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西安石油学院石油工程学院

作品数:134 被引量:905H指数:17
相关作者:马建国李留仁周春虎段勇赵艳艳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科技中青年创新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1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9篇石油与天然气...
  • 23篇天文地球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理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34篇油田
  • 21篇钻井
  • 20篇油藏
  • 19篇油气
  • 14篇地层
  • 13篇储层
  • 12篇压裂
  • 11篇试井
  • 11篇注水
  • 10篇油层
  • 10篇储集
  • 10篇储集层
  • 9篇低渗
  • 9篇低渗透
  • 9篇气藏
  • 9篇井眼
  • 8篇油井
  • 8篇石油
  • 7篇低渗透油田
  • 7篇油气藏

机构

  • 134篇西安石油学院
  • 14篇西安交通大学
  • 8篇中国石油化工...
  • 6篇长庆石油勘探...
  • 3篇长安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西安工程学院
  • 2篇华北石油管理...
  • 1篇西南石油学院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大庆石油管理...
  • 1篇河南石油勘探...
  • 1篇江苏石油勘探...
  • 1篇华北油田
  • 1篇石油管材研究...
  • 1篇新疆石油管理...
  • 1篇中国石化集团...
  • 1篇石油大学(北...

作者

  • 11篇宋子齐
  • 11篇谭成仟
  • 11篇蒲春生
  • 7篇吴少波
  • 7篇李留仁
  • 7篇胥元刚
  • 6篇马建国
  • 6篇张宁生
  • 6篇狄勤丰
  • 6篇何秋轩
  • 6篇余志清
  • 5篇李文魁
  • 5篇高承泰
  • 5篇高兴军
  • 4篇周春虎
  • 4篇罗明良
  • 4篇林加恩
  • 4篇阮敏
  • 4篇韩继勇
  • 3篇段勇

传媒

  • 30篇西安石油学院...
  • 21篇西安石油学院...
  • 7篇石油钻探技术
  • 6篇油气井测试
  • 4篇天然气工业
  • 4篇西安工程学院...
  • 3篇石油学报
  • 3篇西北地质
  • 3篇测井技术
  • 3篇世界石油工业
  • 3篇西南石油学院...
  • 3篇重庆大学学报...
  • 3篇力学2000...
  • 2篇系统工程理论...
  • 2篇工程数学学报
  • 2篇石油钻采工艺
  • 2篇钻井液与完井...
  • 2篇中国力学学会...
  • 2篇力学与西部开...
  • 2篇1996年中...

年份

  • 1篇2004
  • 7篇2003
  • 9篇2002
  • 24篇2001
  • 22篇2000
  • 17篇1999
  • 13篇1998
  • 4篇1997
  • 10篇1996
  • 14篇1995
  • 6篇1994
  • 6篇1993
1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井眼轨迹参数对钻头侧向力的影响规律研究被引量:6
2000年
为了研究井眼轨迹参数对钻头侧向力的影响规律对现场井眼轨迹的有效控制 ,利用专用软件SABHA探讨了已钻井眼轨迹参数对钻头侧向力的影响 .结果表明 ,井斜角的影响表现为在不同的井斜角条件下 ,所研究的 BHA具有不同的造斜能力 ,而且这种造斜能力随井斜角的增加在相应提高 .弯曲平面倾角和井眼曲率的有机结合可以很好的描述井眼轨迹空间形状对钻头侧向力的影响 .当弯曲平面倾角为 0°时 ,钻头上的方位力近似为零 ,而当弯曲平面倾角为 90°或 2 70°时 ,钻头上的方位力很大 .表明当不考虑地层因素的影响时 ,井眼的弯曲平面倾角及弯曲程度是产生钻头方位力的一个主要因素 .在现场井眼轨迹控制过程中 。
狄勤丰彭国荣
关键词:石油钻井井眼轨迹钻具组合井斜角
高能气体压裂径向多裂缝延伸数值模拟方法被引量:2
1993年
数值模拟是高能气体压裂径向多裂缝延伸机理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对数值模拟的方法作了探讨,内容包括火药燃烧,岩石变形及裂缝扩展和气体流动三部分.数值计算方法采用了边界元理论中的位移不连续法。初步试算表明,所探讨的数值模拟计算模式稳定可靠、可以较好地模拟径向多裂缝的延伸特征.
杨卫宇张廷汉张永良
关键词:高能气体压裂裂缝数值模拟
页岩地层中水与离子渗透规律的建模与求解被引量:3
2001年
建立了钻井过程中流体由井眼向页岩地层瞬时流动的数学模型 ,该模型考虑了因水压梯度、渗透势梯度和离子浓度等不同引起水和离子的耦合流 ,计算了离子浓度和水压传递随时间的变化 ,并研究了不同钻井条件下水和离子的流动特点。模型可以优化钻井液与页岩地层之间的相互作用 ,有助于钻井液性能的优化设计。本文提供的求解方法有助于建立合理井底水力压差和渗透势 ,以使流入或流出页岩地层的流体最少 。
李天太
关键词:石油钻井井眼稳定页岩地层钻井液数学模型
原油体积系数匀整的新方法
1993年
原油体积系数必须经过匀整才能满足油藏工程计算的需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匀整体积系数的新方法.这种方法是将原油的相对体积系数用一个压力的多项式表示,然后用最小二乘法求解,此方法非常简单,能够保证原油体积系数的第四位、第五位数字有规律.文中还对新旧两种方法进行了实例对比计算,其结果是一致的.
李(汤玉)吴向红
关键词:体积系数匀整原油
江苏真武油田真12块垛一六油组储层特征及评价被引量:2
1999年
以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毛管压力曲线等分析资料为基础 ,结合储层物性测井参数解释结果 ,对真武油田真十二断块垛一六油组储层从岩性组成、物性特征、孔隙类型及孔隙结构、非均质性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认为该储层为一套中高孔、中高渗储层 ,其物性主要受沉积微相、粒度中值、泥质含量等因素影响 ,其层内。
吴少波谭成仟高兴军宋子齐
关键词:储层岩性孔隙结构储层分类储层非均质性油田
重复压裂技术发展现状被引量:3
2001年
重复压裂技术是低渗透油田增加油井产量,确保油田稳产,提高油田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本文详细分析和研究了第一次压裂失效的原因、重复压裂的造缝机理;提出了重复压裂的选井选层原则、重复压裂的工艺技术特点和相应措施;提出了堵老缝压新缝的重复压裂技术,找出了油井重复压裂改造工艺技术存在的难题,明确了低渗透油田重复压裂技术的发展方向。
马新仿刘华
关键词:重复压裂低渗透油田
油田污水回注中环境控制技术综述被引量:6
1995年
油田产出污水是在油气钻井、开采、处理过程中必然的伴生物,也是石油工业中对环境造成危害的一大污染源。本文从综合治理、合理利用油田污水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对油田污水应用环境控制技术,以治标和治本相结合,从石油工程的工艺本身和改进工艺过程减少油田污水的产出量和提高油田污水的回注利用率,从而显著改进环境质量,充分利用水资源的可能性,也讨论了当前在油田污水治理和回注利用方面应加强研究的几个问题。
张宁生
关键词:含油污水污水回注污染防治废水处理炼油厂
油藏孔隙中微粒沉积分散的数学模型研究被引量:4
1996年
应用胶体化学基本理论和水动力学原理,定量描述微粒沉积、分散和运移的规律,提出了注水过程中微粒分散运移的判定条件,定量分析了控制微粒分散运移的主导力系.既考虑了影响微粒分散运移的水动力学因素,又考虑了影响微粒分散运移的胶体表面化学因素.结果表明,不同油藏条件下,不同微粒表面电学特征对微粒分散运移具有本质上完全不同的影响,同时,注采速度始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这个理论对水土保持、深层过滤、地下水工程特别是油田注水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蒲春生曹广锡郭建明陈谦
关键词:油藏孔隙数学模型
周期注水数值模拟研究──数学模型被引量:12
1999年
在前苏联二层系统周期注水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在周期注水过程中高低渗透层之间的压力差及相应的液体交渗流动,建立了新的二层系统周期注水数学模型,应用油田的实际数据和井网,对周期注水进行数值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POTOP模型的结果进行对比,说明利用本项研究所建立的新的数学模型也可以进行周期注水的可行性研究.
陈军斌李璗
关键词:油气藏数值模拟周期注水油田注水
无限大三层越流油气藏井底压力的精确解及典型曲线被引量:8
2003年
在考虑表皮效应和井筒储存的影响的条件下 ,采用最大有效井径的概念 ,建立无限大三层越流油藏井底压力的动态模型。通过拉氏变换得到拉氏空间下以 Bessel函数表示的井底压力和分层流量的精确解。运用 Crump数值反演方法 ,得到实空间的解 ;分析了压力动态特征。该模型不但适合于表皮系数为正的情况 ,也适合于表皮系数为负的情形。用新模型绘制的典型曲线进行拟合 ,得到更加准确的结果。
孙贺东刘磊周芳德高承泰
关键词:试井越流多层油藏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