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广西区委党史研究室
- 作品数:122 被引量:96H指数:4
- 相关作者:邓群吴忠才林苹徐念农黄莺更多>>
- 相关机构: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中共广西区委党校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党史学习教育与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个维度被引量:4
- 2021年
-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加强党史学习教育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党史具有"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以党史学习教育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激励着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从历史维度、价值维度、现实维度三个维度看,党史学习教育已成为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重大举措,能够教育引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把握历史发展大势、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中增进"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 徐家贵刘绍卫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 论邓小平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思想
- 从1956年至“文化大革命”前,邓小平已对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问题作了一些思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正式提出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思想,并在一系列讲话中对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作了具体全面的阐述,并身体力行,从...
- 莫细细
- 关键词:邓小平废除职务终身制
- 文献传递
- 百色起义精神的内涵与当代价值被引量:2
- 2010年
- 2008年2月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百色时意味深长地教导我们:"今天我们回顾历史,缅怀先烈,就是要继承和发扬光荣革命传统,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把邓小平同志带领我们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光荣革命传统,就必须要弘扬百色起义精神。
- 邓群
- 关键词:百色起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人邓小平同志红七军精神风貌
-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的工作路线——党的群众路线形成发展的历史回顾被引量:2
- 2014年
-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同时是党的根本的工作路线。它萌芽于党成立初期,形成于土地革命战争,成熟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发展与曲折于建设时期,创新于改革开放时期。群众路线主要内容是"两个一切,一来一去"。党自从成立以来,主要干了"三件大事",让国家"兴起来"、"强起来",使全国各族人民"站起来"、"富起来",令世界各国"惊起来",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坚持不懈地走群众路线。
- 蒙汉明
- 关键词:群众路线
- 试论党领导下的依法治国
- 1998年
- 试论党领导下的依法治国何成学唐炳贵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根据邓小平的民主法制思想,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高度,提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依法治国的新思想。深刻理解和实践这一新的科学思想,对于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正确...
- 何成学唐炳贵
- 关键词: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社会主义法制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当家作主
- 陈云与《随军西行见闻录》
- 陈云在莫斯科化名写作的《随军西行见闻录》,宣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央红军长征的光辉业绩,1936年发表后,在国内外都起了很好的影响。这篇约3万字的长文,也是至今研究红军长征的重要文献性资料。探讨陈云写作这篇长文的有关问题...
- 吴忠才何成学
- 文献传递
- 党的兵运工作策略在百色起义中的成功实践被引量:2
- 2003年
- 本文认为邓小平领导的百色起义,不仅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规模和影响较大的武装起义,也是邓小平将党的兵运策略理论应用于革命实践的一次成功范例,“是在全国范围内最有组织最有意识的一次兵变”。这次起义,主要是以邓小平为首的共产党人通过对俞作柏、李明瑞及其所属部队进行细致的兵运工作而发动的一次工农兵联合总暴动。
- 邓小平与百色起义课题组
- 关键词:兵运工作中国共产党邓小平百色起义统战工作
- 研究视阈的转型与地域文学史观的构建——评《广西文学50年》被引量:1
- 2006年
- 刘绍卫
- 关键词:文学史观视阈写作策略庸俗社会学
- 百色起义精神的内涵与当代价值
- 2009年
- 百色起义精神蕴涵了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斗争中所培育的崇高精神风貌,体现为百折不挠、奉献拼搏、团结务实、争先创新精神。百色起义精神是党带领广西各族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强大动力,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邓群
- 关键词:邓小平百色起义精神
- 《美丽的南方》的南方乡土叙事特色
- 2015年
- 《美丽的南方》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反映了广西的土地改革运动,展现了作家陆地深厚的乡土情结。通过介绍作家陆地的生活成长经历及他所受到的地域文化熏陶,反映了《美丽的南方》的创作渊源和叙事风格。同时,通过阐述政治与温情的二元叙事结构和南方叙事的时代特色,进一步体现了《美丽的南方》乡土叙事的特色。
- 刘绍卫
- 关键词:乡土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