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环境材料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4 被引量:53H指数:2
相关作者:陈晨更多>>
相关机构:河海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环境材料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
  • 1篇电化学
  • 1篇电化学传感
  • 1篇电化学传感器
  • 1篇淹水
  • 1篇淹水土壤
  • 1篇氧化酶
  • 1篇有机碳
  • 1篇幼苗
  • 1篇玉米
  • 1篇玉米幼苗
  • 1篇溶解性有机碳
  • 1篇生长发育
  • 1篇水处理
  • 1篇水土
  • 1篇土霉素
  • 1篇土壤
  • 1篇土壤镉
  • 1篇潜流
  • 1篇潜流人工湿地

机构

  • 4篇扬州大学
  • 1篇河海大学

作者

  • 1篇何成达
  • 1篇钱小青
  • 1篇王小治
  • 1篇陈晨
  • 1篇单玉华
  • 1篇季俊杰
  • 1篇钱晓晴
  • 1篇陈娟
  • 1篇封克
  • 1篇王惠民
  • 1篇金婷
  • 1篇李昌贵
  • 1篇张天莹
  • 1篇余彬彬
  • 1篇钱晓睛

传媒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山东化工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08
  • 1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铜和土霉素复合暴露对玉米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铜和土霉素复合暴露对玉米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观察铜(Cu^(2+))和土霉素(OTC)单一暴露及Cu^(2+)+OTC复合暴露对其发芽、总根长、叶片抗氧化酶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 OTC、Cu^(2+)单一暴露、Cu^(2+)+OTC复合暴露对玉米种子发芽率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Cu^(2+)(20、30 mg/L)单一暴露组总根长在8 h显著减低,随着生长时间的延续,Cu^(2+)(20、30和40 mg/L)单一暴露组总根长在96 h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Cu^(2+)+OTC(30、40 mg/L)组处理8 h玉米幼苗根系总根长缩短,随着玉米幼苗的生长,在24 h^96 h Cu^(2+)+OTC(10~40 mg/L)复合暴露组玉米幼苗根系总根长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u^(2+)+OTC复合暴露与Cu^(2+)、OTC单一暴露对玉米幼苗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没有明显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40 mg/L Cu^(2+)单一暴露组MDA含量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OTC单一暴露组玉米幼苗叶片中MDA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Cu^(2+)+OTC(20~40 mg/L)复合暴露组8~120 h MDA含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u^(2+)单一暴露和Cu^(2+)+OTC复合暴露对玉米幼苗总根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叶片组织发生氧化损伤。
余彬彬金婷张天莹李嘉睿陈博阳钱晓睛
关键词:土霉素抗氧化酶丙二醛
电化学传感器在抗生素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9年
随着抗生素的滥用,会引起耐药菌株的增加从而造成环境的污染。与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电化学传感器因其灵敏度高、检测限低、选择性好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一些电化学传感器,并对其分类研究它们的特点,着重阐明检测机理。
朱鸣
关键词:电化学传感器抗生素
施用秸秆对淹水土壤镉、铜溶出的影响被引量:41
2008年
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溶出直接关系到重金属在环境中的迁移及生物有效性。以小麦、水稻秸秆为材料,在淹水培养的条件下研究了添加秸秆对污染土壤Cu、Cd溶出的影响及其与溶解有机碳(DOC)的关系。结果表明:添加秸秆可显著促进Cu、Cd的溶出,促进效应随秸秆用量的增加而提高;与Cd相比,Cu的溶出对添加秸秆更为敏感,麦秸处理Cu、Cd的峰值浓度平均比稻秸处理分别提高98%和31%;麦秸处理DOC的峰值浓度平均比稻秸处理提高约40%;Cu、Cd的溶出与土壤溶液中DOC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072和0.8695;DOC对Cu溶出的促进效率是对Cd溶出促进效率的4倍。
单玉华李昌贵陈晨王小治封克
关键词:秸秆淹水土壤溶解性有机碳
波式潜流人工湿地基质与污水磷素去除关系研究被引量:9
2006年
通过分析测试研究了波式潜流人工湿地(WavySubsurfaceFlowConstructedWetland,简称W-SFCW)运行期间基质的磷素沉积量,以便解析不同人工湿地基质对于污水磷素去除的关系。试验污水为经短时厌氧预处理的化粪池污水,并在相同试验条件下与水平潜流人工湿地(HorizontalSubsurfaceflowConstructedWetland,简称SFCW)进行了对比分析。在近2年的人工湿地连续试验期间,分别于2003年11月、2004年5月和2004年11月测定了两种人工湿地基质的磷素沉积量。结果表明,随着人工湿地运行时间的延续,污水中的磷从以人工湿地基质吸附为主,逐渐变成以难溶性磷酸盐的沉积为主;为了人工湿地持续高效地去除TP,用释放Ca2+等金属离子的基质能够促进不溶磷酸盐的沉积;W-SFCW由于使所有水流不断与土壤层、砾石层和豆石层反复接触,生成难溶性磷酸盐的几率大大高于SFCW,能够比SFCW更加显著地促进磷沉积。
何成达王惠民钱小青季俊杰陈娟钱晓晴
关键词:波式潜流人工湿地基质特性污水处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