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作品数:91 被引量:282 H指数:8 相关作者: 何子干 更多>> 相关机构: 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建筑科学 交通运输工程 文化科学 电子电信 更多>>
高速铁路箱梁桥风场数值模拟分析 2017年 本文对高速铁路箱梁桥周围风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运用高性能集群和CDF软件分析了不同雷诺数对高速铁路桥周围风压和流速的影响,并研究了在网格数、分区方式分别不同时集群的计算效率.分析结果表明:当雷诺数较小时,箱梁周围风场较稳定,随着雷诺数增大,底部负压增大,背风面压强由零变为负压,且负压慢慢增大,背风面出现回流,箱梁周围风场逐渐紊乱.对于并行计算,计算时间随网格数增加而增加,但并行运算速度增加的趋势逐渐变小.分区方式不同时,每个区的总网格数划分越平均,计算所需要的时间则越短,效率增加. 杨传建 谢岚 彭乐宁 陈子昂关键词:高速铁路 风场分析 雷诺数 基于BIM的湖南新农村装配式住宅保温节能设计策略研究 被引量:1 2022年 对BIM技术在湖南新农村装配式住宅保温节能控制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归纳BIM技术实践的合理性。依据BIM技术优势,从初步设计效率、设计偏差、各专业工作合作方面展开项目设计,进而有效对接实际与规划的施工进度,压缩建设周期与设计时间。 袁医娜关键词:BIM 新农村 装配式住宅 保温 节能设计 不同毛细阻滞覆盖层处治膨胀土边坡的渗流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6 2022年 为探究采用不同结构毛细阻滞覆盖层处治的膨胀土边坡的防渗能力,基于非饱和渗流理论并运用Geo Studio有限元软件,开展持续大雨作用下“细-粗”型(Ⅰ型)、“细-导排层-粗”型(Ⅱ型)、“细-粗-细”型(Ⅲ型)和“细-粗-细-粗”型(Ⅳ型)这4种毛细阻滞覆盖层(厚度均为5 m)处治膨胀土边坡的渗流及稳定性数值分析,研究不同降雨历时下各覆盖层内部体积含水率的分布特性、膨胀土边坡的体积含水率变化规律及其对边坡安全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持续大雨作用下,不同结构覆盖层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降雨渗入边坡内部膨胀土;雨水入渗突破不同结构覆盖层所需的时间不同,覆盖层按防渗性能由强至弱顺序排列依次为Ⅱ型、Ⅳ型、Ⅰ型和Ⅲ型;未经处治边坡的安全系数急剧降低,易发生破坏;4种覆盖层处治边坡的安全系数均在降雨前期稍降低;在长期降雨条件下,Ⅰ型和Ⅲ型覆盖层处治边坡的安全系数降幅大,而Ⅱ型和Ⅳ型覆盖层处治边坡的安全系数降幅较小,且各方案处治的边坡稳定性较好。因此,建议在实际工程采用Ⅱ型和Ⅳ型毛细阻滞覆盖层处治膨胀土边坡。 陈冠一 肖杰 陈强 杨和平 常锦 邹维列 陈汪洋关键词:膨胀土边坡 非饱和渗流 安全系数 酸雨湿干循环作用下百色膨胀土裂隙发育规律及其微观机制 被引量:11 2021年 为弄清酸雨与湿干循环共同作用对膨胀土裂隙发育的影响,以广西酸雨重灾区的百色原状膨胀土为对象,室内设置高清照相机观测记录经不同酸雨与湿干循环作用后试验土样的裂隙发展,用Image-Pro Plus(IPP)图像处理软件获取土体裂隙特征参数,并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法研究试验过程中土样的微结构及化学成分演变。据此,从分析膨胀土叠聚体间微结构受力及裂隙发育演化2个方面,探究酸雨与湿干循环作用下土样的裂隙发育规律及其微观机制。结果表明:酸雨将促进试样裂隙发育,酸雨pH值越小,裂隙发展愈明显;相比中性水的湿干循环环境,湿干次数n=1、湿度为17%~18%的试样,在pH值为5和3酸液作用下,实测的裂隙面积率分别增大11.0%和69.1%;当n增至4、湿度为7%~8%时,试样裂隙面积率的增幅分别达17.3%和31.8%,可见酸雨与湿干循环的共同作用对试样裂隙发育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微观对比分析得出,酸雨与湿干循环共同作用使土中胶结物质迅速流失,土粒间化学胶结力Pf、静电引力Pj和土粒自重Pz均减小,土样横截面的平均强度下降,导致叠聚体微结构由于相互引力的减小而逐渐分离,形成新的孔隙,且新孔隙将由表及里不断拓展,进一步引起土样结构中的含水率不均匀分布,并加快其脱湿速率,最终造成土中裂隙发育加剧。 常锦 杨和平 肖杰 陈冠一 马海峰 陈强关键词:道路工程 酸雨 基于课程思政的“建设法规”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究——以长沙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为例 2023年 文章以长沙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为例,首先阐述了基于课程思政的“建设法规”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然后论述了基于课程思政的“建设法规”混合式教学改革效果。 张学文 曹雪莹 李佳 林涛 文俊关键词:混合式教学 鱼鳞粉改性沥青的性能及其在防水卷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22年 为了研究鱼鳞粉对沥青基本性能、沥青防水卷材的不透水性和耐热性的影响,试验以鱼鳞粉为改性剂对70号基质沥青进行改性,用不同颗粒大小的鱼鳞粉(60目、80目、100目和120目)分别制备了不同掺量(0%、5%、10%、15%和20%)的鱼鳞粉改性沥青,进行了沥青三大指标试验、标准黏度试验、黏附性试验以及沥青防水卷材不透水性和耐热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鱼鳞粉的掺入使沥青的软化点提高、针入度和延度降低、黏度增加,并使沥青变硬、稠度增加、温度敏感性降低,改善了沥青的高温性能,60目5%、10%、15%、20%鱼鳞粉掺量沥青的软化点比0%鱼鳞粉掺量的软化点分别增大3.6%、9.5%、11.5%、35.2%;此外,增大鱼鳞粉目数,可提高鱼鳞粉改性沥青与矿料的黏附性,进而增强集料的抗水剥离能力,并能改善沥青防水卷材的不透水性和耐热性能。 常锦 周炯 种霖霖 罗坚 刘洋关键词:改性沥青 沥青性能 沥青防水卷材 不透水性 基于近似Kramers-Kronig关系的动态模量Sigmoidal模型力学演进研究 2023年 为了更好地描述沥青混合料的时间和温度依赖性,优选表征动态力学性质的黏弹力学模型,推广黏弹性动态力学设计方法。基于线性黏弹性Kramers-Kronig近似解析式,通过对存储模量Sigmoidal函数解析式求导后,得到损失模量解析式,称为SigmoidalⅡ类模型。应用黏弹性材料时-温等效原理,通过构造不同目标函数,建立了上述模型黏弹函数主曲线,并与SigmoidalⅠ-Ⅰ模型、SigmoidalⅠ-Ⅱ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个模型均能应用时-温等效原理建立黏弹函数(动态模量和相位角)的主曲线,与AASHTO R 62-131规范对比,3个模型均提出了相位角主曲线解析式,目标函数构造时,黏弹参数的选择影响Sigmoidal模型的拟合效果。对比另外2个模型,SigmoidalⅡ模型仅采用一个黏弹参数(动态模量)构造目标函数即可建立所有黏弹参数主曲线及Cole-Cole曲线,且黏弹函数测试值与预测值吻合较好,其中,动态模量和相位角曲线的拟合优度均在0.95以上,说明该模型能更好地描述沥青混合料的动态黏弹参数。SigmoidalⅡ模型存储模量和损失模量(动态模量和相位角)共用一套模型参数,黏弹参数之间满足线性黏弹性因果关系且符合力学模型的要求。SigmoidalⅡ模型可为沥青混合料设计和沥青路面层状黏弹动力学计算提供新的参考。 杨胜丰 黄东青 谌旎偲 尹威 颜可珍关键词:道路工程 主曲线 城市复杂地形条件下步行廊桥的方案比选研究 被引量:1 2017年 某项目拟建步行廊桥桥址处,上部受现有建筑物和高架桥的影响,下部受地下管线的制约,复杂的地形条件制约着步行廊桥的设计和施工。综合现状道路、建筑、管线和协调单位等实际情况,提出6种设计方案进行比选。研究表明方案6能将步行廊桥的设计和施工工作对现状各单位工作的影响降低到最小。步行廊桥主桥第1联为148 m长的7跨连续钢箱梁,第2联为8.06 m和21.575 m简支钢箱梁,曲线半径150 m。经有限元计算分析表明步行廊桥各项指标均在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控制范围之内,可为城市复杂地形条件下桥梁设计方案的比选提供借鉴。 曹素功 罗斌 黄博兴 唐斯 黄立浦关键词:钢箱梁 复杂地形 AT固化粉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及耐冻融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解决东北地区低液限粉土路基出现的翻浆、冻胀等不良工程问题。【方法】采用一种基于水玻璃的新型三聚磷酸铝(aluminum tripolyphosphate,AT)固化剂对低液限粉土进行改良。对AT固化土开展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并将养护了28 d的AT固化土与水玻璃固化土进行对比;开展冻融循环试验,通过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与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试验进一步探究了AT固化土强度形成及耐冻融性能的微观机理。【结果】AT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固化剂掺量、压实度及养护龄期的增加而升高;不同固化剂掺量的AT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在7次冻融循环后趋于平稳;与水玻璃相比,AT固化剂能产生更多的凝胶物质,反应所产生的硅酸凝胶、硅酸铝盐等能有效改善粉土的耐水性能,增大其无侧限抗压强度。【结论】与水玻璃相比,AT固化剂更能提高粉土的耐冻融性能,AT固化土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 肖杰 何光锋 常锦 林佳毅关键词:低液限粉土 水玻璃 无侧限抗压强度 冻融循环 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的联动扫描热成像缺陷自动识别与深度回归 被引量:4 2021年 联动扫描热成像(joint scanning thermography,JST)可以用于检测大面积对象的缺陷,但原始热图像缺陷信息模糊且无法实现缺陷定量。针对联动扫描热成像重构后的图像序列,提出了一种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one-dimensiona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1D-CNN)的缺陷识别和定量方法,以图像序列中像素点对应的一维温度时间序列为网络输入,将缺陷深度作为输出,实现了碳纤维复合材料板中缺陷的自动检测和深度定量。实验结果显示,基于1D-CNN的检测方法准确实现了对缺陷自动检测,其对训练集数据的预测准确率最高可达98.8%,测试集准确率在70%左右,相比传统处理方法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牟欣颖 何赟泽 王洪金 邓堡元 杨渊 周可 杨瑞珍关键词:红外热成像 机器视觉