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应用物理系
-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2
- 相关机构:湘潭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电气工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工业级纳米绒面多晶硅太阳电池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基于产线工艺制备了纳米绒面多晶硅太阳电池,并表征其光电转换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传统微米绒坑,纳米绒面能够提升多晶硅太阳电池的短路电流,相应的光电转换效率绝对值提升大于0.4%,产线均值光电转换效率超过了19.1%。结合漫反射光谱和外量子效率测试结果,改进的光电转换的原因归结为纳米绒面能够有效地诱捕短波和长波太阳光子,增强短波和长波太阳光响应。本研究证实纳米绒面多晶硅太阳电池可利用产线工艺制备且具有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能够实现产业化。
- 邱小永赵庆国陆波何一峰李小飞张帅吕文辉
- 关键词:多晶硅太阳电池反应离子刻蚀光电转换效率
- 晶体硅表面纳米孔减反光结构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被引量:4
- 2017年
- 利用金属辅助硅化学刻蚀法在晶体硅表面制备了大面积有序硅纳米结构,并基于金属辅助硅化学刻蚀的机理,实现了硅纳米结构从线阵列到孔阵列转变。漫反射光谱的测试结果表明,相对于平面、金字塔结构,硅纳米孔织构的晶体硅具有卓越的减反光性能,在300~1 100nm光谱范围内的AM1.5G太阳光子的光反射损失比低于3.6%。硅纳米孔阵列减反光性能优异,制备方法简单、快速,且其孔壁互连,有益于晶体硅太阳电池的后续制备工艺及其表面结构机械稳定,可作为减反光结构应用于晶体硅太阳电池。
- 戴恩琦王欢欢谢汝平叶杉杉陈雨欣高凝张帅吕文辉
- 关键词:晶体硅太阳电池
- 地方高校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被引量:2
- 2018年
- 针对当今社会对创新型本科人才的迫切需求和地方高校实际情况,本文探究了本科生通过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培养其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模式,并基于该模式进行了教学实践。结果表明,本科生通过参与教师科研项目能够体验和掌握项目选题、申报、执行及结题的全过程,并有效地提升了其创新能力,为其今后进行创新创业奠定了基础。
- 吕文辉
- 关键词:地方高校
- 多晶硅太阳电池背表面刻蚀提升其性能的产线工艺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对比研究了产线上多晶硅太阳电池背表面刻蚀对其光电转换性能的影响。示范性实验结果表明:多晶硅太阳电池背表面刻蚀能够改善其短路电流,从而相应的光电转换效率提升了约0.1%。依据多晶硅太阳电池背表面刻蚀前后的扫描电镜(SEM)形貌、背表面漫反射光谱及完整电池片外量子效率的测试结果,改进的光电转换的原因可能源于背表面刻蚀"镜面"化有利于太阳光子在背表面内反射和改进印刷Al浆与背表面覆盖接触。背表面刻蚀与当前晶硅电池产线工艺兼容,能够提升电池片的光电转换效率,是一种可供选择的产线升级工艺。
- 吕文辉陆波龚熠何一峰张帅
- 关键词:多晶硅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
- 晶体硅/氧化钨背异质结太阳电池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采用热蒸发法制备了n型晶体硅/氧化钨(WO_(x))异质结,并将其应用于背结太阳电池,研究了不同背电极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及电池的变温性能。结果表明:相对于背铝电极,背银电极能够有效地提升电池的光电转换性能,最高光电转换效率达到了15.1%。结合Sun-Voc测试,证实通过降低电池串联电阻可使其光电转换效率提升至17.2%。电池的变温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其光电转换效率的温度系数为-0.35%/K,相比传统的铝背场晶体硅电池的温度系数降低22%。
- 何涛闫磊吕文辉王行柱
- 关键词:晶体硅太阳电池异质结串联电阻温度系数
- 工业级纳米绒面多晶硅太阳电池的发射极扩散方阻调控其光电转换性能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本文制备了工业级纳米绒面多晶硅太阳电池,研究了发射极扩散方阻对其光电转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发射极扩散方阻能够有效地提升电池的开路电压、短路电流,但填充因子相对降低。通过分析关键光电参数,其原因归结为:提高发射极扩散方阻有利于降低发射极及其表面载流子复合,但过高的发射极扩散方阻将导致发射极与金属栅线接触不良。采用优化的发射极扩散方阻,纳米绒面相对于微米绒面多晶硅太阳电池具有改善的光电转换性能,产线均值光电转换效率达到了19.20%。基于上述研究结果,讨论了进一步通过调控发射极扩散方阻来优化纳米绒面多晶硅太阳电池的方法。
- 吕文辉邱小永赵庆国姚春梅何一峰周海权姚琪陆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