像进行辐射定标、几何校正、云检测等处理后,根据研究区内不同时相遥感图像像元的亮温值与空间平均值之差及其时间域平均值与标准差,计算热红外异常图像像元的异常指数,提出了异常识别方法;进而计算当前热红外异常图像各像元亮温值与序列遥感图像的多年平均亮温之差,建立异常定量分析模型.利用多年热红外遥感资料建立目标区的参考基准场,并采用此异常识别方法与定量分析模型,分析了1998年张北Ms6.2级地震前热红外异常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1月5日沿张家口-渤海断裂出现异常,1月8日异常面积达到最大,为64.7万km2,最高增温幅度达到9 K,11日异常消失.
- 李金平吴立新刘善军马保东
- 关键词:热红外异常
- 基于基准场的地震红外异常分析技术被引量:4
- 2009年
- 从卫星红外遥感图像中识别和提取与构造活动有关的热异常信息,是地震红外遥感监测预警的关键技术。为消除遥感影像中的复杂背景影响以及实现红外异常信息的自动识别与提取,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基准场的地震红外异常分析技术(IAARF),其核心是利用已有的多年同期红外遥感资料建立研究区的两个基准场,即异常识别基准场和异常提取基准场。文中设计了异常分析技术流程,提出了异常识别方法和异常定量提取模型。并以1998年张北MS 6.2地震为例,采用1995-1998年的90景NOAA/AVHRR影像进行了应用实验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IAARF技术是有效的,可望用于卫星红外遥感异常的日常监测与分析预警工作中。
- 吴立新李金平刘善军
- 关键词:地震遥感遥感-岩石力学
- 基于矿山GIS的“三下”压煤动态管理系统研究被引量:2
- 2003年
- 文中基于矿山GIS,结合矿山工程的要求与实际应用,根据矿区“三下”压煤和储量数据特点,论述了“三下”压煤量动态管理系统的所需数据库及其结构;介绍了“三下”压煤储量数据的动态维护、数据的动态查询修改、数据的自动汇总计算和储量数据输出等基本功能。
- 杨可明梁培新
- 关键词:矿山GIS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