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陕南民间文化研究中心
- 作品数:7 被引量:2H指数:1
- 相关作者:侯红艳更多>>
- 相关机构:陕西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王玉树行年考之二
- 2016年
- 王玉树是安康历史文化名人,但直到如今,其生平事迹依然蒙昧不明,影响了王玉树研究的进一步展开。本文在对《芗林草堂诗钞》《芗林草堂文钞》细致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多种地方志,对王玉树的官宦生涯进行考论。经论证,我们认为,乾隆六十年乙卯(1795),经议叙,王玉树以白蜡明经分发广州候补州判,后辗转于广州各地为宦,东到大鹏、惠州,南到南海,西到东兴,足迹遍布整个广州。于1816年前后,担任广粮厅分巡肇罗道道判,除短暂担任大鹏地方长官外,任此职务直到道光十二年壬辰(1832)年底致仕。本文亦考证了其著作年份,并在此基础上梳理出了王玉树年谱。
- 叶根虎
- 关键词:年谱
- 陕西宁陕方言的混合特征
- 2016年
- 陕西宁陕县存在着复杂的方言现象,方言之间不但有明显的差异,仅西南官话而言,其内部也存在着较明显的语音差异。本文运用比较的方法,探讨了宁陕方言的内部差异,并分析了其混合特征。
- 周政
- 关键词:语音差异
- 秦风弥漫 楚韵缭绕--论白河县张家大院的文化意蕴
- 2016年
- 陕西省白河县的张家大院是一座现今保存完整的清代民居。由于地缘因素和移民文化的影响,该建筑风格秦楚共聚。本文主要通过对张家大院建筑细部的分析,论述当地民众以"礼制"为准则的伦理观和刚柔相济的审美价值取向,从而阐释白河县张家大院的文化意蕴,体悟陕南地区的人文风情和文化特质。
- 侯红艳
- 关键词:建筑风格文化意蕴
- 中华家训的优良传统
- 2020年
- 中华家训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发展延续的重要载体,对建构中国人的精神思维、价值理念和心理结构具有重要作用。中华家训的核心内容涉及伦常之道、治家之道、修身之道等,集中彰显了中华民族自觉践行国家核心价值观、倡导移孝作忠、重视教育和读书、主张兼容并包等优良传统。
- 戴承元
- 中华优秀传统家训中蕴含的精神扶贫思想资源——以安康传统家训为考察对象被引量:1
- 2020年
- 做实精神扶贫是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保障。精神扶贫的核心目标是治穷治懒斩穷根,根本使命是扶志增智固本元,增强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中华传统家训中蕴含着丰富的精神扶贫思想资源。本文以安康传统家训为考察对象,将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所蕴含的精神扶贫思想资源归纳为崇德、立志、重教、劝勤和尚和。对传统家训中蕴含的精神扶贫思想资源进行挖掘、阐发和宣介,有助于鼓舞群众脱贫斗志,有助于传播崇德守志、崇勤尚俭、崇和向善的民风正能量。
- 杨明贵
- 关键词:精神扶贫思想资源
- 陕南方言的文化价值被引量:1
- 2017年
- 陕南方言的相互接触同时也带来了陕南文化的大融合,使得陕南各项文化形态均具有南北交融、多元包容的表现特征。本文主要从陕南方言接触与陕南文化融合的关系来探析陕南方言的文化价值。
- 周政周圫梓
- 关键词:语言接触文化价值
- 实用经学视野下的《草堂说诗》
- 2017年
- 《草堂说诗》是刘应秋在实用经学思想指导下的一本解《诗》论著。其论诗立论新颖,讲解结构清晰。解《诗》既有对《小序》《诗集传》的继承,也有反对,但更多的是从实用立场突出《诗》的实用价值,具有清帝国统一初期鲜明的时代特色。
- 郑继猛
- 关键词:清代《诗经》刘应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