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元县实验林场
- 作品数:64 被引量:358H指数:12
- 相关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省院合作林业科技项目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庆元县缘盖牛肝菌生长状况调查
- 2010年
- 缘盖牛肝菌是一种新发现的野生珍贵食用菌。经调查浙江省庆元县境内的缘盖牛肝菌分布范围及生长环境,缘盖牛肝菌主要分布在海拔800~1400m的短叶松纯林或以短叶松为主的短叶松、木荷混交林,分布面积15700hm2。2009年产干菇4t,产值80万元,最高亩产达5kg。以林龄18~40年、郁闭度0.5~0.8的短叶松林产量较高。
- 吴大瑜吴利荣
- 关键词:生长环境
- 庆元县大规格楠木移栽技术被引量:1
- 2022年
- 浙江省庆元县适宜楠木生长,提出打造楠木城。在简述楠木综合价值的基础上,从整地挖穴、楠木起挖、栽植和栽后管理等方面总结大规格楠木移栽技术。
- 吴颐伟徐卫可占小艳吴乔
- 关键词:楠木病虫害防治
- 基质配比和缓释肥添加量对浙江楠大规格容器苗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7
- 2015年
- 以浙江楠1年生容器苗为材料,采用析因试验设计,设置基质配比(代号S)和缓释肥添加量(代号F)两因素,培育2年生容器苗,对其生长及N、P养分状况等质量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质中黄泥、泥炭比例变化对容器苗生长的影响较小,缓释肥添加量对容器苗生长的影响较明显,两因素对苗高、地径及根冠比影响皆不显著;而两因素对养分吸收的影响均显著。缓释肥加载对该容器苗生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干物质积累和根系发育方面,两者的较佳添加量分别为2.5和3.5 kg/m3。组合S1(泥炭45%+谷壳40%+黄泥15%)+F2(2.5 kg/m3)处理的单株干物质量最大,为56.48 g,其次为组合S1+F3(3.5 kg/m3)、S2(泥炭35%+谷壳40%+黄泥25%)+F2处理的,干物质量分别为54.05、52.07 g,而根系发育指标表现出组合S1+F2、S1+F3、S2+F2和S2+F3处理的较好。S2基质容器苗叶片N含量显著高于S1基质,叶片、根系P含量则在S1基质时较高。随缓释肥添加量增加,浙江楠N含量上升,P含量降低。基于以上生长及养分吸收状况,浙江楠2年生容器苗对基质配比不甚敏感,可结合生产成本和需求进行配比调整,而其对缓释肥加载要求较高,因此培育高质量容器苗应采用高N低P型缓释肥,经换算,培育浙江楠2年生容器苗,N的施用量不应低于1 850 mg/株,P的施用量不应高于350mg/株。
- 楚秀丽王秀花张东北吴小林王艺周志春
- 关键词:浙江楠基质配比
- 2种叶型桢楠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耐寒性分析被引量:15
- 2017年
- 以大叶与小叶2种叶型桢楠Phoebe zhennan的1年生实生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低温胁迫对其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及耐寒性。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2种叶型桢楠的相对电导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质量分数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4.0℃前,大叶桢楠相对电导率呈波动变化,略有上升,小叶桢楠相对电导率则持续上升,且显著高于大叶桢楠。大叶桢楠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增幅较小,SOD和POD活性和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峰值高于小叶桢楠,而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质量分数峰值低于小叶桢楠。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2种叶型桢楠耐寒性进行综合性评价,发现大叶桢楠耐寒性强于小叶桢楠。综合各测定指标可以认为,小叶桢楠在0.1℃低温下生理上即表现出冻害损伤,而大叶桢楠可耐-4.0℃的低温胁迫。
- 李高志朱亚军周生财陆云峰张俊红童再康
- 关键词:桢楠低温胁迫生理生化指标
- 一种林业苗圃灌溉设备
- 本实用新型涉及苗圃灌溉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林业苗圃灌溉设备,包括底座、减震弹簧、灌溉管、及U形滑块,所述底座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四组滑杆,所述滑杆外部套设有减震板,所述减震板与所述滑杆滑动配合连接,所述滑杆外部套设有减震弹簧...
- 张东北吴小林苏光浪占小艳瞿彦长姚小明吴颐伟徐卫可吴伟健吴乔吴青
- 浙江省庆元县域楠属植物野生资源调查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调查浙江省庆云县范围内楠属Phoebe植物野生资源,以期为楠木合理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采用样方法每木检尺对庆元县域范围的野生楠木野生资源进行全面调查,掌握其分布数量、分布格局、生境及居群状况。【结果】庆元县域楠属植物有浙江楠P.chekiangensis、闽楠P.bournei、紫楠P.sheareri等3种,分布点23个,覆盖9个乡镇街道。浙江楠和闽楠多分布于800 m以下,紫楠水平分布跨度最大,垂直分布可达1250 m,但种群植株数量少。现有居群多存于村旁风水林或人为干扰较少的保护区,楠木群落主要建群种和优势种为壳斗科Fagaceae和樟科Lauraceae树种。【结论】庆云县楠木野生资源稀少,亟需保护,人为活动频繁及楠木自身光需求特性是导致濒危的主要成因。
- 周生财吴仁超吴伟健叶青吴小林张东北楼炉焕童再康吴青吴颐伟赖晓琳
- 关键词:闽楠浙江楠资源调查资源保护
- 杉木优质丰产培育关键技术示范推广
- 高智慧高立旦翁永发鄢振武张骏陈高杰季利民吴小林柴雄王宗星胡立志陈天华吴利荣
- 杉木是浙江省速生优质商品用材树种,浙江山区气候条件独特,山地资源和林木种质资源丰富,人工杉木林面积大,是杉木生长的最适宜地区,也是培育优质材的理想之地。开展杉木优质培育技术集成推广与示范,是推行集约经营,有效提高林分质量...
- 关键词:
- 关键词:杉木栽培技术
- 浸种和增温对赤皮青冈种子萌发及内源激素含量影响
- 2024年
- 为分析浸种和增温处理下赤皮青冈种子萌发节律和内源激素含量变化规律,探索种子打破休眠的机制,采用双因素析因试验设计,通过浸种和增温处理对赤皮青冈种子进行萌发试验,统计发芽情况并定期测定种子的内源激素含量。结果显示:增温播种与浸种48 h的处理组合种子发芽率最高,达到最高发芽势的时间最短,在增温播种处理下种子的萌发时间提前。不同内源激素对浸种和增温的响应不同,其中增温播种配合浸种可以降低种子在萌发末期生长素(IAA)的含量,有助于赤皮青冈种子萌发。赤霉素(GA_(3))含量在不同播种温度下均呈波动上升趋势;反式玉米素(TZR)含量在大棚播种处理下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而增温播种处理下则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增温处理下,茉莉酸(JA)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4月末水杨酸(SA)含量在不同播种温度下均为浸种48 h含量最高,浸种24 h含量最低。TZR含量基本不受浸种处理影响。GA_(3)/ABA和TZR/ABA比值的增加均能促进赤皮青冈种子解除休眠。相关性分析显示,3月份TZR和GA_(3)呈显著正相关,TZR和SA呈显著负相关,4月份各激素之间的相关性明显下降。结果表明,增温处理有助于赤皮青冈种子萌发,若配合48 h浸种可以打破种皮界限,提高种子发芽率,并且使种子萌发达到最大发芽势的时间提前。
- 林昱堃徐卫可吴仁超苏光浪周志春王斌
- 关键词:种子萌发内源激素浸种增温
- 红豆树苗木培育技术规程
- 本标准规定了红豆树(Ormosia hosiei Hemsl.et Wils.)苗木培育的术语和定义、种子采收和贮藏、苗木培育、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炼苗及出圃、苗木检疫、包装和运输、档案管理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我国红豆...
- 浙江庆元青榨槭生长规律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应用庆元县实验林场交溪门林区32年生青榨槭Acer davidii树干解析数据和野外调查数据研究其生长规律。结果表明:(1)树高和胸径早期和后期均生长较慢,其快速生长期集中在10~25 a之间,前10 a为最佳抚育期;(2)材积的连年生长量随年龄的增加不断增长,但平均生长量在32a中并没有达到最大值,因此不能确定青榨槭的数量成熟龄;(3)拟合的数学模型均具有较高的精度,青榨槭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过程的模型依次为:H=0.551-0.003 a+0.595 a^2(R2=0.989);DBH=-0.471+0.318 a+0.027 a^2-0.001 a^3(R2=1.000);V=0.005-0.002a+3.08×10^(-6) a^3(R^2=0.999)。研究结果为青榨槭的繁育推广提供基础性材料。
- 张东北吴小林吴初平袁位高
- 关键词:青榨槭天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